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越來越濃 食品飲料迎消費旺季
編者按:距離春節不到三周的時間,年味已經悄然而至。作為節假日期間熱點板塊的食品飲料有哪些投資機會呢?《投資快報》記者帶您往下看。
過了臘八就是年,隨著人們置辦年貨、籌備新春,“年味兒”變得越來越濃。
今年由于疫情影響,商務部出臺新政策,鼓勵消費者網上置辦年貨,不少省份從1月20日起都將舉辦網上年貨節,而眾多電商也以一眾好物參與其中。
食品飲料迎來消費旺季
作為節假日期間熱點板塊的食品飲料有哪些投資機會呢?機構普遍認為,臨近春節消費旺季,食品飲料行值得繼續重點關注。
東北證券(行情000686,診股)指出,食品飲料行業格局邊際改善,短期調整迎來配置機遇。白酒方面,大部分酒企十四五規劃先后披露,龍頭酒企對未來規劃穩中求進,對行業發展持積極態度,我們認為行業中長期格局向好,消費升級趨勢延續,龍頭酒企強者恒強。十四五期間貴州茅臺(行情600519,診股)將圍繞“力爭將茅臺打造成省內首家世界500強企業”戰略目標;五糧液(行情000858,診股)將把“十四五”當做布局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窗口期和戰略機遇期;國窖1573十四五目標銷售300億元等等。調味品方面,重點關注涪陵榨菜(行情002507,診股),2019年費用率是公司近年來峰值,基數較大,疊加間接提價提升盈利能力,2020年四季度業績有較大彈性。大眾品方面,建議關注近期股價回調且需求逐季度復蘇的大眾品龍頭,伊利未來增長確定性強,明年估值具備高性價比。
招商證券(行情600999,診股)分析稱,2021年為“十四五”開局之年,酒企積極性較強,開門紅可期。以歷史情況來看,酒企通常在五年規劃前期積極性更高,會加快目標進度,盡量提前完成規劃任務。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乳制品等健康營養產品需求不斷增加,進而也促進了行業產量和產品結構的提升。調味品習慣消費屬性較強,用戶對產品、品牌都建立了很強的粘性。而且調味品生產需要經過發酵工藝,產品差異化帶來強定價權,尤其是品牌企業溢價更高。
白酒:短期下跌不等于長期低迷
白酒指數自1月6日最高點104860.34點到昨日累計跌幅超過15%,股王茅臺雖然沒有跌多少,但二三四線紛紛調整,資金情緒旗手酒鬼酒(行情000799,診股)甚至一度連續兩跌停,洋河、老白干、古井貢酒(行情000596,診股)回撤超20%。不過,昨日白酒板塊又重拾上漲,整個板塊漲幅3.62%。其中,金徽酒(行情603919,診股)、青青稞酒(行情002646,診股)封漲,五糧液、瀘州老窖(行情000568,診股)漲超4%,貴州茅臺上漲1.44%,報收于2070.00元/股。
未來白酒板塊是否還有投資可能?實際上,根據業內人士評價,白酒依然是一個較有發展前景的板塊。
一方面,回望2020年白酒板塊的火爆,雖或有泡沫存在,卻依然有著合理的底層邏輯。根據興華基金消費品研究員崔濤介紹,從行業基本面來看,白酒行業經歷了2012-2015年的自然出清,這使份額在各價格帶都已逐漸向頭部酒廠集中;同時,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消費者對品牌和品質的強調使得品牌酒廠定價權進一步鞏固;第三,經歷多次危機,核心白酒企業通過完善內部及渠道的體制機制不斷提升內部管理能力及市場掌控力,對動銷變化更加敏感,疊加庫存不斷升值的天然行業優勢,品牌力強的龍頭公司業績確定性不斷提升。種種原因都使聚集著行業內優質企業的白酒板塊成為了資金扎堆的熱門地帶。
另一方面,板塊短期的下跌不等于長期的低迷。“在經濟恢復的過程中,白酒的需求量相對會系統性的增加,疫情對白酒消費場景的打斷是暫時的,短期調整反而是一個機會。”對白酒板塊近日的下跌,鵬華基金權益投資二部基金經理孟昊表示,“對白酒的研究,其實還是要偏中長期一些。如果我們把白酒當成聚餐飲用,理論上來講,2020年整個白酒需求應該非常非常差,但經過2020年,我們更應該相信白酒的自發消費需求比例在逐步提高,一旦消費者自飲消費的習慣養成后,就會持續下去,它的穩定性其實是在提高的。”
乳制品:受益新一輪提價
2021年伊始,乳企漲價之聲不絕于耳:伊利提價3%-5%,蒙牛漲幅4%-5%。
1月19日,針對新一輪乳制品漲價風波,三元乳業表示,“公司產品的價格會緊盯市場競爭情況適時做出相應的調整”。光明乳業(行情600597,診股)則表示暫無調價計劃。而伊利、蒙牛白奶(“白奶”指以利樂包裝為主的純牛奶)產品已經漲價,奶粉提價也已悄然展開。
