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銀行業服務報告》全文:主要內容一一解讀(2)
存款負債業務結構分化明顯,非存款負債業務發展放緩
2019年,宏觀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健的貨幣政策效果顯現,銀行業存款業務結構分化明顯。住戶存款加快增長,金融機構本外幣住戶存款同比增長13.37%,較去年提高2.26個百分點。對公存款有所分化,金融機構本外幣對公存款同比增長5.24%,增速比去年下降0.49%,其中企業存款增速企穩回升,政府存款和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速下降。活期存款占比下降,存款成本繼續上升。非存款負債業務發展放緩,進入結構調整期,同業和其他金融機構存放款項、拆入資金規模小幅增長,同業存單市場發行規模轉為負增長,二級資本債發行快速增長,商業銀行永續債起步發展。
2020年以來,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國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逆周期調節力度加大,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寬松的資金環境有助于支撐銀行業存款穩步增長。上半年人民幣存款增加14.55萬億,同比多增4.5萬億,預計全年增速有望繼續回升。銀行存款利率小幅下降,市場化定價的貨幣市場基金等類存款產品利率也有所下行。但考慮到疫情短期對國內經濟增長造成沖擊,企業經營受到影響,銀行業負債業務依然面臨宏觀經濟金融形勢復雜多變、資金來源競爭加劇等多方面挑戰。受MPA考核、流動性相關監管指標的約束,非存款負債整體將呈現平穩發展態勢。從成本上來看,受定向降準等因素推動,市場流動性改善,非存款負債成本壓力有望進一步緩解。
傳統中間業務仍占主導地位,非傳統中間業務發展空間廣闊
2019年,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保持穩定,主要銀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增速為9.58%,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13.16%,傳統中間業務的主導地位依然穩固。主要銀行中間業務分項占比和結構保持差異性,優勢業務在各行之間繼續分化。總體而言,銀行卡類業務在傳統中間業務中依然處于絕對領先水平,支付結算類業務收入增長勢頭良好,代理委托類業務收入有所反彈,擔保承諾類業務收入增速平緩。商業銀行非傳統中間業務發展總體穩定,業務收入穩中微降,不同類型銀行業務發展分化明顯。2019年,主要銀行共實現非傳統中間業務收入2683億,較2018年減少84億,同比下降3%。
2020年以來,在全球疫情加速蔓延、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加大傳統中間業務投入成為銀行業金融機構轉型發展的重要方向。受疫情影響,雖然國際貿易支付結算類業務可能會有所放緩,但國內網上支付、二維碼支付、手機支付等新興支付發展潛力巨大。在這些重要驅動因素下,2020年商業銀行傳統中間業務總體將保持平穩增長,業務規模預計會有所上升。但也應看到,在減費讓利成為商業銀行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后,銀行服務收費來源有所減少,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加劇。隨著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溫,核心技術爭奪日趨白熱化,國內大力推動創新,重視技術研發和人力資本投入的背景下,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也將共同打造服務創新創業企業的金融新生態,為優質的創新企業提供覆蓋其生命周期的全方位綜合金融服務,以投行類業務為主的非傳統中間業務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此外,由于理財、托管、投行業務的輕資產、輕資本特性,更加契合銀行未來轉型發展方向,各銀行將會更加關注理財、托管、投行等非傳統中間業務,預計未來非傳統中間業務將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信用風險管控壓力增大,市場與流動性風險總體穩定
2019年,全球經濟處于下行周期,銀行業風險管理壓力增大,但整體風險可控。從信用風險來看,年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24135億元,較上季末增加463億元,不良貸款率1.86%,較年初增加0.03個百分點,與上季末持平。銀行業不良貸款小幅上升,信用風險整體處于可控水平。從市場和流動性風險角度看,雖然我國利率中樞下降,貨幣市場利率波動性有所增加,但2019年末流動性比例為58.46%,較上季末上升1.44個百分點,因此商業銀行流動性水平整體穩定。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彈性進一步增強,但市場風險整體可控。
2020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內外部經營環境更加復雜多變,銀行業不良資產逐漸增長。截至6月末,不良貸款余額3.6萬億元,比年初增加4004億,不良貸款率2.10%,比年初上升0.08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78.1%,比年初下降4個百分點。今年年初以來賬面不良貸款余額雖然增加不明顯,但由于經濟下行在金融領域反映有一定時滯,加之宏觀政策短期對沖效應等,違約風險暫時被延緩暴露,預計在今后一段時期不良貸款仍存在上升壓力。銀行業金融機構將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提早謀劃應對不良資產上升的壓力,按照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嚴格資產質量分類,做實利潤、提足撥備、補充資本,增強風險抵御能力。尤其是將重點管控影子銀行死灰復燃、房地產貸款亂象回潮和盲目擴張粗放經營卷土重來等重點領域風險。疫情持續在全球蔓延,世界經濟步入衰退,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預計穩健的貨幣政策將更加靈活適度,把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放到突出位置,綜合運用多種工具有效應對疫情沖擊,流動性將總體保持合理充裕。雖然利率市場化改革持續推進和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彈性增大對商業銀行市場風險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市場風險總體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