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再次占據C位 挖掘細分賽道投資機會
編者按:科技股再次占據C位!近期,表現強勢的新能源(光伏、風電)、有色、煤炭、汽車、白酒股昨日集體回調,而此前持續回調的科技板塊卻大幅反彈。機構認為科技板塊有望迎來一輪反轉行情,細分賽道的投資機會值得挖掘。
科技股再次占據C位
12月29日,通信設備板塊領漲兩市,截至收盤,中興通訊(行情000063,診股)漲停,報33.63元,成交額53.03億元,換手率4.62%。半導體板塊盤中發力走高,截至收盤,士蘭微(行情600460,診股)、立昂微(行情605358,診股)、中晶科技(行情003026,診股)等漲停。盤后數據顯示,國泰君安(行情601211,診股)上海分公司買入2.2億元,深股通買入2.07億元并賣出8069萬元,一機構買入9799萬元,一機構賣出6328萬元。
12月27日,太平洋(行情601099,診股)證券最新研報指出,中興通訊是全球5G領導者,看好未來在全球5G市場的份額。深厚的技術積淀,公司終端業務有望迎來拐點。同時隨著5G+行業應用的逐漸深入,國內數字化進程加快,公司已經突破高端路由器和交換機,政企業務有望快速增長。預計2020-2022年公司凈利潤43.23億、64.79億、74.76億,對應的目標價為35元,給予“買入”評級。
此外,5G概念股移為通信(行情300590,診股)昨日漲停,成交額超3億元。盤后數據顯示,華泰證券(行情601688,診股)臺州中心大道營業部買入2628萬元,華鑫證券上海分公司買入2153萬元,深股通買入1046萬元并賣出2198萬元。
2021年將有序推進5G網絡建設及應用
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近日表示,2021年將有序推進5G網絡建設及應用,加快主要城市5G覆蓋,推進共建共享,新建5G基站60萬個以上。肖亞慶表示,要以5G建設為牽引,統籌部署數據中心和算力設施。同時聚焦10個重點行業,形成20大典型工業應用場景,開展工業5G專網試點,并適時發布部分頻段5G毫米波頻率規劃。
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日前表示:“我國已累計建成5G基站71.8萬個,推動共建共享5G基站33萬個。”信通院預計,2020年5G將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8109億元,直接帶動經濟增加值1897億元。
另外,工信部新聞發言人聞庫近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透露,目前我國5G終端連接數已超2億。今年1月至11月,國內市場5G手機出貨量達1.44億部。中國信通院此前發布的“11月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顯示,今年1月-11月,國內上市5G新機型達199款,占比為47.7%。
此外,12月22日,工信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行情600050,診股)三家基礎電信運營企業頒發5G中低頻段頻率使用許可證。
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均已于近日開始5G消息的規模化部署。5G消息高容量、富媒體、互動性強、無需下載APP等優勢使其有望成為B端觸達C端客戶的新入口。在運營商、產業鏈供應商與垂直行業B端廠商的推動下,5G消息有望在商業定向推送領域形成風口。5G消息已在部分垂直行業形成應用試點。
券商:5G有望迎來一輪反轉行情
2020年通信板塊全年下跌,大幅跑輸市場。通信板塊估值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逐步提升,至2020年8月開始有所調整,目前仍處于過去兩年中的較高水平。機構判斷,5G應用板塊有望迎來一輪反轉行情。
開源證券研報認為,隨著運營商三期集采臨近,進一步加大5G基站的建設力度可期,5G的網絡覆蓋質量將更好,5G“好用”再加速。隨著重啟5G的設備采購及5G頻率重耕帶來網絡質量的質變,5G應用板塊有望迎來一輪反轉行情,其業績的高增速將是考察個股表現的關鍵因素。
中金公司(行情601995,診股)看好2021年網絡基礎設施分階段的投資機會和全年業務基礎設施的投資機會。網絡基礎設施側,建議1H2021布局光模塊和5G板塊,2H2021布局服務器板塊;業務側全年看好安防、統一通信和物聯網的投資機會。展望未來,通信行業投資應具備新的特點,即先進技術和海外市場拓展能力的價值進一步凸顯。因此如果賽道中有具備先進技術和海外市場拓展能力的公司則更應該重視。
興業證券(行情601377,診股)研報指出,運營商4G用戶加速向5G遷移,設備商5G三期招標率先啟動,運營商招標啟動有望于2021年Q1開啟,需求逐漸明朗;中興光模塊招標落地,100G高端產品集采量保持高增長,價格下降幅度好于預期,競爭格局穩定,優勢廠商繼續維持大份額,整體趨勢和華為保持一致。重點推薦億聯網絡(行情300628,診股)、新易盛(行情300502,診股)、中際旭創(行情300308,診股)、和而泰(行情002402,診股)、中興通訊、移遠通信(行情603236,診股)、天孚通信(行情300394,診股)、信維通信(行情300136,診股)。
