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上海租賃市場新消息:今年計劃供應租賃住房約5.3萬套(2)
(四)堅持增存并重,著力提升居住品質
全力推進實施好民心工程。更大力度推進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按照“能加盡加,愿加快加”的原則,完成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1000臺以上。制定《關于進一步明確本市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審批管理等要求的通知》等配套文件,形成加裝電梯操作流程和格式文本,進一步規范加裝電梯辦理手續;總結各區加裝電梯工作經驗,編制典型案例,加強宣傳引導,促進社區協商和群眾工作。更高水平推進“城中村”改造。將城中村改造與新城建設、鄉村振興戰略、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撤制鎮改造、區域功能提升等有機結合,實現居住環境、空間形態、功能提升、社會管理、產業發展的綜合改造效應。新啟動5個城中村改造項目;繼續加快推進已批實施方案的項目改造,加快完成已批項目的動遷收尾工作,至2021年底累計完成項目動遷32個左右。
深入實施《關于加快推進本市舊住房更新改造工作的若干意見》。推進舊住房更新改造1000萬平方米,重點推進不成套職工住宅、小梁薄板房屋和里弄房屋改造,加大對五大新城、蘇州河兩岸等重點區域老舊住房的改造力度。指導和監督蘇州河沿岸重要建筑外立面整治設計方案的執行,協調推進沿岸重要建筑立面整治。持續完善住宅小區基本功能,提升小區環境、完善房屋基本功能。鼓勵在滿足日照、間距等環境要求的前提下,挖掘小區內部空間,新建門衛間、地下停車庫、社區服務中心等配套設施。推進河濱大樓、德義大樓等地標性優秀歷史建筑修繕,促進區域活化利用,開展保留保護區域改造整治策略、更新范圍控制研究、重點建筑物和重要路段建筑物周期性修繕機制等工作。
推進舊改征收項目的全過程管理。以“緊盯不放消存量、嚴格管理控增量”為要求,推進在外過渡居民安置。在繼續做好舊改征收基地新開啟動的基礎上,推進征收項目基地收尾;總結舊改征收新機制試點經驗,完善工作流程,助力基地收尾。
(五)堅持共享共治,著力提升住宅小區綜合治理效能
啟動新時代“美麗家園”三年行動計劃。完善市、區、街鎮三級黨政雙牽頭工作機制,結合街鎮事業單位整合,切實落實街鎮住宅小區綜合治理及房屋管理工作職責,推進基層黨組織對業委會的組織和工作覆蓋。規范業主自治機制,進一步規范業委會運作,推進業委會運作規范評估;推行年度審計制度,規范業委會資金管理,擴大小區專項維修資金、公共收益、業委會工作經費的年度審計覆蓋率,促進200個商品房小區維修資金續籌。推進形成“按質論價、質價相符、優質優價”的市場價格機制,試點推進500個小區物業服務費調整,全面推行物業服務合同網簽制度。
(六)堅持守住底線,著力防范化解各類風險隱患
毫不松懈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切實履行疫情防控行業管理責任,聚焦房管領域疫情防控關鍵環節和重點問題,主動對接屬地疫情防控部門和街鎮,指導督促有關企業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推進《上海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辦法》實施,加強房屋使用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有序推進全市城鎮房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6月底前基本完成對安全隱患風險較大的城鎮房屋重點排查,12月底前完成對所有城鎮房屋排查。健全小區安全風險管理機制,有序推進實事項目,為建設500個老舊小區新增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重點圍繞消防設施、電梯運行、小區地面積水、地下車庫積水、高空墜物(外墻脫落)、老舊住房結構安全(坍塌)等運行安全風險管理,推進智慧物業應用場景建設。
(七)堅持數字賦能,推進房管領域數字化轉型
通過數字賦能,深化城市管理“一網統管”向住宅小區延伸覆蓋,加快推進智能感知設備、智能配送設施等,加快推進住宅小區“新基建”,發展智慧物業,推動物業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深入推進政務服務信息化、數字化,加快完善房管信息系統集成平臺。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健全完善房地產開發、住房租賃、物業等領域事中事后監管制度,發揮信用監管效能。
- 上一篇:滴滴打車被指大數據殺熟?此前滴滴出行簽署承諾書
-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