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君策略:制造業景氣度核心在量而非價
行業聚焦:上游漲價壓制中游隱憂仍在,但制造業景氣度核心在量而非價。
原材料漲價擠壓制造業盈利隱憂仍在,我們此前已經分析過制造業如何通過提價轉嫁成本壓力,本文從量價驅動的視角出發來解析上中游行業差異。我們想強調的是“上游看價,中游看量”,制造業景氣度的核心在量而非價,這體現在:1)制造業歷史上“量”的波動要遠高于“價”的波動,而毛利率、ROE中樞水平則相對穩定;2)與原材料行業縱向對比,制造業產成品(如家電、汽車、手機、挖掘機)產量波動度整體要高于上游原材料(鋼鐵、煤炭、水泥),我們認為這與產品使用壽命有關;3)以上市公司數據驗證,手機、工程機械、汽車為代表的銷量驅動型周期品業績與產銷量增速相關度更高。這也解釋了市場在追蹤手機、電腦、家電、汽車等行業景氣度的時候,為什么更關注出貨量和銷量。對于使用周期在年度級別以上的資本品來說,需求前景而非短期價格波動,才是驅動企業生產和投資意愿的關鍵,建議關注產能利用率高、產銷增長較快的領域(如通用設備、汽車零部件、汽車電子)和遠期成長前景好、高景氣有望持續的細分行業(如動力電池、半導體設備)。
行業景氣變化:半導體全產業鏈高景氣,臺積電再度上修資本開支計劃。
產業緊缺促使半導體全產業鏈高景氣,封測、設計、制造等環節全線漲價,內存持續漲價,Q4聯電、中芯國際(行情688981,診股)等代工廠幾乎滿產。臺積電Q1業績達到營收指引上限,預計Q2營收將繼續高增。此外,臺積電繼Q1后再度上修全年資本開支計劃至300億美元,大超市場預期,HPC和汽車業務高速增長是公司投資先進制程和特殊制程的主驅動力。
市場對新能源車2021銷量預期樂觀,磷酸鐵鋰與三元裝機差距縮小。
產業對2021乘用車和新能源車市場銷售預期樂觀,普遍預期2021年乘用車銷量將在2100萬輛以上,同比增7~7.5%,幾乎無機構預測負增長。同時產業預期新能源車銷量在150~190萬輛,同比增20~50%,在新車滲透率將從2020年的6.3%提升到7~9%。3月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為9.0GWh,其中三元和磷酸鐵鋰裝機量分別為5.1Gwh和3.9Gwh。磷酸鐵鋰在乘用車領域滲透加快,與三元裝機量差距縮小。
3月新機市場5G滲透率首次突破70%,光學部件景氣改善。
3月國內手機出貨量為3609.4萬部,相比2019年復合增速為12.85%,較上月略有下降。5G機型集中發布推動了更大范圍的換機潮,3月5G手機滲透率達76.18%,為2020年以來滲透率首次突破70%。光學部件景氣改善,3月舜禹光學、丘鈦科技手機攝像頭模組出貨量同比增76%和10%,光學份額進一步向龍頭集中。風險因素:疫苗問題反復;通脹超預期上行;信用債違約風險。
- 上一篇:銀河證券: “五一”出游熱情高漲,建議關注三條投資主線
-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