大數據:將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發改委近日發布關于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的指導意見:到2025年,全國范圍內數據中心形成布局合理、綠色集約的基礎設施一體化格局。東西部數據中心實現結構性平衡,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運行電能利用效率降到1.3以下。
《意見》還提出,統籌圍繞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根據能源結構、產業布局、市場發展、氣候環境等,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等重點區域,以及部分能源豐富、氣候適宜的地區布局大數據中心國家樞紐節點。
機構認為,數據中心正是今年以來中央大力推行的新基建之一。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將會大力建設。目前我國也正處于經濟結構轉型過程中,未來相信會有更多的政策以及資本涌入新型基建,數字行業將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A股市場上,數據中心概念股有證通電子(行情002197,診股)、省廣集團(行情002400,診股)、首都在線(行情300846,診股)等。
證通電子:公司擁有深圳光明云谷、廣州南沙、東莞石碣、東莞旗峰、長沙云谷五大數據中心,總體投建超過1.5萬個機架的規模,并且預留充足擴容空間,中長期規劃機柜規模 3萬個,公司現已投建數據中心規模位于全國中上水平,并在粵港澳大灣區具有較大的規模優勢和區位優勢。
省廣集團:公司于2019年正式獲頒工信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獲準開展互聯網數據中心業務(IDC),2020年3月11日公司在互動平臺稱,在全國部署三個云計算中心,擁有近千臺私有化服務器。
首都在線:公司是一家覆蓋全球的互聯網數據中心服務提供商,致力于為中國企業出海提供全球云網一體化解決方案。
半導體:板塊分化加劇
回顧A股半導體全年表現,板塊整體走出了先揚后抑的行情,而個股表現分化不斷加劇也加大了投資者獲利了結的難度。
年初以來,半導體板塊引領股指一路沖高。其中,科技股扎堆的創業板指上半年累計上漲33.26,漲幅冠絕全球股指。今年1月-7月,半導體指數屢創新高,從年內低點2876.63點啟動,于7月突破5000點,期間累計上漲68.73%。8月-10月,半導體指數始終處于高位橫盤震蕩,錄得月線三連陰;11月-12月,受全球半導體產業供貨緊缺導致的“漲價潮”影響,板塊表現稍顯回暖。
“上半年,受制于疫情爆發,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發展受阻,一季度終端需求下滑明顯。A股方面,半導體板塊先聲奪勢,成長邏輯驅動的行情令板塊漲至相對較高估值區間。”一位上海公募基金經理分析稱,“下半年來,市場風格切換至盈利驅動為主,對業績確定性相對差的半導體趨于謹慎。”
半導體板塊的分化還體現在個股股價巨大的回撤。Wind數據顯示,以年內最高價與跌幅計算,62只個股的股價年內最大回撤平均數為33.38%。38只個股最大回撤超30%,其中,24只的最大回撤超40%。
“盡管不少個股漲幅喜人,但巨大的分化程度于普通投資者而言,要把握半導體板塊的行情還是很難的。尤其是8月以來,板塊分化加劇,局部行情圍繞設備、材料等龍頭個股,且幾乎不具備持續性。”前述基金經理補充道,“我們認為,半導體板塊依然是未來3-5年投資的黃金賽道之一,但個股基本面及發展態勢決定了資金的青睞程度,而借助主題和賽道邏輯炒作概念或在明年暫遭資金冷卻,資金或會重點尋覓以盈利驅動為主的標的”。
云計算:彈性依舊可期
2020年接近尾聲,回首整個云計算市場,有一個繞不過去的關鍵詞———云原生。幾乎所有云廠商新發布的云計算產品,都要帶上“云原生”的標簽。在企業積極進行數字化轉型,全面提升效率的今天,云原生代表著云計算的“下一個時代”,各大云廠商都不約而同的將其視為未來云應用的重點發展方向。
企業上云的初期階段是把現有IT系統搬遷到云上,更多在虛擬層面的改造工作,隨著云計算生態的蓬勃發展,原有的應用架構陳舊,無法真正發揮云的價值。云原生技術通過標準化資源,輕量化彈性調度等特征,有效緩解企業上云顧慮,拉動全行業的上云進程。
以金山云為例,其云原生產品矩陣圍繞三個目標層級打造,首先是高性能基礎設施,通過裸金屬服務器、云服務器、極速云盤ESSD等核心產品提供更強的算力、網絡和存儲能力,并以Kubernetes為基礎,不斷完善云原生技術架構;其次,通過專有云部署與混合云、多云管理,構建一體化的云服務體驗;最后,結合不同行業需求,沉淀出核心的PaaS層能力,形成業務中臺與數據中臺,打造多種標準化的行業云服務能力。
對于云計算和云基建,機構認為企業上云加速,高增長可期全球公有云市場和國內云計算市場仍處于高速發展期,部分公司明年云資本開支的預期較高。在此刺激下,未來三年IDC建設依舊處于高景氣,光模塊雙重受益5G建設和云計算,彈性依舊可期。
中信證券(行情600030,診股)分析表示,全球經濟復蘇仍需一定的時間,流動性環境整體寬松,A股科技板塊處于情緒低位、整體估值低于歷史均值水平,配置價值凸顯。建議重點關注消費電子、物聯網、云計算、智能駕駛、IDC、半導體、網絡安全和信創等細分領域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