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股份財務事件原委:券商回應《牧原會有驚雷嗎?》質疑(2)
但根據此前牧原股份與機構投資者的交流,成立牧原建筑能夠發揮其采購優勢,降低建設投入成本,并有效規范建筑商的品控及納稅行為,最有效的協助上市公司進行產能擴張。
對于牧原建筑高營收低利潤的現象,長江證券認為,主要是由于其主要商業模式是工程分包,因此盈利能力低。對于其凈資產規模較大,長江證券則猜測,可能是由于公司開始設立工廠投建項目。
此外,網友還質疑了牧原股份“存貸雙高”的問題。公司財務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三季度,牧原股份貨幣資金224.96億,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債務+其他流動負債總計202.35億。
長江證券認為,此前2020年7月深交所已就此對公司進行了問詢,公司也已回復解釋。具體原因為,貨幣資金為財報中的時點性數據,不具備參考意義,近年來公司資產負債率已明顯下降。
最后,網友質疑了為何牧原股份的盈利能力能夠遠超同行。長江證券認為,2020年牧原股份的頭均利潤達到1601元,其他上市公司的頭均利潤則為994元。其主要原因在于,不同企業的管理體系及養豬技術不同,導致生豬存活率的不同。此外,牧原股份全部為自有母豬與仔豬,相對其他養豬企業成本更低。這些因素恰恰是牧原股份競爭優勢的體現。
一位機構投資者表示,牧原股份在養豬成本端優勢明顯。“牧原、中糧的全成本在13-14元/公斤,而其他部分養豬企業的全成本高達20元/公斤,因此牧原股份的高盈利能力是可以理解的。”
不過,也有機構投資者表示,長江證券并未解釋清楚牧原股份關聯交易的問題。“可能是相關公開信息不足,相信交易所會再發問詢函,期待公司能夠解釋清楚。”
- 上一篇:銅價為什么暴漲?2021行業前景和趨勢如何?
-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