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料價格已有所松動,光伏板塊可以關注什么?
3月30日市場傳言光伏玻璃大幅降價,引致光伏板塊大漲,漲幅4.82%。
其中光伏三劍客,隆基接近漲停。
陽光漲超10%。
通威漲5%。
01
輔料價格有所松動
市場大漲這主要來源于市場調研信息,光伏玻璃4月份價格指引降至28元/平米,相較于最近38元/平米的報價,降幅達到26%;相較于春節前價格43元/平米,降幅高達35%。
光伏玻璃廠商率先做出行動,使玻璃價格大幅降低,組件毛利率提升了3%,讓組件廠商具備了價格調降的能力,此前市場擔心組件價格太貴,今年裝機量有所下降的危機有所緩解,而光伏玻璃此次價格大幅下降,給市場打了針強心劑。
其實此前玻璃價格下降已經有了預期,只是其真的降太多了,才提振市場信心。
光伏玻璃價格之所以有所下降主要由于 去年四季度的搶裝潮無法延續到今年一季度,同時玻璃廠商紛紛在去年年末和今年一季度點火,產能的過剩,造成了光伏玻璃價格的下跌。
詳細來說今年一季度,由于上游廠商價格的上漲,以及輔料環節價格的高昂,組件廠商難以將成本的壓力傳導至終端廠商,而終端廠商也又由于組件價格太貴,紛紛進入觀望期,由此組件廠商也跟隨,降低了開工率,有的組件廠商開工率甚至降低了40%。
玻璃廠商由于自身產業的特點,不得停爐生產,以及組件廠商降低開工率,減少了需求,同時去年四季度末玻璃價格大漲,使玻璃廠商擁有過高的毛利率,福萊特(行情601865,診股)(玻璃廠商)20Q4毛利率高達58.51%,環比增加15.82pct;天合光能(行情688599,診股)(組件廠商)20Q4毛利率14.87%,環比減少3.22pct;玻璃廠商與組件廠商毛利率的錯配,以及玻璃廠商產能的過剩,就促使玻璃廠商有降價預期。
那么此次輔料環節的讓利行為,除了終端廠商(組件廠商存在讓利行為)外,光伏產業鏈中,誰最受益呢?
目前來看,我認為玻璃廠商讓出來的利潤,組件廠商最受益。
02
玻璃廠商讓利,誰最受益
下面我來詳細說明一下。
當然最直觀的就是玻璃作為組件的原材料,原材料價格的下跌,組件廠商最受益。
但其實此前的漲價潮,電池片廠商也處于一個盈虧平衡的狀態,所以其也具有搶輔料環節讓出來利潤的動機,但是電池片廠商真的具備這種能力嗎,或者是具備搶大部分利潤的能力嗎?
我認為是不具備的,有以下幾點。
(1)電池片廠商不具備搶利潤的條件
①簡單看今年的漲價潮,硅片環節為了傳導硅料的成本壓力,大幅提升了價格,使自身單瓦凈利提升,而這段時間電池片單瓦凈利大幅下跌,而組件廠商的單瓦凈利基本沒變或是小幅上漲。
可見電池片廠商其實在成本上漲的過程中,不具備完全將成本端的壓力傳遞至下游廠商。
②上述深層次的原因,主要由于電池片環節CR5比例較低,單個廠商不具備定價權。
另外一體化廠商如隆基、晶澳、晶科等廠商,其電池片產能已經達到100GW以上,且其生產的電池片基本用于自用 ,不對外銷售,這100GW的產能對應今年全球160-170GW的需求, 基本上市場只需要60-70GW的電池片流通市場就可以滿足市場需求了。
而且今年電池片環節產能又過剩,讓本就議價能力弱的電池片產能,更不具備話語權了。
因此即便電池片廠商處于盈虧平衡的狀態,但其并不具有大幅搶玻璃廠商讓出來利潤的條件。
再看光伏其他環節。
保利協鑫此前發文說不再漲價,目前看來硅料搶利潤預期不足。
數據來源:公司官網
同時隆基作為硅片的龍頭,也跟隨硅料不再漲價,因此硅料環節也不會去搶利潤。
基于此來看,玻璃廠商讓出來的利潤大部分留給了組件廠商。
03
組件廠商能獲利多少?
