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315晚會內容清單完整版2021年:相關公司信息匯總
央視3.15晚會重點把目光對準了互聯網隱私黑產,其中包括攝像頭抓取人臉信息,個人簡歷信息流入網絡黑市,手機垃圾清理軟件頻繁讀取手機信息,并向老年人強行推薦廣告等。央視315聚焦互聯網技術濫用
第一炮:監控攝像頭暗藏玄機,人臉信息被企業利用
被曝光企業:科勒、萬店掌、寶馬4S店、悠絡客、雅量科技、瑞為等
監控攝像頭在生活中幾乎無所不在,這些攝像頭大多是保障公共安全為目的,但有些商家安裝的攝像頭暗藏玄機。
據央視3.15晚會報道,科勒線下店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他們的攝像頭與眾不同,具有人臉數據功能,而且不少門店都裝有這個攝像頭。
一旦顧客進入科勒衛浴,人臉就會被捕捉記錄,以后再去哪家店、去了幾次,科勒衛浴都知道。對于科勒來說,就知道如何接待這個顧客,如何針對這個顧客去做報價,就都有心理準備了。
央視3.15晚會報道稱,媒體走訪了三家上海科勒衛浴門店,均看到了這種攝像頭。但在媒體進店一直到離開,都沒有得到明確提示和告知,征得同意更是無從談起。除了科勒衛浴,寶馬4S店也被點名安裝人臉識別系統。
捕捉記錄顯示,不到兩分鐘,媒體被攝像頭的人臉識別功能抓拍了三次,角度不同,但是人臉編號是相同的。不僅如此,去過的不同門店,人臉信息均被抓取,而且人臉信息編號是相同的,可見這個信息是被科勒衛浴掌握到的。
提供人臉識別服務的企業(如萬店掌、悠絡客、雅量科技、瑞為)的工作人員表示,只要進店,就能夠獲取顧客信息,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動抓取,每一個后面會生成一個ID。此外,攝像頭不僅捕捉了人臉信息,還能分析出顧客的性別、年齡,甚至此時此刻的心情。
據工作人員介紹,此外商家還可通過類似系統,手動為被抓拍的顧客添加各種信息,甚至還可以把某些特殊人員加入黑名單。
盡管法律明確規定,未經允許不得隨意獲取人臉識別信息。但央視3.15晚會顯示,在我們周圍偷偷獲取我們隱私、財產安全的人臉識別攝像頭數量驚人,甚至這些最核心的生物識別信息,已經被和我們好無關系的第三方公司掌握。
截至21點30分,科勒衛浴一名客服人員回應媒體稱,感謝關心,已知曉被央視315晚會曝光的情況,將會盡快反饋給相關部門。
央視總結:
人臉識別這樣的科技手段,本來應該是服務于美好生活的。但是在不法企業的手中,成為了盜取個人信息的工具。每個人的人臉特征、行動軌跡都是敏感的數據信息,企業可以運用大數據尋找商機,但不能在消費者沒有知情權的場景下任意搜集、肆意濫用。
第二炮:個人簡歷信息泄露,交錢就可以買到各種簡歷
被曝光企業:智聯招聘、前程無憂、獵聘網等
央視3.15晚會報道稱,在各類貼吧、論壇,出售招聘平臺簡歷的信息比比皆是。有賣家表示,只需要支付7元就可以買到一份智聯招聘最新的簡歷。賣家甚至可以根據用戶的要求,對簡歷按照地域、畢業院校等信息進行精準篩選。
央視3.15晚會揭秘稱,招聘企業通過上傳營業執照和法人信息注冊企業賬號,就可以在智聯招聘發布職位,查看求職者簡歷。
點擊簡歷,看到了求職者學歷、工作經歷等信息,但是關鍵信息卻處于隱藏狀態。點擊下載簡歷,彈出了支付頁面,原來需要支付60元才可以購買完整簡歷。支付后,無需征得同意就可以更新,所有關鍵信息全部顯示出來。
從央視3.15晚會的報道可以看出,只要交錢辦理會員,就可以不受數量限制,下載包含姓名、電話、郵件的信息。但是對于下載后的簡歷信息,卻缺乏管理和監測,任其流入網絡黑市。除了智聯招聘,前程無憂、獵聘網也被央視3.15晚會點名。
按照這樣的操作邏輯,一個通過偽造資質申請下來的企業賬戶,只要支付費用,就可以隨意下載信息詳盡的個人簡歷。通過這樣的途徑,大量的個人簡歷信息源源不斷地流入了不法分子的黑手。
截至21點30分,在央視3.15晚會曝光后,前程無憂在美股股價跌幅一度超過4%。此外,據三言財經報道,OPPO、vivo的應用商店中,已經將智聯招聘、前程無憂等App下架。
央視總結:
個人簡歷遭到了泄漏、買賣,以至于精準詐騙,這是形成了黑色產業鏈。這些網絡求職平臺在其中扮演了關鍵角色,給求職者和招聘企業帶來了很大便利。但是作為專門的個人信息收集方,求職平臺應該真正履行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嚴格保護著求職者的信息安全,不能僅僅把視用戶信息安全與隱私的保護為自己生命線當作一句口號。
