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關于加快推動制造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全文一覽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3部門發布關于加快推動制造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利用5G、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大力發展智能制造,實現供需精準高效匹配,促進制造業發展模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變革。
全文摘要如下:
發展目標:力爭到2025年,制造服務業在提升制造業質量效益、創新能力、資源配置效率等方面的作用顯著增強,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更加突出。重點領域制造服務業專業化、標準化、品牌化、數字化、國際化發展水平明顯提升,形成一批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制造服務業集聚區和示范企業。
制造服務業發展方向
聚焦重點環節和領域,從6個方面加快推動制造服務業發展,以高質量的服務供給引領制造業轉型升級和品質提升。
提升制造業創新能力。發展研究開發、技術轉移、創業孵化、知識產權、科技咨詢等科技服務業,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夯實產學研協同創新基礎,推動產業鏈與創新鏈精準對接、深度融合,提升制造業技術創新能力,提高制造業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提升商務咨詢專業化、數字化水平,助力制造業企業樹立戰略思維、創新管理模式、優化治理結構,推動提高經營效益。加快工業設計創新發展,提升制造業設計能力和水平,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知識產權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優化制造業供給質量。支持企業和專業機構提供質量管理、控制、評價等服務,擴大制造業優質產品和服務供給,提升供給體系對需求的適配性。加快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市場化、國際化、專業化、集約化、規范化改革和發展,提高服務水平和公信力,推進國家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推動提升制造業產品和服務質量。加強國家計量基準標準和標準物質建設,提升計量測試能力水平,優化計量測試服務業市場供給。發展面向制造業的研發、制造、交付、維護等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實現制造業鏈條延伸和價值增值。鼓勵專業服務機構積極參與制造業品牌建設和市場推廣,加強品牌和營銷管理服務,提升制造業品牌效應和市場競爭力。(市場監管總局、商務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提高制造業生產效率。利用5G、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大力發展智能制造,實現供需精準高效匹配,促進制造業發展模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變革。加快發展工業軟件、工業互聯網,培育共享制造、共享設計和共享數據平臺,推動制造業實現資源高效利用和價值共享。發展現代物流服務體系,促進信息資源融合共享,推動實現采購、生產、流通等上下游環節信息實時采集、互聯互通,提高生產制造和物流一體化運作水平。(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商務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支撐制造業綠色發展。強化節能環保服務對制造業綠色發展的支撐作用,推進合同能源管理、節能診斷、節能評估、節能技術改造咨詢服務、節能環保融資、第三方監測、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環境綜合治理托管服務等模式,推動節能環保服務由單一、短時效的技術服務,向咨詢、管理、投融資等多領域、全周期的綜合服務延伸拓展。發展回收與利用服務,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暢通汽車、紡織、家電等產品生產、消費、回收、處理、再利用全鏈條,實現產品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最大化。(生態環境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發展改革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增強制造業發展活力。更好發揮資本市場的作用,充分利用多元化金融工具,不斷創新服務模式,為制造業發展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務。發展人力資源管理服務,提升人才管理能力和水平,優化人才激勵機制,推動穩定制造業就業,助力實現共同富裕。加大數據資源開發、開放和共享力度,促進知識、信息、數據等新生產要素合理流動、有效集聚和利用,促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證監會、銀保監會、人民銀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網信辦、發展改革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推動制造業供應鏈創新應用。健全制造業供應鏈服務體系,穩步推進制造業智慧供應鏈體系,創新網絡和服務平臺建設,推動制造業供應鏈向產業服務供應鏈轉型。支持制造業企業發揮自身供應鏈優勢賦能上下游企業,促進各環節高效銜接和全流程協同。鞏固制造業供應鏈核心環節競爭力,補足制造業供應鏈短板。推動感知技術在制造業供應鏈關鍵節點的應用,推進重點行業供應鏈體系智能化,逐步實現供應鏈可視化。建立制造業供應鏈評價體系,逐步形成重要資源和產品全球供應鏈風險預警系統,完善全球供應鏈風險預警機制,提升我國制造業供應鏈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 上一篇:2021美國富人稅新消息:拜登加稅計劃進展如何?
-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