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注冊制公開征求意見稿 對A股市場會有哪些影響?
創業板改革方案正式落地。
4月27日晚間,證監會和深交所相繼發布多個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配套業務規則,并就此公開征求意見。創業板推行注冊制的大幕拉起,資本市場深化改革迎來新的篇章。
從公布的方案來看,創業板在發行審核方式、股票交易規則、投資者適當性、并購重組等多個領域,都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問世已經十年有余的創業板,未來會是什么樣?創業板接棒科創板施行注冊制后,對A股市場會有哪些影響?創業板和科創板在制度上有哪些異同點?圍繞這三個問題進行盤點。
第一問:如何評價本次創業板改革?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在接受記者的采訪時表示,創業板改革落地速度還是略微超預期,這可能和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經濟發展更需要向改革要動力有關。
創業板推出是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期間,創業板的推出提升了資本市場對中小企業、創新型企業的服務能力,幫助中國經濟更好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風險和挑戰。此次創業板改革快速落地,反映了“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
李湛評價稱,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并非是科創板改革的簡單復制,而是與科創板各有分工,以推動形成各有側重、相互補充的適度競爭格局。科創板主要定位于服務“硬科技”類企業,現有創業板上市公司的行業分布則相對較為分散,從這一角度來看,創業板可以針對軟科技、能實現高增長但偏傳統行業的企業試點注冊制。
同時,他謹慎提醒,創業板改革落地有助于提升市場信心和預期,但其影響不可高估。從科創板運行近一年來的經驗看,包括科創板在內的A股走勢主要受內外部經濟金融形勢的影響。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國經濟帶來重大負面沖擊,市場后續走勢更依賴于后續的財政貨幣政策發力。比如,美國國會已經批準了累計總額近3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措施,約占美國GDP的15%,對比來看,中國逆周期調節力度還有較大的發力空間。
興業證券策略團隊則認為,本次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體現對資本市場改革加速,加快市場優勝劣汰,促進更多新經濟相關公司登陸資本市場,有利于提升市場風險偏好。一方面,對于券商而言將繼續受益,特別是龍頭券商。另一方面,真正基本面扎實的新經濟龍頭公司將體現出稀缺性,估值有望進一步提升。
該機構預計,創業板改革方案的正式實施大概率要等到三季度,需要關注實施階段,整體供給情況對于投資者預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