2020 誰按下了影視行業資本回暖的“加速鍵”
“寒冬”這個詞,已持續圍繞影視行業將近三年時間。
2018年和2019年,影視從業者談論的不再是并購、估值、IP,而是商譽減值、公司關停、大額虧損、行業整改。2020年,疫情這一黑天鵝事件給本來就寒風瑟瑟的影視行業“雪上加霜”,上下游環環相扣的影視行業參與者無一例外被卷入其中。
在行業迅速洗牌的背景下,大到市場環境、行業規則,小到內容制作、合作模式,都已然發生巨大的變化。但與此同時,影視行業也在優勝劣汰中不斷重構、升級,不斷探索發展新模式、推動新增長。而逐步從逆境中走出的玩家,也找到了“回暖”的方法。
變動之下并非只有壞消息。站在2020和2021剛剛交替的節點上,影視行業在資本市場中一系列新的向好趨勢已經顯現。
資本市場新氣象
回顧影視行業的這次大洗牌,除了有上千家中小公司關停,同樣備受關注的還有紛紛陷入巨虧困境的老牌、頭部玩家們。但所幸華誼兄弟(行情300027,診股)、華策影視(行情300133,診股)、萬達電影(行情002739,診股)、唐德影視(行情300426,診股)等多家上市影視公司尚可通過定增的方式來補充“糧草”,用以穩定“軍心”。例如2020年11月萬達電影就通過定增成功募集資金29.29億元,這也是A股影視行業最高量級的一筆定增。而國企、國資紛紛入股華誼兄弟、唐德影視、北京文化(行情000802,診股)等影視上市公司,既起到了資金、資源的扶持作用,同時也提振行業整體信心。
除了這些已上市的老牌公司,新一批走在上市之路的影視公司也已經出現。
事實上,從2007到2017年僅有13家影視公司成功IPO,被稱為寒冬起點的2018年則完全緊閉了上市大門。在投資退出通道幾乎堵死的情況下,資本市場對于影視公司的熱情退卻速度趕超當初的狂熱。不過,從2020年年中開始,影視行業開始傳來好消息。
2020年7月,華夏視聽正式在香港上市,不到兩個月,股價翻倍,跑贏恒生。11月,在IPO道路上受阻三年的博納影業于A股過會。作為影視行業的“老大哥”,博納影業的新進展也讓經歷了疫情的行業重新恢復了信心。另外,稻草熊娛樂也在7月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并在12月通過港交所聆訊,自12月31日開始招股,目前認購火爆。
可見,資本市場對影視行業的重新矚目,開始逐步打破前幾年大眾對影視行業的悲觀情緒和偏見,也給了稻草熊娛樂等一眾影視公司助力。而這背后,其實體現出的本質是影視公司正努力克服傳統影視公司普遍存在的痛點和難點,如營收渠道單一、營收風險高、收入波動性大、自我造血能力差等。而從這幾家上市或即將上市的影視公司財務數據來看,其財務穩定性、業務合理規劃以及運營創新性才是支撐其長線發展的底氣。
以稻草熊娛樂為例,據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營收分別為5.43億元、6.79億元、7.65億元,2020年上半年則為5.80億元,下半年亦有《三嫁惹君心》、年度爆款《我,喜歡你》等劇集播映,整體收入保持住了增長勢頭。從營收構成來看,稻草熊娛樂主營業務包括自制劇集播映權許可、買斷劇集播映權許可以及定制劇承制,其中自制劇集播映權許可是過去幾年來的第一大收入來源。從2020年上半年開始,定制劇承制業務占比有了明顯上升,同時稻草熊娛樂在招股書中也明確表示未來會以定制劇為業務發展核心。
這一策略背后的原因也不難理解,承制平臺的定制劇可以加速公司的投資回報并降低劇集發行風險,整體項目現金流及財務指標將更加穩健,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影視公司營收、現金流不穩定的痛點。
