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受益政策“紅利” 價值凸顯
近日,證監會發布《關于修改<;證券公司股權管理規定>;的決定》以及《關于修改<;關于實施《證券公司股權管理規定》有關問題的規定>;的決定》,自4月18日起施行。2021年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穩步推進注冊制改革,完善常態化退市機制,加強債券市場建設,更好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作用,拓展市場主體融資渠道。機構認為,資本市場改革路徑進一步清晰,隨著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證券行業整體業績確定性較強。
券商競爭獲助力
《股權規定》內容主要包括:降低主要股東持股比例門檻;降低主要股東資質要求;調整股權相關審批事項;進一步明確有關監管要求,包括禁止股權相關的“對賭協議”等。在證券公司股權日漸分散的大趨勢下,《股權規定》將證券公司對主要股東的定義從“持有證券公司25%以上股權的股東或者持有5%以上股權的第一大股東”調整為“持有證券公司5%以上股權的股東”。調整后,證券公司股東包括以下三類:控股股東,指持有證券公司50%以上股權的股東或者雖然持股比例不足50%,但其所享有的表決權足以對證券公司股東會的決議產生重大影響的股東;主要股東,指持有證券公司5%以上股權的股東;持有證券公司5%以下股權的股東。
為落實新《證券法》需要,《股權規定》對證券公司股權相關審批事項進行了調整,將“證券公司增加注冊資本且股權結構發生重大調整、減少注冊資本,變更持有5%以上股權的股東、實際控制人,應當依法報證監會批準”調整為“證券公司變更主要股東或者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應當依法報中國證監會批準”,取消的審批情形調整為備案事項。結合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禁止證券公司股權相關的“對賭協議”;明確控股股東變更為持股100%的股東的備案程序;明確單個非金融企業實際控制證券公司股權比例不得超過50%的豁免情形等。
對此,渤海證券認為,此次《股權規定》修訂稿對證券公司股東門檻進行了適度降低,有助于吸引更多企業參股證券公司,在增厚證券公司資本實力的同時降低股權集中度,提升證券公司經營能力,在當前外資不斷進入的大背景下有助于提高內資證券公司的競爭實力。經過長期發展和積累,我國證券行業內部已經形成較為明顯的分化,龍頭券商已經在業務規模、資本充足率、股東背景、客戶布局等方面形成較大優勢,疊加“扶優限劣”的監管政策,預計證券行業馬太效應會繼續加劇,繼續推薦行業龍頭券商中信證券(行情600030,診股)、華泰證券(行情601688,診股)。
萬聯證券指出,具備分散式股權結構和多元化股東背景的券商經營績效要普遍好于股權高度集中的券商,股權新規有助于一定程度上消除證券業并購障礙,鼓勵券商引入具有協同效應的戰略投資者來增強資本實力和盈利能力,利好走差異化和特色話路徑的中小券商。
券商強者恒強將深化
業績方面,中信證券2020年年報正式披露,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543.83億元,同比去年增長26.06%;實現凈利潤為149.02億元,同比去年21.86%,基本EPS為1.16元。作為行業第一家資產達到萬億元的券商,中信證券各項業務全面增長。經紀、投行、資管、投資分別增長36%、54%、40%、13%,投行和資管業務增速高于行業;從結構來看,投資業務仍是收入的最大貢獻,占比33%,但經紀、投行、資管等輕資產業務占比提升。
“多層次競爭,券商繼續分化?!比A創證券洪錦屏認為,抬高綜合性券商的股東門檻,利于龍頭券商做強做大,同時倒逼專業類券商差異化發展。重啟內資券商設立,使得內外形成一致金融規范,對于目前國內行業格局尤其是龍頭券商的影響十分有限。領先的綜合類券商風控能力突出,經過長期發展和資源積累,已經在業務規模、資本充足度、股東背景等方面形成固有優勢,隨著部分中小型券商的一些業務受限,強者恒強的邏輯還將繼續深化演繹。利好龍頭公司“三中一華”(中信證券、華泰證券、中信建投(行情601066,診股)、中金公司(行情601995,診股)),維持對中信證券、華泰證券的推薦評級。
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日前在座談會中強調“證券基金公司是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專業機構”,“正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隨著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有序推進,A股市場投資者結構機構化進程加速,將催生大量的風險管理需求,龍頭券商產品創設業務發展有望提速。
民生證券周曉萍認為,預計隨著新規正式落地,證券業股權將逐步向大型優質企業或機構匯集,或引入戰略投資者分散股權、減輕合規壓力。行業資本規模、股東質量有望持續提升。券商牌照管理更加嚴格、牌照價值將進一步提升。
華鑫證券潘永樂判斷,在券商行業集中度提升的邏輯下,龍頭券商有望直接受益;但金融去杠桿進程對于中小券商而言卻更多體現在競爭壓力加劇以及流動性壓力增大。依舊建議重點關注自營與主動管理業務表現出色的東方證券(行情600958,診股)、經紀業務表現出色的華泰證券以及在衍生品和FICC等創新業務上表現出色的中信證券。記者 張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