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又現“大風暴”!鐵礦、煤炭、玻璃、水泥……全漲瘋了!剛剛,交易所出手了
污染紅色預警多地停工限產
雖然省會鄭州已經啟動機動車單雙號限行政策,但整個河南地區近期的空氣質量情況依然在下降。
12月7日,河南多地緊急升級重污染天氣預警級別,安陽、新鄉、鶴壁、焦作4市啟動重污染天氣紅色預警和Ⅰ級響應,提出工業企業停產限產、工地停工、渣土車停運等多項減排措施。
其中,新鄉于12月7日18時將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Ⅱ級響應)升級為紅色預警(Ⅰ級響應),要求對環境影響突出的水泥(含獨立粉磨站、礦粉、鈣粉和水泥制品等建材類企業)、炭素、磚瓦、陶瓷等20個重點行業、生物質和燃煤鍋爐按照季節性生產調控通知和紅色預警管控措施雙重從嚴執行。
同時,施工單位立即停止建筑工地室外涉塵涉氣作業(含電焊、噴涂、粉刷等作業,不含塔吊和非焊接的鋼筋捆扎作業),施工工地停止開挖、回填、場內倒運、摻拌石灰、混凝土剔鑿等土石方作業,停止城市建筑拆遷、建筑工程配套道路和管溝開挖作業等。
除河南外,日前,寧夏回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寧夏回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也聯合發布相關錯峰生產通知稱,將于2020年12月1日到2021年3月10日期間執行重點工業行業 2020-2021年冬春季開展錯峰生產。通知要求,鐵合金、炭素企業中,對能耗、環保、安全達不到有關要求的,由各市根據實際實施限產或停產。化工行業中,電石、焦炭、活性炭、金屬鈉、染料等 企業,能耗、環保、安全達不到有關要求的,由各市結合實際實施限產或停產。此外鑄造行業中,除滿足達標排放要求的電爐、天然氣爐外,其他鑄造熔煉設備采暖期實施停產。
據悉,12月起,黑龍江、吉林、遼寧、青海、甘肅、寧夏、陜西、河北、內蒙古、山西、山東等省份水泥行業均有錯峰生產安排。目前山東已有12市發布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青島、煙臺、濱州3市則發布了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
產地火熱煤炭漲價模式持續
農歷春節臨近加上冬季需求增長,每年12月都是煤炭行業的傳統旺季,不過,今年煤市的火熱程度,已超乎市場預期。
12月9日,國內商品期貨收盤多數下跌,但煤炭系逆勢上揚。截至午后收盤,主力合約中焦煤當日突破1600員/噸大關,報收1619.5元/噸,單日漲幅近6%;動力煤報收漲停,漲幅達4%;玻璃也繼續刷新歷史新高,當日最高報2037元/噸。
受商品市場帶動,當日A股煤炭板塊領漲大盤。截至下午收盤,Wind中信一級煤炭指數報漲2.14%,大有能源(行情600403,診股)、云煤能源(行情600792,診股)、鄭州煤電(行情600121,診股)等多股漲停。
由于商品近期持續大漲,交易所也頻頻出手降溫。除了提示風險,提高保證金,鐵礦石的交易限額非期貨公司會員或客戶進一步限制在5000手以內。
今晚,鄭商所發布風險提示函:近期動力煤期貨價格波動較大,市場不確定性因素較多,請各會員單位切實加強投資者教育和風險防范工作,提醒投資者謹慎運作,理性投資。
此外大商所也發布公告:自12月14日交易時(即12月11日夜盤交易小節時)起,非期貨公司會員或客戶在鐵礦石期貨I2105合約上單日開倉量不得超過5000手;自12月14日(星期一)結算時起,鐵礦石期貨I2105合約投機交易保證金水平調整為15%,漲跌停板幅度和套期保值交易保證金水平維持不變。
