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周期的銀行 為何如此暴漲
昨天指數大幅上漲,漲幅最亮眼的板塊非銀行莫屬,除非超級大資金,其資金對他基本處于漠視狀態。而銀行的上漲主要來自于昨天的一則消息:對于互聯網銀行比如網商銀行、微眾銀行等,都鼓勵其發展,但必須按照金融的規律和規則實行統一管理,此消息有利于傳統銀行。
當然,消息都是其次,重要的是這種東西能不能在市場中獲得持續的關注。在市場當中,各家企業的年報業績一直都是股民們十分關心的話題,2020年上市公司的成績單陸續揭曉,各行各業的景氣度改善,市場業務不斷的革新拓展,都在為企業踏出一條新的道路作努力,有業內人士表示A股整體依舊保持穩定發展。
近期已經逐步進入到年報披露密集期,在全部37家A股上市銀行當中,截止到2月結束,已經有22家銀行的業績快報披露,有1家上市銀行已經披露出2020年報,占比近六成。多個業績快報亮相的同時,上一年上市銀行整體經營情況也有了初步的呈現,總體來說2020年A股上市銀行整體盈利保持穩定增長。
從長遠周期來看,股價漲跌幅最大的因素就在于業績,根據同花順(行情300033,診股)iFinD數據顯示,在披露的22家銀行業績快報當中,去年共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達到4139.33億元,同比增長了2.33%。
另外,不良貸款率是評價信貸資金安全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不良貸款率高,可能無法收回貸款占總貸款比率就越大,而相反不良貸款率低,可能無法收回貸款占總貸款的比率就越小,截至到2020年年末,總體商業銀行整體不良貸款率為1.84,相較上一年下降了0.02個百分點。
未來銀行股我們要如何對待?其實從基本面來看,銀行是屬于周期相關行業,受到政策經濟等各方面因素影響,自2018年以來,我國開始加大市場經濟刺激力度,銀行業是最能夠體現出來的,行業板塊當中龍頭績優股在利潤、營收等方面都出現了明顯的增長,在估值普遍處于破凈的狀態下,資產質量得到了改善時,就能夠確定板塊是有值得長期布局的先天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