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駕駛商業化進程加快 科技企業入局萬億市場
新一代智能豪華純電轎車ARCFOX極狐阿爾法S在上海正式發布。華為、英偉達、百度、谷歌等科技巨頭在智能駕駛領域不斷突破,滴滴、小米等也躍躍欲試,再疊加整車企業的大力投入,整個智能駕駛行業在超出市場預期的加速發展。
業內人士表示,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標的業績已經開始有所體現,同時市場也開始對車聯網的關注度也在不斷提升,相關標的市盈率相比去年均實現較大幅度增長,預計未來行業高景氣的情況下,相關標的業績仍將維持快速增長,建議長期關注智能網聯汽車、無人駕駛、車路協同等細分賽道相關標的。
事件驅動 無人駕駛迎來密集事件催化
近期無人駕駛領域里程碑事件不斷,預示產業化落地為期不遠。
4月15日,無人駕駛第一股圖森未來登陸納斯達克,圖森未來研發的主要產品為L4級別的無人駕駛卡車,預計量產時間為2024年。圖森未來之所以受海外資本市場追捧,原因是公司選擇了一條無人駕駛直接有效的商業化路線:吃運輸業的蛋糕,切入面臨司機短缺、事故頻發、承運碎片化等問題的傳統卡車貨運市場,卡車自動駕駛有望在10億美金的投入下實現商業閉環。
此外,4月17日,北汽旗下新能源品牌極狐聯合華為在上海發布首款搭載華為HI解決方案量產車阿爾法S華為HI版,實現城市道路高階自動駕駛。首款落地車型依托于華為ADS全棧解決方案,搭載3顆96線車規級激光雷達、可達352Tops的華為芯片,實現點到點全場景能力;同時支持華為超充技術、搭載鴻蒙OS操作系統與應用生態,加速助推智能汽車出行產業發展迭代。
作為智能汽車增量部件供應商,此次發布的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是第一款打HI標識的豪華智能電動轎車,亦是華為與車企開展跨界合作的首個典范。HuaweiInside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提供強大的算力和操作系統,包括三大計算平臺:智能駕駛計算平臺、智能座艙計算平臺和智能車控計算平臺,以及三大操作系統:AOS(智能駕駛操作系統)、HOS(智能座艙操作系統)和VOS(智能車控操作系統)。
基于強大的MDCPro610的算力和獨家操作系統的支持,汽車就可實現軟件定義,持續開發最新功能,不斷提升和優化消費者的用車體驗,做到常用常新。此外華為亦有與特斯拉影子模式相似的自學習功能DDI,可以不斷更新駕駛員的行為和習慣,不斷優化和迭代駕駛功能。
中金公司(行情601995,診股)認為,極狐阿爾法S作為華為HI首款全棧產品,已經具備市場領先的產品力,并在自動駕駛方面超過預期。后續伴隨智能硬件成本下降帶來的價格下探,華為和合作伙伴的新車型在市場空間和競爭力方面也將不斷擴張。
行業動態 科技企業入局智能駕駛萬億市場
近年來,汽車智能化趨勢十分明顯,高清觸摸大尺寸彩屏、全液晶儀表盤、4G/LTE無線接入、語音識別和HUD抬頭顯示等等新配置不斷出現,并且搭載率呈快速上升趨勢。中國消費者對數字座艙類體驗的支付意愿也較高。根據《中國消費者共享汽車使用情況調查》,近50%的消費者對具備智能化感知交互的汽車表示具有強烈興趣和支付意愿。
通過對常規汽車進行改裝,搭載各類先進車載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等裝置,并融合現代通信與網絡技術,使得車輛具備復雜環境感知、智能決策、協同控制等功能,從而大大提升駕駛的自動化和智能化。
智能駕駛汽車不僅是汽車本身的技術,更是“傳統工業經濟+數字經濟”融合的產物。智能駕駛汽車最顯著的特征是智能化、網聯化和平臺化。安信證券認為,去年上半年,數字化智能座艙功能的平均滲透率達到33.11%,同比提升近10個百分點。EE架構的升級將驅動汽車產業價值重心由硬件向軟件轉移。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百度、華為等科技公司紛紛入局智能汽車行業,足以證明智能駕駛已經成為科技巨頭的必爭之地。據IDC預測,2035年全球智能駕駛汽車產業規模將突破1.2萬億美元,中國智能駕駛汽車產業規模將超過2000億美元。
