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0m8ki"><acronym id="0m8ki"></acronym></strike>
    <button id="0m8ki"><tbody id="0m8ki"></tbody></button>
  • 信陽毛尖成龍茅臺酒事件始末:取消更名后又稱是賣酒公司

      23日晚間,信陽毛尖發公告稱,關于公司間接全資附屬公司牡丹江龍晉酒業收購北京耀萊龍微酒業的100%股權一事,目標公司持有的成龍商標于2012年開始使用,當時商標注冊者為北京耀萊金榜酒業(耀萊金榜),與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成龍茅臺酒”系列酒產品。該產品持續生產至2016年,之后耀萊金榜一直以銷售“成龍茅臺酒”的余下存貨為主,截至本公告日期,該酒類產品已全部售罄。2020年2月耀萊金榜將全部已注冊商標(包括成龍商標)轉讓給目標公司。

      相關報道:

      2月23日消息,信陽毛尖晚間在港交所發布公告,公告內容顯示,公司自2020年下半年起已從事酒類貿易業務,分別錄得約港幣6900萬元營業額及400萬元溢利,同時亦考慮茅臺為國內馳名商標,為免引起誤會或引起潛在法律訴訟,已補充公告說明公司采用中文第二名稱“中國國龍酒業集團有限公司”。

      日前,信陽毛尖分別于2月16日和2月22日兩次發布更名公告,先后將公司名稱改為“國龍茅臺”和“國龍酒業”。據悉,這已是信陽毛尖第六次更名。

      根據資料,信陽毛尖前身為中國天頂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目前擁有包括熱電、建筑服務以及與煤有關的化學品生產等多元化業務。2月初,該公司宣布擬斥資8000萬港元收購北京耀萊龍微酒業有限公司100%的股權。根據公告,耀萊龍微主要從事酒類產品的提供、采購、銷售及設計業務,并擁有一系列商標,包括成龍商標。

      央視財經熱評:改名不是公司治理的“靈丹妙藥”

      來源:央視財經

      【#信陽毛尖取消更名為國龍茅臺#!#央視財經熱評#:改名不是公司治理的“靈丹妙藥”】信陽毛尖2月22日晚間發布公告稱,經再三考慮,為免引起市場信息混亂及誤會,決定再將公司更名如下:將公司英文名稱由“XinyangMaojianGroupLimited”更改為“ChinaDragonWinesGroupLimited”,并采納“中國國龍酒業集團有限公司”為公司的中文第二名稱。

      據悉,2月16日,港股上市公司信陽毛尖發布公告,董事會建議把“信陽毛尖集團有限公司”的中文名稱改為“中國國龍茅臺集團有限公司”。消息一出股價連續上漲,漲幅超過40%,并迎來了一撥市場炒作。

      算上這回,20年來已經改名五次。信陽毛尖為啥頻繁改名?最近的一次改名是2018年,更名為“信陽毛尖集團有限公司”,這個頂著中國名茶旗號的上市公司,茶葉并非公司主營業務。改名后非但沒有實現盈利增長,業績反而不斷下滑。公司股價多年來在0.5港元以下徘徊,淪為港股市場上的“仙股”。此前,貴州茅臺股價連創新高。如今這家公司花8000萬港元買下一家白酒銷售公司,之前借此改名貼上“茅臺”二字,其“良苦用意”路人也都看得明明白白。

      然而,改個好名稱,未必能給上市公司帶來好名聲,更不能保證好的公司業績和收益。高科技概念火爆的1999年,深錦興更名為億安科技;云計算熱絡的2014年,湘鄂情改名中科云網;互聯網金融P2P站上風口的2015年,多倫股份改名匹凸匹。跟風蹭熱度式的改名也許帶來短暫股價拉升,但喧囂之后公司業務大多沒有實質改變,經營業績一地雞毛,最終被投資者拋棄。

      上市公司改名成本很低,還能瞬間傍上熱點,拉抬股價,很容易成為一些投機取巧耍“小聰明”的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良方”。改名終究不是改善和提高現代公司治理的關鍵,扎實做好做優公司主業,讓良好的品牌形象扎根在投資者心中,才是上市公司治理的正道。

    鄭重聲明:用戶在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與股民學堂立場無關,所發表內容來源為用戶整理發布,本站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沂水县| 白山市| 呈贡县| 安国市| 英德市| 泽库县| 德庆县| 栾川县| 越西县| 丘北县| 福海县| 广汉市| 陆河县| 天全县| 富阳市| 岱山县| 双柏县| 呼和浩特市| 方正县| 揭西县| 永新县| 定安县| 绥化市| 政和县| 平乐县| 丰宁| 永川市| 宣城市| 门头沟区| 平远县| 应用必备| 乃东县| 丹阳市| 泰宁县| 德化县| 衡山县| 赤壁市| 冷水江市| 伽师县| 金川县| 资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