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造車2021新進展解讀:公司跨界造車合作遇阻?(2)
即便蘋果潛在組裝廠商眾多,但在最終合作上仍有難度。
畢竟,在蘋果如此強勢的品牌前,汽車廠商們的話語權較小,在談判時爭取的利益不多。
另外,對于一家獨立的汽車品牌來說,大量生產其他品牌,特別是蘋果品牌會讓公眾對其產生代工廠的印象,對于汽車廠商的企業形象不利。
除此之外,日后蘋果與代工汽車廠商也將成為電動汽車行業的競爭對手,在同一領域進行正面對抗。
因此對于汽車廠商來說,與蘋果合作不是一件容易敲定的項目。
如果沒有汽車廠商愿意為蘋果生產汽車,蘋果選擇“老伙伴”富士康的幾率大嗎?
在造車能力上,富士康近年來不斷在電動汽車生產上布局,已經有能力組裝電動汽車。
1月13日,富士康與吉利組建合資公司,將為全球汽車及出行企業提供代工生產及定制顧問服務,包括但不限于汽車整車或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統、汽車生態系統和電動車全產業鏈全流程等,同時導入ICT(信息與通信技術)分工模式。
去年,富士康發布了MIH開放平臺。該平臺通過整合軟硬件,可降低造車難度和資金要求。并且,富士康在2月20日宣布將在今年下半年推出基于該平臺生產的車型。
這樣來看,富士康是愿意且有能力為蘋果代工造車。
即便如此,蘋果選擇富士康的幾率很低。
據CNBC消息,蘋果在為蘋果汽車選擇合適的汽車廠商時,其中一個標準是有能力在北美生產汽車的成熟汽車制造商。
而富士康在北美只有一家發展不順的工廠,并且富士康沒有豐富的造車經驗,因此蘋果選擇富士康等專業代工廠的幾率不大。
如果讓蘋果自建工廠造車,可能性會更低。
自建工廠是一項重資產項目,除了投資巨大外,缺乏造車經驗的蘋果在生產電動汽車時也將面臨諸多困難。
因此對蘋果來說,最佳選擇仍是按照當前計劃,尋找愿意為蘋果生產電動汽車,且愿意分享技術的汽車制造商。
不過,愿意接受如此條件的汽車制造商,可能寥寥無幾。
- 上一篇:格力黃輝為什么辭職?執行總裁離職對格力電器有何影響?
-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