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雙碳”愿景進入全面落實階段 三條核心建設主線把握機會
近日,國家電網公司正式發布“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提出未來將采取18項措施,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貢獻力量。電力行業作為我國碳排放的首要來源,減排任務十分艱巨,而未來電力行業的減排任務主要取決于電網發展的速度與程度。
業內人士表示,國網公司積極響應,回應社會和行業各界的熱切期盼,發布清潔能源優化配置、清潔能源并網消納、提高終端電氣化水平、降低自身碳排放、提升運行安全和效率、深化國際合作六大方面共十八條舉措,一石激起千層浪,宣告“雙碳”愿景進入全面落實階段。
事件驅動 國家電網發布行動方案
近日,國家電網發布“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方案從打造清潔能源優化配置平臺、做好清潔能源并網消納、提高終端消費電氣化水平、降低自身碳排放水平等方面,為國網公司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指明了行動方向。
供給側方面,最大限度地開發風光新能源,推動沿海核電建設。方案提出要最大限度開發利用風電、太陽能(行情000591,診股)發電等新能源,堅持集中開發與分布式并舉,積極推動海上風電開發;大力發展水電,加快推進西南水電開發;安全高效推進沿海核電建設。2019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比重達15.3%,比2018年增長1%,已經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按照此前的增速,2020年已達16%。按照方案要求,爭取2025、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0%、25%左右。
消費側方面,加快電能替代,加快工業、建筑、交通等重點行業電能替代,持續推進鄉村電氣化,推動電制氫技術應用。從2016年開展電能替代計劃以來,電能替代效果顯著,2017年、2018年全國電能替代量分別達1286億千瓦時、1577億千瓦時,占當年全社會用電量比重達到2.0%和2.3%;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從2015年的22.9%提高到2018年25.5%,年均提升近0.87個百分點。按此增速,預計2025年、2030年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可順利達到30%、35%以上。
此外,方案提出要確保清潔能源裝機后可以及時并網,爭取到2030年公司經營區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0億千瓦以上。2020年底,公司經營區清潔能源裝機7.1億千瓦,其中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裝機4.5億千瓦,占比26%,比2015年提高14個百分點。按照方案,未來10年公司經營區域內的風電和光伏裝機將提升550GW,年均增速8.31%。
行業前景 電網將成電力系統碳減排樞紐
值得注意的是,全國碳市場6月底前將啟動上線交易,目前明確納入首批碳交易范圍的有2200多家發電企業,市場規模有望超千億元。隨著電力企業碳交易啟動,電網作為連接電力生產和消費的網絡平臺,將成為電力系統碳減排的核心樞紐。
業內認為,《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2月1日起正式施行,標志著以電力企業為對象的首個履約周期正式啟動。電網作為電力系統的樞紐平臺,一方面憑借獨家掌握的海量發電、用電和跨省區送電數據,可有力支撐全國碳市場相關政策制定、規則設計和碳配額計算。另一方面,電網企業還可為產業鏈上下游提供碳減排服務,切入碳排放核查、碳資產管理和碳資產開發等市場,市場空間巨大。
除此之外,根據此前國家電網發布的重磅文件,“十四五”期間特高壓工程建設還將加快推進,國家電網將新增的跨區輸電通道將以輸送清潔能源為主,將規劃建成7回特高壓直流,新增輸電能力5600萬千瓦。
國網方面表示,實現“碳中和”的核心是控制碳排放。能源燃燒是我國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占全部二氧化碳排放的88%左右,電力行業排放約占能源行業排放的41%,減排任務很重。我國95%左右的非化石能源主要通過轉化為電能加以利用。電網連接電力生產和消費,是重要的網絡平臺,是能源轉型的中心環節。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電網董事長辛保安近期表示,未來五年,國家電網將年均投入超過700億美元,推動電網向能源互聯網升級,促進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按照目前的匯率計算,國家電網未來五年投資數額或超過2.26萬億元。考慮匯率變動因素,與國家電網2016年至2020年基建投資累計完成數額2.38萬億元相比,實際差距并不大。
投資邏輯 三條核心建設主線把握機會
我國實現“雙碳”目標任重道遠,一方面我國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過渡期僅有30年,短于發達經濟體;另一方面,我國尚處于工業化階段,經濟發展與碳排放仍存在強耦合關系。
電力行業作為我國碳排放的首要來源,減排任務十分艱巨,而未來電力行業的減排任務主要取決于電網發展的速度與程度。在此背景下,國網公司積極響應,回應社會和行業各界的熱切期盼,發布清潔能源優化配置、清潔能源并網消納、提高終端電氣化水平、降低自身碳排放、提升運行安全和效率、深化國際合作六大方面共十八條舉措,一石激起千層浪,宣告“雙碳”愿景進入全面落實階段。
中信證券(行情600030,診股)指出,可把握三條電網未來建設主線。第一,跨區域輸送能力與儲能建設。第二,區域內擴容、保護監測及調度能力。第三,電網數字化升級。低碳化、數字化的能源系統,將促進電網企業加速利用大數據,對海量數據(行情603138,診股)進行挖掘,從而提高電網資產運行效率并提供多種用戶側服務,為提高全社會能效提供解決方案。因此,在經歷了“十三五”階段大量新興技術融合試點后,未來五年電網有望逐漸進入數字化的規模化應用階段,行業空間穩步開啟。
對于具體投資標的,中信證券表示,展望電網“十四五”建設投資,結構側重疊加總量維穩。沿著上述三條核心建設主線,重點推薦國電南瑞(行情600406,診股)、許繼電氣(行情000400,診股)、國網信通(行情600131,診股)、平高電氣(行情600312,診股),建議關注思源電氣(行情002028,診股)、特變電工(行情600089,診股)、中國西電(行情601179,診股)。
財信證券表示,“3060”碳中和戰略背景下,作為全球最大的公共事業企業,國網公司發布的“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將為行業提供更加清晰的發展方向。建議繼續關注下游的風電和光伏電站運營商,如太陽能、福能股份(行情600483,診股)、吉電股份(行情000875,診股)和金風科技(行情002202,診股)等,維持行業“同步大市”評級。
首創證券表示,光伏板塊建議關注上游推薦垂直一體化龍頭隆基股份(行情601012,診股)以及今年受益于硅料供給因素的通威股份(行情600438,診股),下游推薦逆變器龍頭陽光電源(行情300274,診股)。風電板塊建議關注大容量機組、陸上平價基地、海上風電是未來十年的主題,推薦整機龍頭金風科技、明陽智能(行情601615,診股),風電零部件龍頭日月股份(行情603218,診股)、中材科技(行情002080,診股)。電力設備方面推薦特高壓交、直流、柔性直流和能源消費側產業鏈相關的一二次設備與能源互聯網產業鏈龍頭國電南瑞、國網信通、良信股份(行情002706,診股),建議關注國網英大(行情600517,診股)、許繼電氣、特變電工。
- 上一篇:新加坡工作好找嗎?2021就業形勢及失業率現狀新消息
-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