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電池又一個大消息,未來市場規模料超16萬億
燃料電池再出重磅消息,氫能源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機遇。
//京滬粵冀豫等地納入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 //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財政部等5部門近日下發通知,擬將京滬粵冀豫等地納入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按照要求,上述城市將把此前報送的實施方案進行修改之后在4月30日前上報給5部門,并由專家委員會進行評審并確定最終名單。據業內人士預計,示范城市項目有望在近兩個月內啟動實施。
相關政策規定,可依托龍頭企業,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組織相關企業打造產業鏈。這使得很多氫燃料電池產業鏈企業出現在申報城市群中。
//隆基股份(行情601012,診股)入局氫能,相關板塊連漲三日 //
光伏巨頭隆基股份4月5日爆出進軍氫能行業的消息后,A股氫能板塊已連續三天上漲。其中,雪人股份(行情002639,診股)出現三連板。萬得氫能指數近一年來呈現震蕩上揚走勢。
//市場規模未來將超16萬億元 //
燃料電池是一種把燃料所具有的化學能直接轉換成電能的化學裝置,又稱電化學發電器。它是繼水力發電、熱能發電和原子能發電之后的第四種發電技術。
由于燃料電池是通過電化學反應把燃料的化學能中的吉布斯自由能部分轉換成電能,不受卡諾循環效應的限制,因此效率高。另外,燃料電池用燃料和氧氣作為原料;同時沒有機械傳動部件,故沒有噪聲污染,排放出的有害氣體極少。
因此,從節約能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角度來看,燃料電池被看做非常有發展前途的發電技術。
燃料電池被廣泛認為是下一代氫能源核心動力。
氫能產業已成為我國能源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指出,要有序推進氫燃料電池供給體系建設,包括提高氫燃料制儲運經濟性和推進加氫基礎設施建設。根據國際氫能委員會預計,到2050年,氫能將承擔全球18%的能源終端需求,創造超過2.5萬億美元(約合16萬億人民幣)的市場價值,燃料電池汽車將占據全球車輛的20%-25%,屆時將成為與汽油、柴油并列的終端能源體系消費主體。
//燃料電池發動機成本會正快速下降 //
而目前燃料電池發動機成本會正進入快速下降區間。
中科院院士歐陽高明4月8日在中關村(行情000931,診股)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創新產業(行情300832,診股)聯盟成立大會上表示,下一步燃料電池發動機成本會進入一個快速下降的區間。與過去十年相比,和鋰離子電池下降成本過程相似。
他認為,未來十年,中國車網互動的智慧新能源生態,有兩個組合,第一個黃金組合是分布式光伏+電池+電動汽車+物聯網+區塊鏈;第二個白銀組合是集中式風電與光伏+氫能+燃料電池汽車+物聯網+區塊鏈。前者是分布式的置換電系統,后者是集中式的置換電系統。
業內認為,燃料電池發動機成本會進入快速下降區間后,大規模商用門檻進一步降低。
//多城市氫能源規劃相繼出臺 //
目前已有包括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四川、山東等30余個省市級的氫能發展規劃相繼出臺。
從各省份發布的氫能發展計劃來看,“十四五”時期將是氫能產業快速發展的時期。其中,在各地的“十四五”規劃中,超過10個省市將氫能納入,包括廣東、甘肅、河北、山東、內蒙古、陜西、吉林、廣西等。
北京剛發布的《北京市氫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1年-2025年)》(征求意見稿)提出,2023年前培育5至8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能產業鏈龍頭企業,京津冀區域累計實現氫能產業鏈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減少碳排放100萬噸。交通運輸領域,推廣加氫站及加油加氫合建站等靈活建設模式,力爭建成37座加氫站,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3000輛。
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氫能出行”項目正在快速推進中,張家口在2022年將有2000輛左右的燃料電池汽車,正在建設20多個加氫站。
而億華通(行情688339,診股)、宇通客車(行情600066,診股)等優秀企業對地方申報以及未來發展的推動不言而喻。
//多家企業已經展開布局 //
氫能源主產業鏈包括上游氫氣制取、儲存、運輸、加氫站對氫燃料電池系統進行氫氣的加注,中游燃料電池系統及零部件生產制造,下游氫燃料電池應用等眾多環節,很多央企也參與其中。
作為氫能產業鏈中的重要環節,據《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顯示,2025、2030年我國加氫站分別建成300、1500座,十年間年復合增速達31.1%。到2050年加氫站數量將達10000座,行業產值達12萬億元。
根據上海證券報報道,中石化、中石油在油氣儲運零售終端建設和運營方面有一定的技術基礎和整合優勢,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國家電投、東方電氣(行情600875,診股)等央企則側重于研發氫燃料電池及其核心部件在終端應用燃料電池汽車方面,東風集團、一汽集團和中國中車(行情601766,診股)等央企也進行了深度布局。
光伏龍頭隆基股份日前也宣布入局氫能,備受業界關注。無獨有偶,近年來長城汽車(行情601633,診股)、濰柴動力(行情000338,診股)等造車企業也爭相加碼氫能產業,推動氫能源商業化。
業內人士表示,我國燃料電池汽車行業處于產業擴張階段,圍繞產業配套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將形成以整車制造及燃料電池系統為牽引的燃料電池汽車供應鏈和產業鏈體系。
- 上一篇:景氣回升,尋找A股計算機行業預期差
-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