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什么時候出來的?知乎公司創立發展歷史回顧
2011年1月26日,知乎正式上線。在最早的200位用戶里,包括了李開復、馬化騰、王興、王小川、徐小平等企業家和知名VC。在知乎“冷啟動”的前40天里,種子用戶共創造了8000個問題和2萬個回答。
高質量的人群和內容聚集讓“知乎邀請碼”一度跟2021年初火爆的Clubhouse一樣,成為了一個身份的象征。
早期的知乎把維系社區品質當做最重要的工作,周源經常用城市建設的思維去思考知乎的模式。他喜歡一本名為《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的書,作者簡·雅各布斯反對美國戰后攤大餅式的城市擴張,提出城市的本質和活力在于其多樣性。如何讓知乎在規模擴張的同時保持有序,周源對此一直極端慎重。
2013年4月,知乎開放注冊,一年時間里用戶即由40萬攀升至400萬,蕪雜之聲隨之涌入。2014年,有大V開始離開知乎。周源將此形容為雅各布斯書中“人口從700萬增長到900萬的紐約復興時期”,認為城市繁榮的前提是基礎設施的完善。
如何保持擴張的同時人氣不散?知乎采取的是“潔癖式”的管理策略。某2011年就入駐知乎的歷史知識作者向作者回憶:“那時知乎不涉及任何內容商業化運作。有外部代理商私下聯系大V,但做得很隱蔽。”
“百度魏則西事件”爆發時,有8位大V涉嫌收錢洗地,被知乎永久禁言。“所以代理商請大V營銷時,不需要他們提及具體產品,在長長的正式回答里帶到幾句觀點就可以。”前述歷史知識作者說。
發展初期,知乎能保持從容的發展節奏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它既不“燒錢”,也不缺錢。從招股書中看,知乎2010年至2018年間累計虧損30億元左右,與同期的互聯網公司相比非常克制。同時,招股書也讓人第一次看到了知乎的8輪融資對外披露金額均低于其實際募集的金額,側面印證了投資方對于知乎的認可。
- 上一篇:嗶哩嗶哩未來前景怎么樣?B站各業務收入構成占比分析
-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