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疫情帶來數字金融滲透率的加速提升,關注下沉市場突破口和互聯網新勢力
疫情加速了數字金融的發展、亦帶來競爭格局的穩中有變。我們看好依托支付入口服務用戶及(/或)商戶的平臺型公司,以及各個垂直領域的細分龍頭。
#1 疫情帶來數字金融滲透率的加速提升
2020年金融行業APP MAU凈增1.15億人,其中網上銀行類(+1.04億人)、支付結算類(+0.71億人)活躍用戶規模增長最大,而股票交易類(+31%)活躍用戶規模增速最快。MAU Top 10中用戶規模新增數量/增速最高的App分別為支付寶(+0.97億人)、華為錢包(+57%)
圖表: 疫情影響下,線下生活場景加速向線上轉移延伸,理財用戶規模快速增長
資料來源:Questmobile,中金公司(行情601995,診股)研究部;注:月活躍凈增用戶規模=目標行業2020年12月MAU(月活躍用戶數)-2019年12月MAU;已剔除系統工具、實用工具、拍攝美化、智能設備等工具類行業
圖表: 線下金融服務場景向線上轉移,促進支付結算和網上銀行App的發展
資料來源:Questmobile,中金公司研究部
#2 2021年以來的競爭格局依然穩中有變
市場行情驅動股票交易、虛擬貨幣和理財投資類頭部App(DAU>;100萬)1M21 MAU增長及用戶留存領先;競爭格局上(按用戶時長),虛擬貨幣、消費信貸和網上銀行類集中度上升,而理財投資、保險服務和股票交易類下降;1M21新增下載量前三為支付寶/工行/天天基金。
圖表: 頭部金融App用戶增長:1M21股票交易、虛擬貨幣和理財投資類表現突出
資料來源:Questmobile,中金公司研究部;注:DAU為日活躍用戶數;僅含41個頭部App(我們將頭部App定義為1M21 DAU>;100萬人的金融類App);MAU/DAU/下載用戶數為頭部App按類別加總計算得到
圖表: 競爭格局變化而言,虛擬貨幣、消費信貸和網上銀行類App集中度有所提升;綜合理財和保險服務類App集中度下降明顯
資料來源:Questmobile,中金公司研究部;注:CR1/3/5集中度為各類別App中Top 1/3/5 APP合計使用時長/前20名App合計使用時長(排名基于用戶當月使用時長);注:P2P行業已被取締,原P2P理財App提供到期贖回服務或向其他業務轉型
圖表: 2021年1月頭部金融App下載:支付寶、工商銀行(行情601398,診股)、天天基金位居三甲
資料來源:Questmobile,中金公司研究部
#3 關注下沉市場突破口和互聯網新勢力
下沉市場中不同年齡人群青睞的App顯著分化,24歲以下關注消費金融、25-40歲關注保險服務、41歲以上則關注財經資訊。網上銀行、股票交易及理財投資類App用戶所使用終端價格相對更高。在用戶時長爭奪和消費場景打造上迅猛的頭條系或成為數字金融領域的黑馬。
圖表: 下沉市場中:24歲以下人群關注消費金融、25-40歲人群關注保險服務、41歲以上人群關注財經資訊
資料來源:Questmobile,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月人均使用時長TGI=統計周期內(月)目標用戶人均使用該行業App的時長/全網用戶人均使用該行業App的時長,人均使用時長=總使用時長/總活躍用戶數
圖表: 用戶畫像來看,網上銀行、股票交易、綜合理財類App的用戶資質更優、所使用的終端價格較高
資料來源:Questmobile,中金公司研究部;注:僅包含頭部金融App中終端價格3,000元以上MAU占比排名前20的App
圖表: 互聯網巨頭金融App布局一覽
資料來源:Questmobile,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所統計用戶數僅為1M21獨立App MAU數據;互聯網巨頭旗下諸多功能內嵌在母公司主要App內,如螞蟻財富及騰訊理財通用戶主要通過支付寶及微信入口、而非下載獨立的App使用;富途及老虎分別為騰訊及小米投資企業
圖表: 互聯網流量入口的更迭或影響未來數字金融競爭格局
資料來源:Questmobile,中金公司研究部;注:各派系選取旗下MAU≥1萬的APP,占比=各派系旗下MAU≥1萬的APP合計總時長/移動互聯網活躍用戶總時長
#4 各細分領域的用戶使用習慣各有特色
股票交易類及綜合理財類App用戶的人均單日使用時長/次數較高——東財1M21 DAU中使用時長超過10分鐘的用戶比例接近一半;白天的投資交易時段、晚上的基金凈值查詢時段用戶較為活躍。1M21 DAU Top 20中,DAU/MAU比例指標位列前三的是同花順(行情300033,診股)、支付寶、東財。
圖表: 金融App用戶使用時長分布:股票交易、綜合理財類App用戶單日使用時長較高
資料來源:Questmobile,中金公司研究部;注:2021年1月的日活躍用戶使用時長分布
圖表: 從人均單日使用時長、次數以及DAU/MAU維度來看,支付寶、股票交易及基金理財類App的用戶黏性較高
資料來源:Questmobile,中金公司研究部;注:僅包含頭部金融App中,2021年1月DAU排名前20的App