第三炮:老年人手機垃圾清理軟件騙局,手機越清理越慢
被曝光企業:內存優化大師、超強清理大師、智能清理大師、手機管家PRO等
央視3.15晚會報道稱,老年人的手機里經常會自動蹦出一些安全提示,比如病毒、垃圾、內存嚴重不足等,老年人就趕快清理,但是用A軟件清理完,B軟件又在提示需要清理。與此同時,手機里開始頻繁出現一些誘人的廣告,比如紅包領錢、禁閉賺錢、走路賺錢。
測試人員的測試結果顯示,這類軟件的功能非常簡單初級,甚至沒有清理效果的。除此之外,這類軟件表面看起來是清理手機的邏輯,但背后不斷獲取手機的大量信息,幾秒鐘的時間,讀取設備上的安裝程序列表達800多次,讀取地理位置定位達到50多次,讀取手機號用戶識別碼IMSI行為1300多次,讀取手機設備身份識別碼IMEI號900多次。
據專家介紹,這類APP會收集很多信息,會頻繁高頻率上傳,導致手機會更卡,用戶再去下載清理,會形成惡性循環。測試人員進一步分析發現,這類APP十分活躍,他們通過在APP里發布廣告誘導老人進行下載。
這類APP駐扎在老人手機里,不斷在后臺發布用戶數據信息,對老人們進行用戶畫像,打上了容易被誤導的標簽。于是各種低俗、劣質和欺騙套路的廣告內容會源源不斷推送到老人手機上。
截至21點30分,在央視3.15晚會曝光后,“手機管家PRO”已在蘋果、OPPO等手機應用商店下架。
央視總結:
這是一個老人很容易上當的連環套,這些手機APP打著安全提示的旗號,用夸大的危險去蒙騙老人不斷下載安裝。玩弄這樣的花樣,為的就是賺取點擊量,獲得廣告流量,最后從廣告商獲得更多的廣告分成。這是一種典型的商業落實,利用的就是老年人對智能手機不熟悉,對于網絡知識相對缺乏的弱點。
第四炮:互聯網醫療廣告亂象,代理公司都幫你設計好了
被曝光企業:UC瀏覽器、360搜索及其代理公司等
央視3.15晚會報道稱,在uc瀏覽器搜索減肥、降血糖等關鍵詞,在最下方被標注著廣告字樣。點開這樣的廣告后,有一篇標題為《9年的高血糖終于恢復正常了》的文章。
網友自稱9年里被高血糖折磨的生不如死,自從認識XX老師,按照老師給的方子服務用,胰島素都停用了。多次推薦老師,并且醒目標紅了聯系方式。和所謂的老師聯系上后,老師簡單詢問病情后,就推薦了白背三七諾麗果粉,但其實這只是一款普通食品。
不僅是UC瀏覽器,在360搜索也有不少類似的廣告。根據《食品安全法》,食品廣告的內容應當真實合法,不得含有虛假內容,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但在搜索過程中,以自述式文章屢見不鮮,患者都是被肥胖或各種疾病困擾多年,經老師治療下解決困擾。
據360上海廣告總代理經格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銷售經理介紹,由于監管嚴格,這類宣傳治療效果的食品是不能進行直接投放的,是需要轉換技巧的。在網站里不能有任何品牌,只有一個落地頁,它就加微信、吸粉。加好微信之后,就會把微信推給人去聊,聊完之后去賣產品。
據多家代理公司表示,如果公司沒有資質,他們還會提供,頁面也是幫著弄的,而且代理公司有大量的賬號,隨時應對被查封的風險。
央視3.15晚會披露,只要提供了聯系方式和產品類型,代理商很快就制作出了廣告。專家子虛烏有,療效神乎其神,連點贊數量也可以任意設定。
此外,在搜索引擎上,公立醫院全稱有相應保護機制,但是醫院的簡稱可以作為關鍵詞被其他醫院用于投放廣告:在成都通過360搜索,搜索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的簡市市二醫院,結果都是其他醫院的廣告;在太原通過UC瀏覽器搜索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的簡稱陜大一院,前三位也是其他醫院的廣告。除了利用簡稱,代理公司可為費盡心思,在公立醫院中間打空格也可以搜其他醫院。
央視總結:
為了利益,互聯網代理公司為虛假廣告的發布推波助瀾,相關搜索引擎也忽略了自己的監管責任。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這些新科技和新業態都代表著未來,但是并不代表著因此就可以坑蒙拐騙,或者打著新業態的旗號去侵害消費者的權益。
- 上一篇:智聯招聘前程無憂獵聘致歉內容曝光!招聘網站泄露簡歷事件始末
-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