汽車或將成為移動互聯網之后下一個流量入口,是科技公司紛紛造車的另一因素,車端流量生態的運營將成為科技公司必爭之地。科技公司普遍具有一定軟件能力,同時智能化后汽車結構相對簡化,為科技公司入局提供一定可能性。百度Apolo入局最早,并將智能汽車業務作為其發展的核心。而阿里、騰訊也在汽車方面均有布局:阿里擁有車載操作系統AliOS,2020年底阿里與上汽合作打造智己汽車;騰訊也于21年1月宣布將與吉利圍繞智能座艙、自動駕駛、數字化營銷、數字化底座、數字化新業務等領域展開全方位戰略合作。
科技公司在語音、圖像、人工智能、內容生態和用戶運營等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根據IDC數據,未來5年內軟件占車輛價值將達到40%,科技公司與傳統OEM聯手合作,或能夠產生1+1>;2的效益,順利進入智能汽車競爭。
投資邏輯 挖掘三大細分賽道相關標的
東吳證券(行情601555,診股)表示,2020年以來國家密集出臺政策推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的完善和成熟,BAT等大廠不斷布局,L3乃至L4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正在加速成熟和落地。個股方面,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標的業績已經開始有所體現,同時市場也開始對車聯網的關注度也在不斷提升,預計未來行業高景氣的情況下,相關標的業績仍將維持快速增長,建議長期關注智能網聯汽車、無人駕駛、車路協同等細分賽道相關標的。
華西證券(行情002926,診股)則認為,科技企業紛紛入局智能駕駛萬億大市場,看好小米等巨頭入局后加速產業加速落地。建議重點關注智能駕駛硬核主線:推薦車載OS龍頭中科創達(行情300496,診股)、智能座艙龍頭德賽西威(行情002920,診股)、高精度地圖領軍四維圖新(行情002405,診股)。核心受益智能車輛檢測龍頭道通科技(行情688208,診股)。
民生證券表示,圍繞汽車智能化這條主線,環境感知有望成為實現智能駕駛的第一步,將帶動整體感知層上游元器件的投資機會。關注汽車電子產業鏈,推薦韋爾股份(行情603501,診股)、聯創電子(行情002036,診股),關注福晶科技(行情002222,診股)、騰景科技(行情688195,診股)。
方正證券(行情601901,診股)指出,華為作為ICT龍頭企業,在芯片-操作系統-機器學習算法-云技術-傳感器等領域積累了深厚的技術基礎,其賦能車企造好車的戰略,能夠大幅有效提升合作車企的智能化水平。因此建議關注合作最緊密的三家車企:北汽藍谷(行情600733,診股)、廣汽集團(行情601238,診股)、長安汽車(行情000625,診股),其次建議關注2020年4月份與華為終端在重慶簽署合作協議的小康股份(行情601127,診股)。另外,繼續看好國產自主品牌龍頭企業長城汽車(行情601633,診股)、吉利汽車、比亞迪(行情002594,診股)。川財證券建議關注受益汽車智能化的整車企業和零部件企業,相關標的北汽藍谷、長安汽車、東風汽車(行情600006,診股)、華陽集團(行情002906,診股)、常熟汽飾(行情603035,診股)、華域汽車(行情600741,診股)等。零部件建議關注智能座艙頭部供應商德賽西威、均勝電子(行情600699,診股)、亞太股份(行情002284,診股)等。
- 上一篇:醬香風起 未來可期
-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