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Q1銷量超市場預期 龍頭業績超高增長
2021年1月國內銷量略好于市場預期,2月回落,3月恢復,Q1銷量或超市場預期。根據中汽協數據,1月新能源汽車銷17.9萬輛,同比大增238.5%,環比下降27.8%,達到預期上限,數據亮眼。其中新能源乘用車16.8萬輛,同比增290.6%,環比降20.5%,呈現高低兩端強勢增長態勢,A00級超預期,爆款車型熱度持續,其中宏光MINI銷3.7萬輛,環比+15%,市占率26%+,貢獻主要增量,熱銷車型中比亞迪(行情002594,診股)漢銷1.2萬輛,環比微增,蔚來0.7萬(同環比+352%/3%),理想0.5萬(同環比+356%/-12%),小鵬0.6萬(同環比+470%/6%),特斯拉銷1.5萬輛,同環比591%/-35%。2月銷量11萬輛,Q1銷量上修至45-50萬輛,同比大增250%-300%。
年末沖量后,2021年1月歐洲銷量增速放緩,基本符合我們預期,預計3月增速恢復。歐洲主流10國2021年1月電動車注冊量達9.5萬輛,同比+58%,環比下滑57%,其中法國受補貼退坡影響環比下滑幅度較大,德國、英國表現亮眼,整體符合預期。我們認為1月銷量增速放緩與12月底強裝透支需求相關,2021年2月銷量環比微增,我們預計2021年3月歐洲銷量增速將大幅提高,全年我們仍維持200萬輛銷量預期,同比增54%。
上游價格上漲,高景氣度下成本壓力或部分向終端傳導。2020年Q4以來,上游鈷、鋰、鎳、銅、六氟磷酸鋰等價格持續上漲,3月月初金屬鈷報價40萬/噸,碳酸鋰8萬/噸,鎳14.5萬/噸,六氟20萬/噸,其他中游材料價格堅挺,我們測算若價格完全傳導,則電池原材料成本將上漲15%以上,電池廠通過產能利用率提升、規模化、合格率提升以及CTP技術應用,我們預計可消化一部分,其余需向終端傳導。目前兩輪車、儲能、消費類電池已漲價,而動力類電池價格價格談判已開啟,或將于3月下旬正式提價,漲價幅度預計3%-5%。
電動車產業鏈迎來最強景氣度,春節淡季不淡,供需格局改善。2021年1月延續12月滿產景氣度,2月春節僅小幅減產,3月生產完全恢復,較1月仍有小幅增長,整體Q1出貨量環比我們預計持平或略微增長,大超預期。2021年龍頭目標出貨量增長80%以上,龍頭供不應求,價格堅挺。國內市場21年tob端需求恢復,ModelY起量,全年銷量將達到240-250萬輛以上,同比80%。
投資建議:2021年Q1銷量排產將超市場預期,鋰、六氟等加速漲價,行業供應偏緊,景氣度高企,繼續強烈推薦三條主線:一是特斯拉及歐洲電動車供應商(寧德時代(行情300750,診股)、億緯鋰能(行情300014,診股)、天賜材料(行情002709,診股)、恩捷股份(行情002812,診股)、容百科技(行情688005,診股)、新宙邦(行情300037,診股)、璞泰來(行情603659,診股)、科達利(行情002850,診股)、當升科技(行情300073,診股)、三花智控(行情002050,診股)、宏發股份(行情600885,診股)、匯川技術(行情300124,診股)、欣旺達(行情300207,診股));二是供需格局扭轉/改善而具備價格彈性(天賜材料、華友鈷業(行情603799,診股)、容百科技、當升科技,關注贛鋒鋰業(行情002460,診股)、天齊鋰業(行情002466,診股)、多氟多(行情002407,診股)、天際股份(行情002759,診股));三是國內需求恢復、量利雙升的國內產業鏈龍頭(比亞迪、諾德股份(行情600110,診股)、星源材質(行情300568,診股),關注德方納米(行情300769,診股)、嘉元科技(行情688388,診股)、天奈科技(行情688116,診股)、國軒高科(行情002074,診股)、孚能科技(行情688567,診股)、中科電氣(行情300035,診股))。
風險提示:價格競爭超市場預期,原材料價格不穩定,影響利潤空間,投資增速下滑及疫情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