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全文內容重點解讀
在10月27日的 2020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暨展覽會開幕式上,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駿再一次強調了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性。為了向汽車行業提供更加與時俱進的發展路線,李駿院士在會上發布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以下稱“《路線圖2.0》”)。
《路線圖2.0》的五大愿景
《線圖2.0》提出了五個產業愿景:汽車產品品質不斷提升、核心環節安全可控、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新產業生態構建完成,汽車強國戰略目標全面實現。
總體的來看,就是堅持純電驅動發展戰略,并且面向2035年提出六大目標:
汽車產業碳排放總量先于國家碳減排承諾于2028年左右提前達峰,到2035年碳排放總量較峰值下降20%;
新能源汽車逐漸成為主流產品,汽車產業實現電動化轉型;
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技術體系基本成熟,產品大規模應用;
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化水平顯著提升,形成協同高效安全可控的汽車產業鏈;
建立汽車智慧出行體系,形成汽車交通、能源、城市深度融合生態(而不是單獨強調單車智能);
技術創新體系優化完善,原始創新水平具備全球引領能力。
如果從時間節點上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分別以2025年、2030年、2035年為關鍵節點。
預計到2035年,節能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各占50%,汽車產業實現電動化轉型;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達到100萬輛左右,商用車將實現氫動力轉型;
同時,各類網聯式高度自動駕駛汽車車輛在國內廣泛運行,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與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深度融合。
總體路線涵蓋市場需求、產品應用、產業融合、產業基礎四大塊
從具體的路線來看,《路線圖2.0》延續了“總體技術路線圖+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的研究框架。
但不一樣的是,《路線圖2.0》將原來1.0版本的七大重點技術領域拓展至九個技術領域:
節能汽車、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汽車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充電基礎設施、汽車輕量化、汽車智能制造與關鍵裝備。
總體路線將從市場需求、產品應用、產業融合、產業基礎四個方面進行規劃。
市場需求:預計到2035年我國汽車年產銷規模將有較大幅度提升,“安全、高效、便捷、經濟、綠色”成為人們出行消費需求升級的主要方向;
產品應用:預計到2035年,傳統能源動力乘用車將全面轉化為混合動力,新能源汽車將成為主流,銷量占比達50%以上。此外,各類網聯式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在國內廣泛運行,與此同時,高速快速公路、城市道路的基礎設施智能化水平將滿足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運行需求;
產業融合: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多領域相互賦能,協同發展。到2035年,新增的電動汽車和充電基礎設施將全面普及V2G功能;到2035年在全路工況條件下實現低成本且高可靠、可規模化快速部署的商用無人駕駛功能;V2X技術支持高度自動駕駛級別以上的汽車商業化運用,高精度地圖數據的精度達到近厘米級。
產業基礎:到2035年,實現產業鏈完全自主可控,產業完成智能化轉型、產業創新能力大幅增強,形成有利于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發展的政策體系,建立綜合性、立體化人才體系。
- 上一篇:螞蟻集團未來會漲到多少?機構解讀螞蟻未來發展潛力和價值
-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