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客流大幅減少 下半年或迎來航運業拐點
去年的春節仍記憶猶新,在經歷了艱辛的疫情防控戰后,相信每個人在2020年都有所成長、有所收獲。正所謂不經歷風雨不能見彩虹,盡管經歷了近一年的持續“抗疫”,人們的生活回歸平靜,但春節期間的疫情防控工作仍馬虎不得。
今年在“就地過年”的倡議下,難見往年春運擁堵的場面,不僅減輕了疫情防控壓力同時也減小了春運的壓力。與此同時,在眾多省份倡導的本地居民“非必要不出省”以及國外尚不明朗的疫情環境下,路程耗時少、離家近的省內旅游景點成為更多人的選擇。
別樣春運路
去年春節經歷了艱辛的疫情防控戰后,今年過年在疫情防控工作上顯得更為謹慎。而就地過年順勢成為了主流。
節前,《冬春季農村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對春節返鄉做出了相關規定,并要求:“返鄉人員需持7天內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返鄉,返鄉后實行14天居家健康監測,期間不聚集、不流動,每7天開展一次核酸檢測。”
根據中金公司(行情601995,診股)研究部在節前發起的調查顯示,近10萬人表示已經買好回家的票;近5萬人表示出于假期不夠且不安全的原因不會回家過年;另有近5萬人則表示還在觀望中。
不過,從官方公布數據顯示,在就地過年的倡導下,返鄉人數相對往年還是有明顯下降。
以航空出行為例,民航局運輸司司長于彪表示,春節假期七天時間,民航完成旅客運輸量651萬人次,不到去年的一半。客座率為51.7%。
此外,為響應國家合理有序引導群眾就地過年的號召,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流動,切實降低疫情傳播風險,1月26日,民航局下發通知,明確自1月27日0時起,購買1月28日-3月8日春節期間機票的旅客,均可辦理免費退票或至少一次改期。1月24號至2月4日,民航總共免費退票累計1300多萬張。
眾所周知,歷年春運期間想要回家大多都免不了經歷一場搶票大戰,不過今年這一情況似乎并不明顯,在上海工作、返回成都過年的李女士向《投資者網》分享了她的回鄉經歷。
“今年回家過年的機票相對好買一點,價格也便宜。”李女士稱,“相比往年,今年安檢比較嚴格,要掃健康碼、行程碼等,尤其在行李托運處排了很長的隊,差點導致誤機。不過,也很能理解機場工作人員的敬業和不容易。”
值得一提的是,受疫情影響,航空板塊公司股價整體還處于低迷狀態,國泰君安(行情601211,診股)研究所交運行業資深分析師岳鑫此前接受采訪時公開表示:“對航空公司而言,春運傳統旺季是全年盈利重要來源,客流縮減與錯峰出行將增大經營壓力,我們維持航空業2021年行業虧損預測。下半年,將迎來行業性拐點機會,預計下半年市場對2022年行業盈利彈性將逐步樂觀起來。”
省內游升溫
除了“就地過年”成為新現象,今年春節另一個新的趨勢大概就是各省份內短途游成為熱點。在眾多省份倡導的本地居民“非必要不出省”以及國外尚不明朗的疫情環境下,路程耗時少、離家近的省內旅游景點成為更多人的選擇。
鳳凰古城作為湖南省的一張旅游名片也受到了本省老鄉們的熱情追捧。農歷大年初一,湖南鳳凰古城的民俗巡游吸引了眾多游客。湖南省常德市的程女士就趕上了這一熱鬧,她告訴《投資者網》:“現在疫情去哪兒都不方便,就帶著家人在省內的景點玩幾天,又有過節氛圍又省去很多麻煩。”
根據高德地圖大數據顯示,2月10日至2月11日,前往國內機場和火車站的出行熱度同比下降近四成,大大緩解了春運期間的疫情防控壓力。而2月12日-2月15日(正月初一至初四),出行人數雖同比增長162%,人均導航里程卻同比降低三成,說明更多人選擇了短途出行。飛豬數據顯示,春節期間低風險地區本地游需求較為旺盛,預訂量同比漲超660%。
此外,中金公司研報中也指出,就地過年將減少探親訪友與聚會帶來的消費,但相比2020年初“一刀切”的完全封閉式管理,本次疫情防控精準性更強,有助于降低對消費的負面沖擊。
乍暖還寒春已至,各個行業的修復趨勢也將持續。懷揣著對新年的希冀,期待我們每一個人能在后疫情時代更好地把握機會,迎接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