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0m8ki"><acronym id="0m8ki"></acronym></strike>
    <button id="0m8ki"><tbody id="0m8ki"></tbody></button>
  • 芯片缺貨潮蔓延至安防領域 四大原因致供需錯配

      據行業媒體消息,芯片缺貨潮愈演愈烈,已經從汽車行業蔓延至安防領域,上游芯片缺貨、漲價,有產品9個月才交付。

      2020年是新能源車在全球范圍內大賣的一年,智能化、網聯化、電氣化提升了汽車對芯片的需求,但令人措手不及的是,上游晶圓、芯片制造領域顯然沒有為此做好準備。

      芯片缺貨蔓延

      全球芯片短缺持續蔓延,汽車、手機、安防攝像頭等多個行業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

      當前所有汽車芯片均較為緊缺,其中MCU缺貨最為嚴重,交期最多延長4倍,tier1及整車廠均受波及。根據伯恩斯坦咨詢的預計,2021年全球范圍內的汽車芯片短缺將造成200萬至450萬輛汽車產量的損失,相當于近十年以來全球汽車年產量的近5%。

      美國福特汽車3月22日宣布,停止俄亥俄州一家商用車工廠的生產,并削減了肯塔基州一家卡車工廠的產量。有分析人士指出,芯片短缺對汽車行業造成的影響正在擴大。

      目前,原本需要3-4月交貨期的已經延遲到6個月以上,有些種類的交貨期甚至長達9個月以上,目前幾乎所有MCU交貨期都增加了兩個月以上。

      缺貨、漲價導致國內的進口額也在急速增加,據行業媒體報道,今年1-2月僅江蘇昆山口岸進口的集成電路就超過了100億元,在數量基本和去年持平的情況下,進口的金額增長了20%,從中可以看到芯片的價格仍在上漲。

      四大原因致供需錯配

      芯片明顯的供不應求是從2020年三季度開始的。受疫情影響,宅經濟爆發,家電等領域的芯片需求短時間內激增,與此同時,芯片生產廠家的產能卻未能及時擴充,這就使得他們不能滿足所有的訂單需求,安防、汽車等領域的芯片出貨量因此被壓縮。

      中信證券(行情600030,診股)認為,從需求和供給兩端來看,汽車芯片缺貨的主要原因包括:

      一、疫情后全球汽車銷量恢復速度超預期,車企芯片加單滯后,2020年疫情影響全球汽車需求陷入萎靡,眾多整車廠停產或減產、芯片砍單;而三季度開始汽車銷量快速復蘇,至9月已基本恢復到2019年同期水平,整車廠普遍于2020年三季度至四季度開始芯片加單,但由于汽車芯片供應周期長達2個季度,因而全球陷入芯片缺貨。二、同期PC/Pad需求旺盛,手機廠商亦大幅囤貨,搶占部分晶圓及代工產能。三、長期以來全球8英寸晶圓產能緊張,車用芯片供給緊缺。四、短期意外事件頻出,包括日本AKM晶圓廠失火、地震影響瑞薩短暫停工,歐洲意法半導體曾遭遇短暫罷工,美國得州暴風雪影響NXP、英飛凌、三星短暫停產等。結合以上原因,我們推測缺芯問題仍將持續至2021四季度,其中2021年一季度至二季度或為供需最緊張階段。

      臺積電一家獨大

      據招商銀行(行情600036,診股)研究發現,MCU制造產能過于集中,臺積電成為整個汽車芯片制造的瓶頸,是導致缺貨的行業原因。隨著全球主要的汽車芯片企業將越來越多制程的MCU產能代工給臺積電,臺積電汽車MCU產能一家獨大,出貨量約占全球出貨量的70%。

      目前MCU主要采用200mm晶圓工藝制程,由于工藝成熟度高,芯片企業對200mm晶圓產能投資非常謹慎,傳統汽車芯片IDM企業越來越多采用芯片代工模式。由于汽車芯片業務僅占臺積電營收的3%,臺積電未計劃對200mm工藝制程增加產能,導致汽車制造商與臺積電利益不一致,加劇了汽車芯片的產能緊張。羅蘭貝格預測,汽車數字化、電動化、智能化帶來的汽車電子BOM價值將從2019年的3145美元提升到2025年的7030美元。汽車行業高景氣度是供需錯配的核心原因,并將持續影響汽車制造商的利益。

    鄭重聲明:用戶在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與股民學堂立場無關,所發表內容來源為用戶整理發布,本站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乐县| 扎囊县| 子洲县| 含山县| 莲花县| 云阳县| 泸水县| 舒城县| 当阳市| 东乌珠穆沁旗| 临澧县| 吴江市| 青海省| 义乌市| 藁城市| 江源县| 措勤县| 房山区| 威海市| 和平县| 乐都县| 鹤壁市| 卢湾区| 绥中县| 达州市| 偃师市| 富锦市| 达日县| 方正县| 汝南县| 吉首市| 遂川县| 遵义县| 涟源市| 黄冈市| 射阳县| 太仓市| 苏尼特右旗| 临泉县| 邯郸县| 三门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