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GDP總量首次突破100萬億元意味著什么?相關解讀(3)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回落 工業生產者價格下降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5%,低于上年2.9%的漲幅,也低于3.5%左右的全年預期目標。其中,城市上漲2.3%,農村上漲3.0%。分類別看,食品煙酒價格上漲8.3%,衣著下降0.2%,居住下降0.4%,生活用品及服務持平,交通和通信下降3.5%,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1.3%,醫療保健上漲1.8%,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4.3%。在食品煙酒價格中,糧食價格上漲1.2%,鮮菜價格上漲7.1%,豬肉價格上漲49.7%。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上漲0.8%。1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2%,環比上漲0.7%。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上年下降1.8%,12月份同比下降0.4%,環比上漲1.1%。全年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比上年下降2.3%,12月份同比持平,環比上漲1.5%。
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城鎮調查失業率回落至上年水平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186萬人,明顯高于900萬人以上的預期目標,完成全年目標的131.8%。1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與上年同期持平;其中25-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為4.7%,與上年同期持平。2020年年均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6%,低于6%左右的預期目標。12月份,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2020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24%,低于5.5%左右的預期目標。全年農民工總量28560萬人,比上年減少517萬人,下降1.8%。其中,本地農民工11601萬人,下降0.4%;外出農民工16959萬人,下降2.7%。農民工月均收入水平4072元,比上年增長2.8%。
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繼續縮小
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名義增長4.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1%,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比上年名義增長3.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比上年名義增長6.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3.8%。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值為2.56,比上年縮小0.08。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7540元,比上年名義增長3.8%。按全國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組,低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7869元,中間偏下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16443元,中間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26249元,中間偏上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41172元,高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80294元。
全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210元,比上年名義下降1.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4.0%。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7007元,名義下降3.8%;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3713元,名義增長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