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全文內容匯總(2)
二、主要任務
(一)建設發達完善的現代化鐵路網。
1. 構建現代高效的高速鐵路網。貫通高速鐵路主通道,優化提升高速鐵路通道網絡功能和級配結構。科學有序推進區域性高速鐵路建設,擴大高速鐵路網覆蓋范圍。適時推進既有高速鐵路通道的平行線路建設,強化繁忙高速鐵路主通道能力。建成以高速鐵路主通道為骨架、區域性高速鐵路銜接延伸的發達高速鐵路網,構建快速綜合交通網的主骨架。
2. 形成覆蓋廣泛的普速鐵路網。建設川藏等進出藏、疆鐵路,優化完善普鐵主干線通道。加強地區開發性及沿邊鐵路建設,暢通鐵路集疏運體系及路網“前后一公里”。實施既有線擴能改造,消除干線通道瓶頸,優化集裝箱、快捷、重載等運輸網,強化沿江等重點區域貨運能力。建成以普鐵主干線為骨架、區域性鐵路延伸集散的現代化普速鐵路網,形成干線綜合交通網的主動脈。
3. 發展快捷融合的城際和市域鐵路網。在經濟發達、人口稠密的城鎮化地區構建多層次、大容量、通勤式、一體化的快捷軌道網,打造城市群綜合交通網的主骨干。城市群中心城市之間及與其他主要城市間發展城際鐵路,服務快速通勤及商貿出行。都市圈超大、特大城市中心城區與郊區、周邊城鎮組團間發展快速市域(郊)鐵路,服務公交化便捷通勤出行。
4. 構筑一體銜接順暢的現代綜合樞紐。按照“零距離”換乘要求,建設以鐵路客站為中心的綜合客運樞紐,強化樞紐內外交通有機銜接,促進客站合理分工及互聯互通,推進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及與機場高效銜接,實現方便快捷換乘。按照“無縫化”銜接要求,建設以鐵路物流基地為中心的貨運樞紐,完善貨運樞紐集疏運體系、城市配送體系以及多式聯運、換裝轉運體系,提升貨運場站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推動貨運樞紐向現代綜合物流樞紐轉型。
(二)發展自主先進的技術裝備體系。
5. 提升基礎設施技術裝備水平。提升基礎設施全生命周期發展水平,推進設施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完善無砟軌道結構體系和標準體系,優化服役性能品質,延長使用周期,提升無砟軌道緊急搶修、大修更換技術,推廣應用自主先進的無砟軌道結構。推進工電技術裝備標準化、簡統化。自主研發新型智能列控系統、智能牽引供電系統、智能綜合調度指揮系統以及新一代鐵路移動通信系統。創新應用空天地一體化和智能化綜合勘察設計裝備技術。研發適應極復雜環境條件的超大、超深、超難工程建造裝備技術,發展智慧工地等智能建造裝備技術。
6. 加強新型載運工具研發應用。加快復興號系列化動車組研制,研究新一代高速動車組、智能動車組、城際及市域動車組、旅游新型列車,換代升級普速客車。研發高速貨運動車組、3萬噸級重載列車以及時速160公里及以上快捷貨運、27噸及以上軸重重載貨運、標準化集裝化貨運裝備、新型冷鏈、馱背運輸、跨境聯運及特種貨運等新型專用車輛。完善機車產品譜系,研制新一代電力、內燃、混合動力、新能源及多源制機車。研發應用智能大型養路機械、新型智能綜合檢測和綜合作業裝備以及智能檢測監測、運營維護等技術。研發適應鐵路走出去要求的系列載運裝備及其運維體系。
7. 以新型基礎設施賦能智慧發展。加大5G通信網絡、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應用,豐富應用場景,延伸產業鏈條,統籌推進新一代移動通信專網建設,構建泛在先進、安全高效的現代鐵路信息基礎設施體系,打造中國鐵路多活數據中心和人工智能平臺,提升數據治理能力和共享應用水平。強化鐵路網絡和信息系統安全防護能力,確保網絡信息安全。以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鐵路深度融合賦能賦智為牽引,打造現代智慧鐵路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