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芯片短缺有什么影響?部分車企2021年一季度生產或受限(2)
“高門檻”的汽車芯片并非直接就能裝車使用,而是先對接層層零部件供應商,再提供給整車企業。目前短缺的汽車芯片最主要的是功能芯片MCU(微控制單元),導致ESP(電子穩定程序系統)、ECU(電子控制單元)兩大模塊無法生產。
在國內市場尤其是合資車企中,博世與大陸為主要的一級供應商。來自大陸的信息顯示,其ESP目前庫存為1萬套左右,距離市場需求有較大差距。博世中國相關負責人向中新經緯客戶端回應,目前行業里確實存在芯片短缺的問題,博世也在和供應商及客戶保持密切溝通積極保供。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公布的數據,2019年全球車載MCU安裝量超25億。在國內汽車芯片市場中,主要由國外廠商主導,中國汽車芯片自給率不足10%。原誠寅表示,根據他們了解到的最新情況,整體自給率現在不到5%。
“MCU的缺口是一定要解決的。因為這是真正的整車大腦,關系到高性能智能汽車的研發制造。”原誠寅強調。
此前據媒體報道,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兼行業發展部部長李邵華表示,由于芯片供應短缺,部分企業的生產可能在明年第一季度受到較大影響。不過,就明年全年而言,芯片短缺的影響將不會太大,目前尚難以做出定量估計。他還提醒,由于產業鏈各環節企業都在加長備貨周期,加之短期內芯片產能依然不足,芯片價格出現上漲或將不可避免。
但是,李邵華也強調,中國汽車產業的各個環節應該理性看待芯片供需失衡這一矛盾,市場層面的影響因素會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步得到緩解。當前,汽車生產企業已在積極采取應對措施,合理安排生產節奏,調整備貨周期,增加供應商選擇,優化供應鏈布局,中國汽車產業走過了疫情影響最嚴重的階段,相信有足夠的韌性面對后疫情時代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