其次稻草熊娛樂在2020年上半年的毛利率為23.4%,相比2019年上半年的11.2%有明顯提升。稻草熊娛樂相關負責人在IPO線上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定制劇模式的資金壓力、運營風險和發行風險小,毛利率比較穩定。與此同時,稻草熊娛樂的凈利潤增長也較快,2020年上半年調整后凈利潤為7208.1萬元,相比2019年同期的4212.6萬元同比增長71.1%。
在2020年這一特殊背景下,稻草熊娛樂經營并未受到重大影響,且還實現營收、毛利、凈利的增長,在業內已實屬不易。這其實也體現出了頭部玩家在抗風險、可持續經營方面的實力。
新模式下的共贏
除影視公司外,整個影視行業中極為重要的角色還有網絡視頻平臺、電視臺等播放平臺。
自從發力內容自制之后,平臺就已經深入到內容本身而并非只是作為播放渠道。從目前來看,愛騰優及芒果TV這幾大平臺主導并助推行業發展的趨勢也已經非常明顯。
從平臺自身來看,在影視行業整改后,內容成本方面得以有效控制;2020年愛奇藝帶動平臺又進入提價周期,在這雙重作用下平臺的利潤率勢必會有所提升。如今,長視頻內容精品化趨勢明顯,頭部內容對廣告主的吸引力強勁,且付費滲透率中長期來看仍有提升空間,這意味著平臺的營收情況向好,隨之對于行業的正面促進作用也將持續。
而將平臺放在行業內來看,平臺與影視公司共同探索出的定制劇、分賬劇模式正逐漸成為新趨勢,這意味著會有更多處于行業產業鏈上的影視制作公司會與平臺展開合作,平臺會帶來更多的“生意”,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傳統影視公司“小作坊”式生產的風險并提升內容質量。
與此同時,幾大平臺以及背后的互聯網巨頭也都對影視公司進行了廣泛投資,例如騰訊投資了檸萌影業、耀客傳媒、瞳盟影視等公司;阿里巴巴在華誼兄弟早年上市時就已是股東;愛奇藝投資的標的也有很多,其中較為核心的就有15至20家。可以說影視公司與平臺的緊密合作早已不是特例,也并非是強依賴或強綁定的關系,反而是雙方可以在系統效應下將優勢發揮最大化。
稻草熊娛樂與愛奇藝之間也并非僅有投資關系。2015年,稻草熊娛樂就與愛奇藝展開了合作,并率先探索出了“先網后臺”的播出模式,及時抓住了網絡平臺崛起的紅利期,并且在業內積累起了經驗和口碑。
愛奇藝高級副總裁陳瀟在接受「深響」采訪時表示,愛奇藝在選擇合作伙伴或是投資對象時會看重規模、經驗、口碑、市場前瞻能力以及是否能與平臺達成共識等多個方面,而稻草熊娛樂符合以上要求,并且其與衛視的緊密合作也可以起到更大范圍的協同、以及業務補充的作用。
而在與平臺合作中,稻草熊娛樂也從中習得經驗,形成了獨特的平臺型運營模式。具體而言,“平臺型”是指稻草熊娛樂本身作為一個To B的平臺,向全行業開放合作,將知名編劇、制作人、導演及演員、拍攝及制作工作室以及外部品控專家等整合至完善的生態系統中。
不難看出,這一運營模式與傳統影視公司截然不同,且優勢顯著。首先稻草熊娛樂不再是只依靠自有資源、團隊“閉門造車”,而是可以最大限度且靈活地選擇、匹配和整合行業內的優質資源,產生協同效應從而直接提升產能。據招股書數據顯示,從提交項目備案至實現首輪播映,稻草熊娛樂平均需時大約17.8個月,與業內平均22.5個月的時間周期相比明顯較短。
其次,稻草熊娛樂自身成為了連接視頻平臺、衛視和更多優質內容團隊的紐帶,一方面可以降低平臺向外對接多個內容團隊的復雜性,使得整個內容制作流程更加規范化;另一方面稻草熊娛樂將自身和視頻平臺的IP、技術、宣發資源等優勢共享外部合作伙伴,產業鏈上的團隊均能獲利。
不論是稻草熊娛樂運營模式的創新、新老玩家竭力加碼主業還是視頻平臺的助力,其實都是影視行業在經歷逆境后趨于理性,加速擠出泡沫后所推動產生的。內容為王,強者恒強。在平臺和眾多影視公司的努力下,影視行業的回暖勢必還會進一步加速。
- 上一篇:蘋果汽車哪個公司生產的?傳蘋果造車合作伙伴名單曝光
-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