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注冊制漸行漸近 券商多業務迎利好
A股市場全面注冊制漸行漸近,接近滬深交易所的人士稱,全市場推行注冊制的條件逐步具備,2021年全國兩會后全面推行注冊制或可期。分析指出,注冊制是資本市場市場化一次重要的改變,資本市場迎來大發展,券商各個條線都會受益。
全面注冊制或將要來
進入2021年,A股市場全面注冊制漸行漸近。1月10日,一位接近滬深證券交易所的人士表示,全市場推行注冊制的條件逐步具備,2021年全國兩會后全面推行注冊制或可期。
此前,科創板用260天將注冊制從理念變成現實,創業板用119天完成了注冊制從增量到存量的突破。業內人士指出,注冊制改革已經得了突破性進展,主要制度安排也經受住了市場的檢驗,市場運行總體平穩,開局良好。全面實行注冊制的條件逐步具備,我國將迎來全市場注冊制時代。
證監會曾多次表態,A股全面推行注冊制的條件已基本具備,全市場推行注冊制是大勢所趨,正在研究制定全市場推廣注冊制實施方案。2020年12月28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中國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座談會上講話表示,將以注冊制和退市制度改革為重要抓手,加強基礎制度建設。堅持尊重注冊制基本內涵、借鑒國際最佳實踐、體現中國特色和發展階段三原則,穩步在全市場推行注冊制。
據悉,注冊制在制度設計層面可歸納為“三取消”及“三強化”:“三取消”即取消對發行價格、節奏、規模的行政管制;取消發審委,建立由交易所審核發行上市,向證監會注冊生效的發行上市審核制;取消分板塊設置的發行條件,實行差異化的上市條件,增強市場包容性和覆蓋面。“三強化”即強化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審核理念;強化發行人的誠信責任和中介機構的把關責任;強化事后監管,切實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我國初步具備了全面推行注冊制的條件。”中國銀行(行情601988,診股)研究院研究員趙雪情指出。一是市場基礎不斷夯實。過去30年,我國資本市場發展取得重大成就,多層次市場體系基本完備,制度改革不斷深化,為我國資本市場的深度發展 、為全面注冊制改革奠定了基礎。二是適用法律更新完善。2020年新證券法正式施行,在證券發行、注冊制改革、投資者保護、信息披露等方面進行了全面修訂完善,為下一步全面推行注冊制改革提供了法律基礎。三是以“退”促“進”,以試點促改革。退市新規出臺,科創板、創業板注冊制試點,總體保持平穩運行,初步具備向全市場推廣注冊制的條件。
國海證券(行情000750,診股)指出,全面注冊制下,直接融資占比將提升,改善我國間接融資占據主導地位的現狀。注冊制下,資本市場效率升級拉動經濟效率提高。市場化的發行、定價和淘汰制度將加大企業分化,促進優勝劣汰,資本向優質標的集聚,單位資本價值將得到更有效的利用。注冊制的市場化機制偏好高成長性企業,未來價值導向趨勢也更青睞價值創造型企業,而高科技產業普遍具有較好的成長性和價值創造能力,因而A股融資將向高科技行業傾斜。全面注冊制也有利于市場形成以企業價值為投資核心的理性投資文化。
券商股或再被引爆
實施全面注冊制,對于券商來說無異是長期的利好。分析人士指出,注冊制改革,隨之而來的是發行新股數量大增,對應的則是股票的發行效率提高,市場交易進一步活躍。就券商層面而言,這些都增加了業務量,帶來了新的利潤增長點。
在銀泰證券股轉系統業務部總經理張可亮看來,實施注冊制改革是資本市場市場化一次重要的改變,過會率明顯提高,通過速度也在加快。資本市場迎來大發展,券商各個條線都會受益。
長城證券(行情002939,診股)研究所副所長汪毅指出,實施全面注冊制,主要利好券商的投行與研究業務。一方面,注冊制將帶來IPO項目數量的增加,投行獲得更多業務空間;另一方面,IPO企業家數上漲,券商對上市IPO企業的定價權亦會加強實力,進而有益于研究所及相關業務的聯動增強。
對于當下的券商股,山西證券(行情002500,診股)分析師劉麗表示,以注冊制為核心的資本市場改革是未來較長時間內推動券商板塊估值提升的重要因素,證券公司作為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必將向著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繼續邁進,行業向好的長期趨勢不變。近期二級市場持續回暖,交易性機會更加凸顯,且當前證券板塊估值水平仍處于十年來證券板塊估值較低區域。
在萬和證券分析師沈彥東看來,資本市場深化改革將會是未來一段時間證券行業的投資主線,2021年也將是改革持續深化之年,年內將會出現政策密集期,“十四五規劃”或將在資本市場改革方面大有動作,如IPO注冊制改革全面推進以及備注矚目的“T+0”制度,目前券商的業績空間已經打開,同時經歷過前期調整,當前板塊估值處于歷史低位。未來長期資金入市疊加“T+0”制度帶來的市場活躍度提升,將有助于進一步提升行業營收能力,形成戴維斯雙擊效應,建議積極把握低估值龍頭券商盈利長周期向上的投資機會。
安信證券分析師張經緯表示,當前券商股的基本面與估值的背離已經十分明顯,短期有望迎來修復性行情。從基本面來看,2020年三季度券商凈利潤同比增長43%,已實現連續五個季度持續上升,2020年四季度有望進一步延續高增長勢頭。在交易量、投行業務、自營業務均呈現邊際改善趨勢的背景之下,券商整體估值仍然較低,此外年初資金相對充裕、市場做多情緒提升也是做多券商的合適窗口期。從政策催化方面看,資本市場改革仍然是貫穿今年全年的重要主題之一,其中注冊制的全面推行、“T+0”交易制度引入、券商并購重組加速有望成為重要關注點。
銀河證券分析師張一緯指出,證券行業處于監管寬松周期,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深化改革延續,直接融資大發展,改革重點由增量市場轉向存量市場,監管在全市場推進注冊制,投行業務將深度受益。資本市場國際化進程有望提速,制度規則或加快與國際接軌,T+0等交易制度改革可期,有助提升交易效率以及市場活躍度。綜合考慮證券行業經營環境 ,維持“推薦”評級。金融業深化改革環境下,頭部券商和差異化特色明顯的券商將深度受益改革紅利釋放,推薦中信證券(行情600030,診股)、華泰證券(行情601688,診股)和東方財富(行情300059,診股)。
中銀證券(行情601696,診股)稱,長期來看,證券行業享有明顯政策面利好,資本市場深化改革和開放舉措逐步推進,在證監會推動打造航母級券商的大背景下,龍頭券商有望享受持續且重大的政策紅利,行業集中度或將保持上升趨勢。板塊估值已滑落到歷史中樞,存在較大提升空間。個股方面,一是充分受益于政策面利好的頭部券商,重點推薦中信證券、華泰證券;二是在注冊制改革背景和金融科技轉型趨勢下更具備特色優勢的券商,推薦東方財富,建議關注國金證券(行情600109,診股)、第一創業(行情002797,診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