商品市場的火熱與當前煤炭市場動向息息相關。
據榆林煤炭交易中心數據,12月8日榆陽區煤炭價格495元/噸 比去年同期(2019年12月4日榆陽區煤炭價格398元/噸)上漲97元/噸;12月8日神木煤炭價格506元/噸 比去年同期(2019年12月4日神木煤炭價格378元/噸)上漲128元/噸。
在煤價上漲的同時,產地公路運價也在上漲。由于氣價大幅上漲,從榆林發往各地的公路運費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寧夏、山西方向運費漲幅5-10元/噸,河南方向運費漲幅15-20元/噸,山東、安徽、四川方向運費漲幅10-15元/噸,湖南、湖北、江西、云南方向視回貨情況而定,部分地區漲幅10-20元/噸。
供應端收緊,需求端旺盛支撐了本輪煤價上行。
據了解,受近期煤礦事故影響,12月9日重慶市召開全市安全生產和社會穩定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提出,要深入開展煤礦領域隱患排查整治,嚴格執行停產關閉整頓礦井的管控措施。從12月5日起,全市所有煤礦已停工停產,對納入關閉退出的煤礦一律不準下井作業。
各地安全監察導致煤炭產能進一步收緊的同時,由于冷冬預期兌現,耗煤量持續上升,港口累庫難達預期,進口煤量大幅減少,下游需求強勁。
神木煤炭交易中心信息顯示,近日煤炭主產地整體向好,下游化工、供暖企業需求較大。其中內蒙地區由于煤管票偏緊,供應增加相對困難,區域內煤價延續上漲態勢。陜西地區雖然安檢頻繁,煤礦低庫存運行,但是金雞灘、方家畔等煤礦排隊裝車的現場火爆,煤價也隨之上漲20元/噸左右。此外,晉北地區部分分煤礦已經減產,周邊電廠、水泥廠等采購熱情不減,價格支撐明顯。
各地水泥價格漲跌互現
2019年末,受錯峰生產影響,河南地區水泥價格一度超過700元/噸的歷史極值,引發市場強烈關注。不過目前,多地錯峰生產推行的背景下,各地水泥價格漲跌互現。
據中國水泥網消息,市場反饋,河南11月下旬以來大氣污染預警地區較多,環保管控嚴峻,區域熟料生產線大多停產,市場供應偏緊,水泥價格已連續上調30-50元/噸。但近期鄭州、平頂山、信陽等地一些廠家水泥價格出現回落20-30元/噸。市場價格較為混亂,一些大廠對外掛牌報價略高。
據悉,上周南方地區陰雨天氣較多,整體需求有所下滑,華東小幅有降,中南價格仍舊上揚,西南價格漲跌互現,推動全國水泥均價環比繼續小幅上揚。12月3日至4日,陜西渭南、咸陽、西安等關中多地主要廠家嘗試大幅通知上調高標散裝水泥出廠50-60元/噸,落實待觀察。山東地區主要熟料生產線已錯峰停窯,受氣溫影響市場需求走淡,僅有一些重點工程及民生工程處于趕工期,價格多已穩定為主。目前濟南地區大廠P.O42.5散裝主流出廠報價450-470元/噸左右。不過福建市場需求不達預期,省內企業競爭激烈。目前,福州地區大廠P.O42.5散裝主流出廠/出庫385-395元/噸左右龍巖、三明、廈門、泉州、漳州等地一些主要廠家水泥實際成交價變相走低10-20元/噸。整體來看,福建地區水泥價格趨弱運行。
“總體看今年各地錯峰生產的力度比較緩和,都在市場可以接受的程度范圍,所以四季度水泥價格不太可能出現向去年部分地區的極端高價。”中國水泥協會副秘書長、數字水泥網執行總裁陳柏林此前曾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雖然近期國內水泥市場價格表現堅挺,但目前仍低于去年同期價格水平。整體來看,今年四季度水泥價格走勢將呈現平穩上行的態勢,價格水平或低于去年。在2018年、2019年連續刷新行業盈利最好水平后,2020年在疫情背景下,水泥全行業的盈利水平仍有望與上一年實現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