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工裝備進入高景氣擴張周期 全面看多軍工板塊行情
中泰證券指出,行業景氣度持續向上,全面看多軍工板塊行情。今年上半年受疫情蔓延的影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下行壓力較大。軍工板塊受宏觀經濟波動影響較小,具有弱周期屬性,漲幅相對跑贏大盤。中報披露期將至,多家公司發布 2020 年半年度業績預告,軍工行業基本面整體向好。 隨著國防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軍隊現代化建設不斷加快,預計未來國家將持續加強對軍工領域的投入,從而形成軍品需求穩定支撐, 軍工行業有望保持較高景氣度。
天風證券表示,國防科技是全球國防現代化和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軍工科研院所是國防科技創新的主力軍,也是高科技企業的誕生地,承擔著尖端技術研發、武器裝備開發、技術支持/服務、技術轉化、設施設備共享等多種職能,在整個國家科技創新系統中處于核心地位。軍工科研體系經歷了漫長的自主化研發周期,或將于近年進入裝備換代重大民用工程的產業化階段,未來非軍品高端裝備產業帶動價值達萬億,或將出現兩個及以上GDP占比超過0.5%的戰略新興產業,軍工裝備已進入長期高景氣擴張周期。
國海證券建議,關注四大高景氣方向。1、主戰裝備與機載配套:一流軍隊建設需要大批先進武器裝備的支撐,在裝備補短板和型號上量的過程中,主戰裝備龍頭企業和核心配套企業成長前景明確。2、復合材料:復材在軍民用飛機上的用量增長明顯,隨著我國軍隊建設帶來軍用飛機的批產上量,以及民用客機領域的快速發展,復合材料等新材料領域需求旺盛,將在較長時間內維持較高的景氣度。3、衛星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納入新基建,五年內國內衛星互聯網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千億人民幣,產業鏈迎來發展良機。4、導彈等消耗品:實戰化訓練推動軍隊轉型升級,訓練要求和頻次的提升必將帶來導彈等消耗品用量的大幅提升。
長城證券認為,淘汰更新部分落后裝備,升級改造部分老舊裝備已成為國防費用重點流向之一。從近年來中國軍費分配走向可見,裝備采購的力度在穩步增加。在國防科技創新,信息化建設,構建現代化武器裝備體系的大背景下,裝備采購、更新落后裝備需求有望進一步增加。裝備費用占比自 2010 年以來連續攀升,目前已成為軍費預算中占比最大的部分。根據最新國防白皮書披露,軍費中裝備費比例已增長至41.1%,以此計算,今年我國國防裝備采購費用將超過 6000 億人民幣。
光大證券稱,海空軍多重需求牽引戰斗機生產數量、質量提升;現代戰爭中的精確打擊以及平時訓練的實戰化趨勢促使導彈的消耗量增加;衛星是軍用通信、導航的必備手段。建議按照戰斗機、導彈、衛星三類關鍵裝備產業鏈當中的核心公司來選擇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