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芯片缺貨會持續多久?對國內半導體上市公司影響分析
缺芯或將貫穿2021年,國內半導體行業格局或迎來重構
多家機構研判缺芯狀況或還將持續一年以上,國內半導體行業格局或將迎來重構。
昨日晚間,IHS Markit數據顯示,最近美國得州的暴雪及Renesas芯片廠火災使得第二季度的汽車產量和第一季度一樣受到全球缺芯的影響,半導體供應可能要到第四季度才穩定下來。對此,中航證券評論,近期半導體廠商瑞薩廠房起火加劇了芯片的供需失衡,全球產能周期回復加長,缺芯或將貫穿2021年。
興業證券也贊同缺芯可能還會持續一年以上,這將會使對應的晶圓制造和上游的半導體設備明顯受益,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華潤微、北方華創、華峰測控、至純科技等景氣度或仍將繼續提升。
萬聯證券指出,從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的預計來看,芯片代工商也在大幅增加在設備方面的支出,以擴大產能。國盛證券也表示,應高度重視國內半導體產業格局將迎來的空前重構、變化。
而一面是“缺芯潮”持續,另一面是政策支持大力發展“國產替代”。
3月29日,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發布關于支持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發展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
3月26日,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表示,將主要聚焦集成電路、軟件、高端芯片、新一代半導體技術等領域的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和前沿基礎研究,利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給予支持。
3月24日,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主持召開汽車芯片供應問題研討會,指出要著眼當前供應問題,充分挖掘存量芯片和現有產能資源潛力,努力保障產業平穩健康運行。
在這場“芯片荒”引發的國產半導體行業變革之下,可以預見處于各供應鏈端的企業都將迎來景氣度與盈利的“雙升”。但未來的競爭或不僅僅在于擴產“走量”,還應重視發展期不斷積累下的技術實力,如此在行業重構下“國產替代”才有機會掌握主動權。
- 上一篇:芯片缺貨的真正原因是什么?2021半導體芯片為何這么短缺?
-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