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迎春節檔,影視股怎么看?
2020年對于影視行業來說絕對是跌到了谷底,從年初至7月20日復工,影院業步入了半年多的冰封期,全國近7萬塊銀幕陷入沉寂。與此同時,影視行業又陷倒閉潮,頭部公司尚且風雨飄搖,中小企業更是哀鴻遍野。
春節檔電影對于影視行業可謂是一年當中的重頭戲,2017-2019年春節檔的票房占比分別為6.03%、10.24%和9.08%,從以往的數據來看,春節期間的票房收入幾乎占到了全年總票房的十分之一。2020 年春節期間所有春節檔影片宣布延期或撤檔,使得有預測70至80億元的春節檔票房幾乎顆粒無收。
年關將至,很多影視公司對于2021年春節期間的票房寄予厚望。 那么具體到影視公司,春節前是否會迎來投資機會呢?
2020年影視業一片哀嚎
2020年,全球疫情愈演愈烈,而國內整體管控見效,經濟和市場穩健恢復,在此背景之下,中國電影(行情600977,診股)市場的運行情況也好于國外,以29.83億美元的全年成績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大票倉。
從產出方面來看,2019年,中國電影產量1037部,而2020年就只有650部,基本是斷崖式下跌,這和上半年疫情造成的停工停產高度相關。
從影視公司的角度來看,在2016-2020年的這五年中,TOP3的萬達院線、大地影院、橫店影視(行情603103,診股)位置未變,也說明頭部格局相對穩定,TOP3影投占總票房比例從2018年的22.7%提升至2020年的23%。
我們注意到,在27家影視動漫上市公司中,共有21家公司在2020年業績預告中虧損,占比達到77.7%。其中,萬達電影(行情002739,診股)2020業績預告虧損規模最高,全年虧損超過61.5億元,還有17家公司的虧損規模在億元以上。
在其余6家盈利的影視上市公司中,光線傳媒(行情300251,診股)凈利潤雖然超過2.3億元,但同比下滑。也就是說,在27家影視動漫上市公司中,真正今年實現正利潤增長的只有5家,占比僅為18.5%。
在自身造血能力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外界資本的介入就成為救命稻草。華誼兄弟(行情300027,診股)、華策影視(行情300133,診股)、萬達電影、唐德影視(行情300426,診股)等多家上市影視公司通過定增的方式來“補血”。例如,在2020年11月,萬達電影就通過定增成功募集資金29.29億元,這也是A股影視行業最高量級的一筆定增。而國企、國資紛紛入股華誼兄弟、唐德影視、北京文化(行情000802,診股)等影視上市公司,既起到了資金、資源的扶持作用,同時也提振行業整體信心。
消費者對優質內容、電影的需求始終是增長的,早前因疫情積壓的需求隨著優質產品密集上市而釋放。今年的春節檔應該是影視公司翹首以盼的時刻,截止到目前,2021年春節期間共有8部影片定檔,其中7部影片定檔大年初一,1部影片定檔大年初三,涉及喜劇、奇幻、動畫等多種題材。
貓眼數據顯示,《唐人街探案3》的貓眼想看指數已經超過422.8萬,物料播放累計超1.27億次,遠高于同期競片,相關公司包括萬達影視、中國電影等。另一方面,《你好,李煥英》《熊出沒.狂野大陸》《侍神令》等影片貓眼想看指數均在30萬人次以上,相關公司包括北京文化、橫店影視、華誼兄弟等。
不過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疫情在這個冬天依然是不確定因素,如果后期形勢再次趨緊,那么院線依然會受到直接的沖擊。
內容為王效應持續
在經歷了內容泛濫的時代之后,目前中國電影的觀影需求主要取決于影片質量,廣電總局通過控制備案號的方式嚴格控制上映的影視的數量和質量,“品質上行,數量下行”已經成為大的趨勢,內容為王效應繼續延續。未來能夠輸出高質量影片的制作公司將會脫穎而出,特別是能夠反應中國傳統文化的影片將會受到追逐。
針對這一點,光線傳媒以及去年剛剛IPO過會的博納影業值得仔細研究。
光線傳媒成立于1998年,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民營傳媒娛樂集團。2012年,公司推出的《泰囧》成為首部票房破10億的華語電影。值得注意的是,動畫影視及動漫題材的真人影視等是公司在橫向領域內優勢最明顯的業務板塊,也是最具發展潛力的業務板塊之一。
2019年,公司動漫業務取得重大突破,推出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超過50億元,突破我國動畫電影票房的天花板,2020 年《姜子牙》登陸國慶檔,票房位列國產動畫電影票房榜第二。
我們注意到,低負債和低商譽是光線傳媒相較于同行的寶貴優勢。截止至2020年三季報,光線傳媒資產負債率為 12.45%,遠低于同行業可比中國電影(27.05%)、華策影視(34.28%)、北京文化為(52.81%)和華誼兄弟(57.29%)。
與此同時,公司的商譽僅有1536萬元,同樣遠遠低于以上可比公司,華誼兄弟目前的商譽依然高達5.96億元,北京文化大幅減值之后還有1.12億元。
博納影業經過多年累積,對主旋律題材電影的成功商業化運作已成為公司的一大特色并為行業樹立了新標桿。從歷史片單作品中可以看出博納影業的內容輸出有兩個特點。第一,公司的作品偏精品主旋律;第二,博納影業的內容作品呈現系列化(1-2 年周期)、矩陣化(山海河、中國驕傲、獻禮等維度)。
在具體的作品上,2018-2019 年公司推出的《紅海行動》與 2019 年的《中國機長》分別取得總票房 36.5 億元、29.12 億元;《緊急救援》從 2021 年春節檔提檔至 2020年12 月18日,該作品也是繼《湄公河行動》和《紅海行動》金牌班底的又一續作。
關于底部反彈機會
隨著陰陽合同、天價片酬、明星資本化等問題引發全民高度關注,行業監管日趨嚴格,影視行業步入轉型調整期。在資本市場上,影視標的的風險逐步暴露,收購標的未能完成業績承諾、藝人藝德問題導致項目停滯、收視率和點擊量造假等一系列風險事件對影視板塊估值造成了失血性的打擊。
風物長宜放眼量,近兩年影視行業遭遇重挫恰好是行業轉入良性發展的重要窗口期,從資本退潮后回歸到內容的生產,這對于國內影視業的長期發展是有益的。盡管2021年的春節檔情況充滿不確定性,但從長期來看,如果疫情的問題逐步得到解決,那么經歷了長時間回調與整改的影視業有望迎來底部企穩。
華安證券(行情600909,診股)在最新的研報稱,當前大城市的病例仍控制在較小的范圍內,今年的防控政策相較于去年更顯彈性,充分考慮了人民群眾的娛樂需求。本次文件明確規定“低風險的地區影劇院等演出和娛樂場所接納人數不能超過核定人數的75%”,消除了市場對于供給端的擔憂,疊加“就地過年”成為主流國內方式,看好春節檔接棒元旦檔,再次釋放觀影需求。
其堅定此前對于2021年電影板塊復蘇的判斷,疫情對于線下娛樂的影響正在邊際放緩,帶來影院復蘇,而影院產能清退有望帶來龍頭院線票房、市占率雙增長。
天風證券(行情601162,診股)也認為,考慮春節檔定檔影片陣容,以及為防控新冠疫情多地對于就地過年的倡議,如2021年春節檔能夠順利推進,檔期票房有望創新高,頭部影片單片存在票房超預期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