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城市剛剛嚴控炒房,當地國資卻連續高價拿地!
12月1日,成都推出4宗純住宅土地出讓,全部位于主城區成熟區域,出讓面積合計113畝。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了解到,此次成都市錦江區共推出2宗地,起拍樓面價均為16800元/㎡,這可能是目前大成都區域內的最高起拍樓面價。
據當地多家媒體報道,經過多輪鏖戰之后,4宗土地均被溢價拍出。需要指出的是,此次競拍最為激烈的是錦江區二號宗地,最終被錦江統建聯合華發競得,競拍對價則為19300元/㎡+無償移交23%統籌住房,而錦江統建則為成都市錦江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100%控股企業。
錦江區國資一周內兩度拿地
具體來看,成都今日推出的4宗地全部位于主城區成熟區域,錦江區東湖板塊、三圣鄉板塊,成華區府青路、杉板橋各1宗。據當地媒體報道,當日成都土拍現場很熱鬧,參戰、觀戰的達六七十人,共24家房企參拍。
在12月這場首拍中,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了解到,此次土拍讓市場最為關注的是位于錦江區的2宗土地,各路開發商“磨刀霍霍”;計算無償移交成本后,這2宗土地實質樓面價均超過20000元/㎡。
據悉,位于錦江區的2宗地,都是以16800元/㎡的樓面價起拍,這可能也是目前大成都的最高起始樓面價。為防止成交土拍價格遭到過度炒作,這4宗地均采取“設置最高限價+競配建并無償移交統籌住房面積比例”方式進行拍賣,位于東湖板塊的一號宗地設有底價。
其中,一號宗地位于錦江區外東五桂橋片區,19.91畝,最大容積率4.0,起拍樓面地價16800元/㎡。這宗土地主要得到三家房企爭奪,當舉牌至19300元/㎡時達到最高限價,各方進入到競配建環節。最后,中港脫穎而出成為競得者,以樓面地價19300元/㎡+無償移交7%的統籌住房成交,溢價率為14.88%。
緊接著,二號宗地位于錦江區三圣鄉街道辦事處駙馬2組,粉房堰村1、2組,55.96畝,最大容積率1.5,起拍樓面地價16800元/㎡。因該宗土地規模適中、容積率低、配套成熟,吸引約10家房企積極舉牌,該宗地也是在19300元/㎡時達到最高限價。
據當地媒體報道,在競移交環節陷入膠著,最終的競移交比例達到23%,溢價率14.88%,錦江區二號宗地競得者為成都市錦江區統一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錦江統建)&;華發地產聯合競得。
根據貝殼找房數據顯示,二號宗地附近二手房普遍在20000元/㎡左右。2019年10月以來,該地塊周邊曾推出華熙藝術村和德商錦江天璽等樓盤,兩樓盤新房均價分別為15000至19000元/㎡、32000至35000元/㎡之間。
如今,二號宗地最新土拍實質價格或已突破每平米兩萬元,若算上建安等成本費用,未來該項目新房價格應該不低。
通過天眼查顯示,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錦江統建成立于1996年9月,注冊資本為3000萬元,經營范圍包括房地產開發及舊城改造等業務,成都市錦江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持有該公司100%股權。
值得關注的是,上周四(11月26日),成都市錦江區推出1宗約109畝純住宅用地(與12月1日二號宗地相距不遠),吸引約20家房企參與競拍。
據悉,該宗土地樓面地價競拍至18100元/㎡時達到最高限價,進入續競配建并無償移交住房面積比例環節,最終被成都市熙錦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熙錦投資)競得。成交樓面價18100元/㎡,溢價率14.56%,競配建并無償移交統籌住房面積比例為23%,土地實質樓面價也超過了20000元/㎡。
天眼查顯示,熙錦投資是成都市興錦生態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錦生態)的全資子公司,背后實際控制人疑為成都市錦江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持有興錦生態100%股權。
成都市多舉措堅持“房住不炒”
2020年以來,成都樓市維持著不錯熱度,呈現出明顯的兩極分化,部分新房樓盤持續火爆、一房難求,萬人搖號“盛況”頻頻出現。
尤其是在今年7月13日,成都凱德卓錦萬黛樓盤取得預售證,此次推出774套房源;7月14日~15日,凱德卓錦萬黛登記報名搖號,報名搖號人數超過58000人。
“面包被瘋搶”可能有兩個原因,其一是物以稀為貴,其二則或許是可預見的面粉價格不斷上漲。
7月2日,成都新都區和高新區有兩宗地塊公開拍賣,競拍持續火爆激烈。最終,二號宗地由渝太地產以成交樓面價20700元每平米競得二號宗地,溢價率達到39.86%,成交總價則為11.56億元。此次,土拍刷新了成都土地最高成交單價,也讓成都住宅土拍樓面價首次突破了每平米兩萬元的大關。