那么利潤既然留給了組件廠商,組件廠商能分多少也是個問題。
目前由于組件價格太貴,終端廠商紛紛停工,多數處于觀望狀態;但實際上終端廠商除了要考慮組件價格影響內部收益率的問題外,還需要考慮政治任務的問題。
根據市場調研,去年內部收益率8%是政策底線,今年內部收益率底線已經降至6%左右,有些重點項目還能申請5.5%。
根據券商預計如果政策底線降到6%左右,對應的組件價格可以到1.7元/W。
而 根據晶澳的調研紀要,去年平價項目招標在1.4-1.45左右,今年1.6-1.65左右可能比較合理,目前大部分地區在1.6-1.7左右,應該能支撐。
而去年存量項目中,平價項目占大頭,預計去年存量項目有50GW左右,而平價項目有40GW左右,所以根據晶澳調研紀要,今年組件價格在1.6-1.65左右比較合理。
那么根據晶澳的調研紀要,以及券商的預計, 我按1.65元/W的組件價格來預計,組件廠商能在此次玻璃廠商價格讓利中,毛利率提升1.5%左右。
04
值得關注的公司
此前光伏板塊大幅回調近30%,市場因為組件價格太貴,擔心今年的出貨預期。
但實際上無論是國內,央企沒有削減今年的裝機目標;還是國外,有較強的裝機需求。如印度計劃2022年調高組件、電池片關稅,并且今年會有大量并網項目需要在今年裝機完成,兩項因素疊加,正向影響今年裝機需求。
如美國,正式重返巴黎協定,拜登推出2萬億投資計劃,計劃四年內建設5億組太陽能(行情000591,診股)板,假設每塊組件功率400W,5億組太陽能板對應200GW裝機,未來5年對應年均裝機40GW。
全球都有一個較好的裝機預期,那么此前市場的擔憂,可能就 砸 出了一個短期的黃金坑; 另外現在輔料玻璃價格也下降,很好的緩解了市場之前的恐慌預期,根據我上面的分析,短期內,組件廠商可以關注一下。
(1)隆基股份(行情601012,診股)
隆基作為光伏龍頭企業,硅片和組件都做到全球第一,行業地位毋庸置疑。
目前公司規劃21年組件產能達到45GW,相比于20年底30GW,增長了50%;此次光伏玻璃讓利出來,預計對公司21年毛利貢獻9億元。
目前公司估值29X,短期內由于光伏玻璃讓利出來,組件廠商毛利率邊際有所改善,存在價格調整的空間,同時考慮到此前組件廠商盈利狀況已經處于低點,后續預計不會繼續往下調,那么可以預計目前的毛利率即為短期內毛利率的底部,即便后續組件廠商需要讓利給終端廠商,毛利率依然會高于前期低點,待組件價格有所調整,市場對裝機量預期會有所上升,公司估值有望拔高。
券商預計隆基21年營收827億元(+52.38%),凈利潤114億元(+34.58%),對應EPS3.03。
(2)晶澳科技(行情002459,診股)
晶澳科技作為組件老三,目前估值僅為17.4X,邏輯與隆基一樣,目前組件廠商已經處于盈利狀況的低點,目前玻璃廠商讓利出來,提高了公司整體的盈利能力,即便后續需要價格調整,整體毛利率依然高于前期低點。
另外考慮到目前海外市場對組件價格上漲的接受度較高,晶澳海外營收占比68.83%,整體盈利改善會更好。
晶澳相較于隆基,估值存在低估,未來估值拔高的空間會更大一點。
券商預計晶澳21年營收397億元(+53.65%),凈利潤22億元(+51.84%),對應EPS 1.49。
- 上一篇:開源證券:碳中和 中游制造的新起點
-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