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家醫藥企業被開罰單只是一個開始
虛開發票、虛增學術活動費、虛增廣告宣傳費……日前,財政部公布對19家醫藥企業作出行政處罰的結果,其中包含恒瑞醫藥(行情600276,診股)、步長制藥(行情603858,診股)、賽諾菲等國內外知名藥企。
長期以來,藥價虛高一直都是民眾看病就醫領域中的一個頑疾。而導致藥品價格虛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長期存在于行業內部的帶金銷售,即藥品生產企業為刺激醫生使用銷售產品所采用的一種銷售促進方式,以非法的現金利益作為其給予生意的回報。
看病就醫,是關系到每個普通老百姓(行情603883,診股)的重要民生問題。對于這種虛增差旅費、學術活動費等“貓膩”,當然要“零容忍”。
近年來,為了斬斷醫藥領域的灰色利益鏈條,國家有關部門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比如,從2018年底11個城市開始試點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至今,國家已經先后組織實施了四批全國藥品集中采購;2020年9月,國家醫保局公布了《關于建立醫藥價格和招采信用評價制度的指導意見》,將醫藥購銷中給予回扣或其他不正當利益、涉稅違法等7類行為作為失信事項列入目錄清單;比如,同年12月,《醫藥代表備案管理辦法(試行)》正式施行,其中明確提出,醫藥代表不得承擔藥品銷售任務,實施收款和處理購銷票據等銷售行為。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依然存在以上“貓膩”,而且玩“貓膩”的醫藥企業中,并非一些小打小鬧的醫藥企業,而是一些知名企業和上市公司,包括目前市值超過4700億元的頭部藥企恒瑞醫藥,甚至是一些跨國藥企,比如法國賽諾菲、德國默克的下屬企業、禮來公司的下屬企業等??梢姡诶骝屖怪?,一些醫院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有多薄弱,進而要真正讓藥企循規蹈矩,又還有多少工作要做?
于此而言, 19家醫藥企業被開罰單,這盡管是國家有關部門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對藥價虛高始終保持“零容忍”的結果,具體說就是檢查聚焦醫藥產品成本費用結構,摸清了藥價虛高的結果,但卻不意味著最終的勝利,而只是一個良好的開始。要終結長期以來被詬病的醫藥回扣、帶金銷售、哄抬藥價等違規行為,徹底斬斷灰色利益鏈條,保障藥品集中帶量采購等重大改革的順利推進,還需要繼續盯緊醫藥企業會計信息,拿出更加立體式的監管,有效堵住企業內部可能存在的“跑冒滴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