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A股行情分析:A股大幅下行的風險幾乎沒有了(3)
最看好制造業
從企業盈利角度出發,今年二三季度能看到消費品行業利潤的大幅增長,進行中的糖煙酒會顯示高端白酒動銷有很大增長,但消費品整體估值在十年來很高的位置,今年對消費品行業來說是用利潤增長消化高估值的一年,EPS上升,PE下降,全年股價可能不漲不跌。
我更喜歡的是制造業,第一,短期進出口特別強勁,因為海外疫情恢復,美國房地產投資強勁,其實我們現在面臨的環境更像2017年下半年和2018年年初,當時特朗普減稅,現在美國的財政刺激可以理解為連續不斷地巨大減稅,有國外需求的強勁增長,和國內適度降杠桿的需要。我認為第二季度的行業選擇就選廣義的制造業。
很多人擔心碳中和會不會抑制制造業的擴張,我認為不會。制造業、工業企業的齊備是雙循環、內循環的最大要求。2020年中國抗擊疫情這么成功,我們靠強大的組織力阻斷了疫情蔓延,我們靠完整的工業體系實現了經濟的快速復蘇。工業體系的完整是中國經濟安全的必然要求,所以我們現在強調補齊短板,不要卡脖子。保持工業體系完整意味著一切以進口替代為導向的產能擴張,都不會受到其他政策的干擾,保持國家經濟安全,實現雙循環、內循環是戰略上的重中之重。
從去年5月份開始,“要讓第三產業在GDP中的占比不斷上升”這個說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做大做強做實制造業,第二產業在GDP中的占比不能下降,過去我們提第三產業占比上升,是看到美國、歐洲、日本的經驗,他們靠著大規模發展服務業推動經濟發展,但經過這段時間后,我們發現我們仿照不了,第一服務業過度擴張有很大風險,尤其是金融業的擴張,第二,制造業已經被卡脖子了。原來野蠻生長的很多服務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政策開始監管,比如教育、醫美、游戲、互聯網,更不要說金融行業了。我們補短板絕不意味著丟棄長板,還有一個說法也不提了——轉移剩余產能,疫情讓我們充分意識到,在國內保持適度的冗余產能是很有必要的。
本身訂單增長就能拉動制造業投資,政策上有明顯的順風,不僅是補短板,還包括保持長板,因此我對所有的制造業都保持樂觀。我對所有服務業持謹慎態度,一段時間的政策逆風會對估值有較大的壓力。
總結一下,股市是單因素運行的,一切的股票回報都來自增長預期,我們強調貨幣政策是因為貨幣政策影響增長預期,如果不影響增長,那么貨幣政策就不會影響股市。未來社融增速是會下降,可能會干擾到基建投資,對房地產的影響看不清,但不影響制造業投資,也不影響出口和消費,既然經濟預期沒有受到影響,那么股市就不存在較大的下行風險。從政策取向看,制造業是絕對的政策順風,所有的服務業都會受到抑制。
- 上一篇:2021年股市休市安排時間表 2021年五一股市休市通知
-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