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漲價潮或持續 相關藥企將如何應對
近段時間,國內市場傳來部分中藥材品種漲價的消息。記者多方采訪了解到,有些中藥材確實出現了價格浮動的情況,蛤蚧等藥材的漲幅甚至超過300%。價格變動的因素包括疫情、原產地減產及政策調整等。那么,中藥材漲價的趨勢是否仍將繼續?相關上市公司將如何應對?
山西振東道地藥材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利峰告訴記者,價格受到供需關系的影響,供給減少、需求增加,兩方面共同作用導致今年藥材價格上漲。一方面,受疫情影響,中藥材受到重視程度普遍提高,進而拉動中藥材需求比往年增加;另一方面,受耕地保護等政策影響,減少了部分中藥材的種植,導致部分中藥材出現短缺。此外,部分地區遭遇了災害天氣,導致一些品種的產量減少。
“當然,由于大家對有些中藥材供需的預期出現變化,也不排除有中間商囤貨炒作的情況存在。”某位從業多年的藥材經銷商向記者透露。
某藥企工作人員表示,公司不會囤積貨源,將保證市場正常供應。但也有藥材供應商透露,部分藥企存在囤貨現象:“他們(藥企)會預測藥材價格的變化而提前囤貨降低成本,這很正常。”
市場人士介紹,中藥材每個品種都有生長的大小年、漲掉價周期,但中藥材的整體價格趨勢是上揚。由于上述因素短期內不會出現變化,部分中藥材漲價的情況或將持續。
中藥材漲價,必然會給下游的藥企帶來成本壓力。那么,中藥飲片、中藥制劑等產品價格會調整嗎?
以嶺藥業(行情002603,診股)有關人士對記者表示,公司已自建了部分中藥材如水蛭、土元、連翹、酸棗仁等種養殖基地,既可以保證中藥材質量,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抑中藥材的市場價格,但大部分中藥材仍需外購以滿足生產所需。由于公司產品多為大復方品種,部分中藥材的價格波動對成本影響有限。公司也會通過控制費用支出、降低經營成本等方式努力提升產品凈利率水平,目前公司專利中藥暫無提價計劃。
上述市場人士稱,中國中藥(港股00570)、白云山(行情600332,診股)(港股00874)、天士力(行情600535,診股)、振東制藥(行情300158,診股)、云南白藥(行情000538,診股)、太極集團(行情600129,診股)等藥企,都有自己的原料藥材生產基地,可從容應對價格上漲。“雖然自己種植也會受到天氣等因素的影響,但是至少供應會有保障,而且價格不會高得離譜。”
另外,新版中國藥典要求解決中藥材和中藥飲片的農藥殘留、重金屬及有害元素的限量標準,相應檢驗環節增加,各項成本的提高,也會影響到藥品的價格。
而藥品管理法的正式實施,對相關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飲片產品的性狀(包括切片厚薄度)、農殘、重金屬、灰分、浸出物、含量等任何一項達不到藥典標準,都將屬于“劣藥”或“不符合藥品標準”的中藥飲片。
“企業將會更加重視對原料藥材來源的把控,更多到產地布局中藥材種植規范基地,以此提升自身產品質量的穩定性。”上述市場人士認為,這將無形中增加中藥飲片的生產成本,推升產品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