實際上,近年來成都市一直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相關部門也在不斷努力,多次查漏補缺、完善抑制炒房的政策。近日,成都市再次出手對搖號購房規則進行細化完善,核心即為熱點樓盤優先向無房居民家庭銷售。
11月24日,成都市重申“始終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該市住建局、司法局聯合出臺了《關于完善商品住房公證搖號排序選房有關規定的補充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核心內容具體為:一、實行購房資格預審,“一戶一碼、憑碼報名”;二、登記購房人數在當期準售房源數3倍及以上的,全部房源僅向已報名登記的無房居民家庭及棚改貨幣化安置住戶銷售,3倍以下樓盤按照之前政策執行。
需要指出的是,成都市為了防止土地價格遭到爆炒,還于近日首次采用了“限地價+限房價+競配建并無償移交”方式拍賣土地。10月30日,成都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發布公告,位于成華區二仙橋一塊宗地和新都區石板灘的一塊宗地。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兩宗土地將采用“配建并無償移交統籌住房固定套數+限定商品住房清水最高銷售均價+設置土地最高限價+續競配建并無償移交統籌住房套數”的方式進行。
據該拍賣文件顯示,拍賣以增價方式自由競價,CH20(251):2020-050號宗地采取“配建并無償移交統籌住房固定套數+限定商品住房清水最高銷售均價+設置土地最高限價+續競配建并無償移交統籌住房套數”方式進行拍賣,可售商品住房清水最高銷售均價為21000元/平方米;XD2020-11(252)號宗地采取“限定商品住房清水最高銷售均價+設置土地最高限價+競配建并無償移交統籌住房面積比例”方式進行拍賣,可售商品住房設定清水最高銷售均價13000元/平方米。
深圳:堅決打擊市場投機炒作
“搶房”到處有,并不是只有成都一地,網紅盤遭遇哄搶的情況還出現在深圳。
最近幾天,深圳華潤城潤璽樓盤成為了社會輿論熱點,這些數據可以反映出該樓盤的火爆程度。此前,據證券時報·e公司消息,1171套房,均價13.2萬/㎡,9690批客戶,凍資339億,除了89人臨時棄選,第1171套房,被第1254號購房者拿下,90%以上都選購,100%銷售率,收金196億。
近日,多家媒體也報道了華潤城潤璽等熱點樓盤出現“萬人搶房”、“眾籌打新”等情況。
11月30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局長、黨組書記張學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回應稱,政府主管部門高度重視,對媒體反映的代持炒房等情況,正在調查處理中,一旦發現存在違規行為,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同時,針對當前一二手房價格倒掛以及媒體反映的代持炒房等情況,政府部門正在研究綜合調控政策,堅決打擊市場投機炒作行為。
張學凡表示,深圳堅決貫徹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決落實中央房地產調控政策,嚴格執行7月15日出臺的“新深八條”規定。深圳將進一步加大住房供應與保障力度,加快構建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供應和保障體系,努力讓市場進一步回歸理性,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不僅如此,央行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中也提出,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輔導讀本》發表文章《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指出,收益永遠和風險成正比。古今中外,總有人盼望能以更低風險獲取更高收益,但規律不可能打破。
郭樹清強調,堅決抑制房地產泡沫。房地產與金融業深度關聯。目前,我國房地產相關貸款占銀行業貸款的39%,還有大量債券、股本、信托等資金進入房地產行業。可以說,房地產是現階段我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根據“房住不炒”和“一城一策”精神,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嚴防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