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澤平2021年宏觀展望新評論:未來投資機會及今年市場主題
任澤平回歸資本市場首場宏觀策略報告會,暨東吳證券與吳曉波頻道簽約儀式,今日下午15點舉行。
任澤平指出,中國的這一輪改革我認為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改革的預期形成的過程;第二階段,落地攻堅陣痛期;第三階段,紅利釋放期。
改革預期形成和爭議的時期,大致2012—2015年。落地攻堅以及攻堅的陣痛期2016—2018年,整個社會包括資本市場彌漫著非常悲觀的氣氛,什么洗洗睡、離場論,我們處在陣痛期。19年以后,我們還處在攻堅期,但是前期的很多改革舉措進入到紅利釋放期。一個比較大的轉折在2015年底中央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有轉折性意義。當時我們提出“三去一降一補”,去庫存、去產能、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破舊立新,把過去高增長積累下來的過剩產能、過多庫存以及金融杠桿的風險破掉,過去這幾年把這些風險劃掉以后,過去這些年面對中美貿易摩擦面對疫情,中國沒有出現大的金融風險,因為我們提前扎好風險的籬笆。降成本補短板,立新,建立新的產業。三大攻堅戰,包括“雙循環”都是在不斷深化整個面對“新5比舊8好”、高質量發展的挑戰。推動注冊制改革,建設多層資本市場,依靠創新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邏輯是自洽的。創新發展最后要依靠資本市場,傳統依賴銀行主導的融資模式比較匹配原來重化工業的時代。資本市場上升到重要的位置,包括注冊制改革,反壟斷等等這些都是邏輯自洽的,包括碳達峰、碳中和、高水平的對外開放。
總的結論,未來最好的投資機會就在中國,我們正站在新周期的起點上。過去十年我們找到中國問題的癥結,因為前期的調整,我們具備了非常強大的執行力,這些年跟過去完全不一樣,整個動員能力。這是我們處的環境背景。
任澤平表示,在過去的這幾年,我們每年都會提出我們的一些看法和判斷,很幸運,這些年大的判斷基本上還可以。比如說在2014年我們提出五千點不是夢。2015年我們在股災前預警,海拔欲高,預測一線房價翻一倍,經濟L形。2017年提出新周期,2019年當時市場非常悲觀的時候我們提出否極泰來和未來最好的投資機會就在中國。2020年,我倡導新基建,后來從學術討論走向國家戰略。去年下半年倡導放開生育,大家知道這次關于生育政策和人口政策在未來會出現比較大的調整。我們這一代學者的使命是什么?我始終認為一個人的價值取決于對他人對所服務的機構以及社會的價值。今年年初市場充滿爭議的時候,我當時提今年可能市場最大的邏輯或者主題應該是通脹預期,房地產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這個分析框架可能是房地產領域大家用的最多的廣為流傳的一個包括大的開發商,包括我們很多投資者,包括從業人員用的分析框架。
作為一名經濟學家,作為中國經濟的觀察者,在2015年市場比較瘋狂的時候,我們進行理性的提示風險,但是在2014年以來我們對中國經濟轉型的前景,我在經濟學家里面比較樂觀,很多人講任博士是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最大的多頭。站在現在這樣一個時點,我們來看未來,究竟我們怎么來認清我們所處的時代以及當前的經濟形勢。我想從客觀、理性、專業、獨立的角度跟大家分享我們的一些觀察和最新的看法。
- 上一篇:油價恐慌性跳水怎么了?2021油價為什么突然大跌?
-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