政策層面,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近日發布《乳制品質量安全提升行動方案》,方案從三方面部署13條重點任務深入推進奶業振興工作,提升乳制品質量安全水平,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將進入政策的“深入推進階段”。
國泰君安(行情601211,診股)預計這將提高市場準入,利好奶源自控比例高、生鮮乳使用比率高、品質指標引領者。同時,有利于上游牧業的集中度提升,特別是龍頭乳企的自控牧場。“鼓勵使用生鮮乳”或增加原奶供需缺口,推升奶價(或奶價預期)上漲。
在業內人士看來,白奶和奶粉雖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價,但漲價原因卻大相徑庭。白奶多受原料奶價格波動影響,奶粉提價則是企業逐利的結果。無論漲價緣由為何,都是乳制品行業加速洗牌的過程,未來一些產業鏈不完善、品牌效能低的中小企業會逐漸被淘汰。
對于奶價上漲的影響,國泰君安進一步指出,目前上游牧業龍頭正處于集中度提升的收獲期,直接受益于奶價上漲的同時,預計還將通過降本增效、產量提升、外延式拓展等路徑增厚利潤,利潤率將顯著改善;下游乳制品龍頭則處于暫時的戰略分化期,奶價上漲促進了常溫液態奶競爭格局的改善,預計乳制品龍頭經營利潤率水平將穩步提升。
調味品:再次揚帆起航
除了白酒、乳制品外,食品飲料領域哪些細分領域值得布局?業內人士給出答案:調味品。
機構認為,調味品板塊此前結束調整的一大因素在于:2020年12月初,市場有調研紀要稱,由于調味品上游漲價幅度較大,調味品可能存在提價預期,而提價則是調味品板塊盈利增長的核心邏輯之一。在此預期的驅動下,調味品板塊則再次揚帆起航。
調整后板塊內標的走勢出現分化,質地最好的標的最為強勢。在上漲期,申萬調味發酵品行業指數曾超越調整前高點創歷史新高,但核心標的中僅有海天味業(行情603288,診股)在上漲期創出歷史新高;同時,截至1月18日,千禾味業(行情603027,診股)和恒順醋業(行情600305,診股)距離前高均尚有約6%的上漲空間,而中炬高新(行情600872,診股)明顯落后于其他核心標的,距離前高還有約22%的上漲空間。海天味業是調味品板塊中業績確定性最強、整體基本面質地最優的個股,在調整后的上漲中表現最佳。
在調味品板塊里面,A股糧油加工的上市公司僅有四家,按市值高低分別為金龍魚(行情300999,診股)(7861.9億元)、金健米業(行情600127,診股)(70.94億元)、京糧控股(行情000505,診股)(63.76億元)和道道全(行情002852,診股)(52.86億元)。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初,我國共有33.4萬家食用油相關企業,廣東省以6.44萬家位居第一,山東、福建分列二三名。近年來,相關企業年注冊量直線攀升,2020年新注冊量達到7.8萬家,同比增長39%。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隨著整個新生代的這個消費思維跟消費行為發生了變化,中國的快消品行業進入了一個精準細分的階段,所以允許有更多的這個企業參與進來的,為小而美企業提供了更多發展的空間。
休閑食品:緊跟消費升級趨勢
食品飲料板塊歷來是牛股集中營。放眼全球市場來看,從投資的長期角度計算,只有食品飲料股的長期收益才能與科技龍頭公司相媲美,并且最重要的一點是食品飲料板塊的投資風險遠遠小于科技板塊,其穩定性好(業績變臉概率小、企業倒閉風險小),長期投資回報率高等優點,被大部分價值投資者擁護。
普通的投資者通過生活中的實際體驗與觀察,就可以基本了解一家食品類上市公司產品的好壞,比如親自購買某款牛奶與其他牛奶口味的對比,看看超市貨架上的占有率等,在結合該公司歷年的財報,就可以基本總結出該公司是否值得投資。這樣接地氣的方式絲毫不比專業行業研究員差。
春節臨近,正值消費品板塊的上漲風口時間,休閑食品行業將迎來每年中采購量最大的時刻。休閑食品板塊緊跟消費升級趨勢,國金證券(行情600109,診股)建議關注鹵制品、烘焙和堅果等高增長賽道。鹵制品仍處于門店驅動階段,頭部品牌市占率提升是當下的主趨勢,頭部品牌均具備較好的拓店能力,且疫情后線下門店營收恢復在即。烘焙市場,短保產品打開成長空間,短保行業核心壁壘在于供應鏈的效率,建議關注短保龍頭桃李面包(行情603866,診股)。堅果產品在我國的消費習慣逐步建立,但行業整體同質化嚴重,建議關注具備差異化定位能力的洽洽食品(行情002557,診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