圖表: 金融App用戶使用時段分布:7:00-24:00中的每個時段,使用支付寶的活躍用戶均接近或超過其日活的10%;晚上20:00-22:00是基民查看資產凈值波動的高峰時段
資料來源:Questmobile,中金公司研究部;注:2021年1月的日活躍用戶使用時段分布
#5 支付結算:線下商戶面臨數字化升級
支付寶在用戶高基數基礎上繼續穩步增長、華為錢包/云閃付則增速喜人;作為一站式FinLife平臺,支付寶7:00-24:00中每個小時活躍用戶均接近或超過其DAU的10%。服務于商戶數字化升級的收錢吧,活躍商戶數受疫情沖擊后于6M20恢復至疫情前水平、進入穩健增長通道。
圖表: 支付結算典型App:用戶體量來看,華為錢包、云閃付增勢喜人;疫情期間活躍用戶數有所減少,但已于2M20左右觸底反彈、于6M20左右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資料來源:Questmobile,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支付結算典型App:服務于商戶數字化升級的收錢吧,受到疫情一次性沖擊后迅速反彈
資料來源:Questmobile,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支付結算典型App:一站式FinLife平臺支付寶的用戶使用時段分布整體較為均衡
資料來源:Questmobile,中金公司研究部;注:基于當月DAU的分析
#6 理財投資:周期中收獲成長的好賽道
資本市場活躍之下天天基金1M21 MAU同增232%至2,611萬、亦是6M15高點的3.4x,盡管短期隨市波動、但拉長看過去六年復合增速高達82%,且用戶粘性整體呈現趨勢性上升、帶來用戶價值抬升。
圖表: 綜合理財典型App:天天基金用戶數保持高速增長
資料來源:Questmobile,中金公司研究部;注:WAU指月均周活躍用戶數
圖表: 綜合理財典型App:天天基金用戶使用時長逐步提升
資料來源:Questmobile,中金公司研究部;注:基于當月DAU的分析
圖表: 綜合理財典型App:終端價格分布比較來看,天天基金富裕用戶占比高于全網平均水平(以微信App作為基準),但較漲樂財富通、招商銀行(行情600036,診股)和平安金管家等傳統金融機構App更為下沉
資料來源:Questmobile,中金公司研究部
#7 股票交易:社區及跨境投資是關鍵詞
功能多樣、內容豐富、社區活躍的富途/東財/老虎/雪球/同花順/漲樂財富通等App用戶增速或使用時長/次數保持領先;其中75%的富途用戶使用的移動終端價格>;5,000元、中高凈值客戶屬性突出。
圖表: 股票交易典型App:2020年A股市場活躍吸引大量股民入市
資料來源:Questmobile,中金公司研究部;注:Questmobile監測樣本數據與部分券商財報披露數據有所差異
圖表: 股票交易典型App:漲樂財富通與東財/同花順的用戶重疊度較低,具有互聯網基因的傳統券商App亦有望成長為獨立理財流量入口
資料來源:Questmobile,中金公司研究部;注:Questmobile監測樣本數據與部分券商財報披露數據有所差異
圖表: 股票交易典型App:東財、雪球、富途、老虎用戶數顯著增長
資料來源:Questmobile,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股票交易典型App:移動終端價格分布比較來看,富途用戶資質明顯優于其他
資料來源:Questmobile,中金公司研究部
#8 網上銀行:零售銀行的經驗逐漸推廣
用戶體量角度來看,四大行及招行旗下App處于領先位置,用戶粘性指標來看,招行、工行、平安銀行(行情000001,診股)則相對突出。
圖表: 網上銀行典型App:用戶體量角度來看,四大行及招商銀行處于領先位置
資料來源:Questmobile,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網上銀行典型App:招商銀行人均單日使用次數領先同業
資料來源:Questmobile,中金公司研究部;注:為平滑波動,采用12個月移動平均
圖表: 網上銀行典型App:平安口袋銀行人均單日使用時長領先同業
資料來源:Questmobile,中金公司研究部;注:為平滑波動,采用12個月移動平均
#9 消費信貸:疫情后行業分化有所加劇
分期樂/360借條/百度有錢花繼續領跑。
圖表: 消費信貸典型App:疫情期間活躍用戶數普遍有所下滑,疫情后行業分化加劇、分期樂/360借條/百度有錢花保持領先
資料來源:Questmobile,中金公司研究部
#10 保險服務:行業代理人數量仍在萎縮
典型代理人展業平臺MAU下降明顯。
圖表: 保險服務典型App:平安金管家用戶體量大幅領先同業,中國人壽(行情601628,診股)壽險用戶數亦增勢強勁
資料來源:Questmobile,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保險服務典型App:保險代理人展業平臺活躍用戶數下降趨勢明顯
資料來源:Questmobile,中金公司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