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時期提升上海國際貿易中心能級規劃》全文解讀
關于《規劃》的主要內容
關于發展基礎和環境分析
經過五年的接續努力,尤其是去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全市上下迎難而上、奮勇攻堅,推動商務經濟運行逆勢增長、量質齊升,確保了“十三五”國際貿易中心建設既定目標如期實現。世界級口岸城市地位更加穩固,口岸貿易額位列世界城市首位。國際消費城市建設成效顯著,電子商務交易額從2015年的1.7萬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3萬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2015年的1萬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1.6萬億元,位列全國城市首位,消費潛力和市場優勢進一步顯現。貿易主體能級持續攀升,千億級市場平臺數量從2015年的5家增加到10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分別從2015年的535家、396家增加到2020年的771家、481家,鋼鐵、有色金屬、鐵礦石等大宗商品價格成為國際市場重要風向標。貿易制度創新持續深化,以負面清單管理為核心的投資管理制度和符合高標準貿易便利化規則的貿易監管制度更加完善。
“十四五”時期,上海開啟了國際貿易中心能級提升的新征程。環境分析主要從全球貿易壁壘增加、國際經貿規則重構、供應鏈深度調整、內需潛力釋放、數字經濟快速發展以及國家對上海戰略定位6個方面分析了挑戰和機遇。
關于發展目標和預期指標
發展目標總體概括為“1+6”:1為總目標,即經過5年努力,上海國際貿易中心能級實現躍升;6個具體目標,即基本建成全球貿易樞紐、亞太投資門戶、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亞太供應鏈管理中心、貿易投資制度創新高地,全面建成國際會展之都。
預期指標主要考慮與國家和本市規劃提出的高質量發展相契合,更加注重在保持適當規模基礎上的質的提升,同時兼顧各類指標的匹配性和可測性,從規模集聚度、資源配置度、開放創新度、消費引領度、營商便利度等5個維度,提出21項指標。
- 上一篇:第2年輕億萬富豪王澤龍簡介:是做什么的?身價多少錢?
-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