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打響“禁塑”發令槍!上市公司互動平臺忙回復 可降解塑料替代迎風口
“禁塑令”將可降解替代品推上了新風口。
目前,星巴克、麥當勞、喜茶等多家知名連鎖餐飲品牌已逐漸減少對塑料吸管的使用,采用紙質吸管或者可降解材料的直飲杯蓋來替代。
為了響應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簡稱“禁塑令”)號召,截至9月1日,全國已有24個省、市、自治區相繼出臺塑料污染治理實施方案。
在替代品新風口下,上市公司開始積極布局相關產能。據統計,目前已有36 家公司有在建或擬建的可降解塑料項目,新增產能合計440.5 萬噸,是現有產能的7倍。
響應“禁塑”政策
多地出臺實施方案
1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簡稱“《意見》”),《意見》表示,到2020年底,將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到2022年底,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得到推廣。
7月17日,國家發改委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扎實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為塑料污染治理明確“時間表”?!锻ㄖ芬?,8月底前,啟動商場超市、集貿市場、餐飲行業等重點領域禁限塑推進情況專項執法檢查;年底前,開展塑料污染治理督促檢查聯合專項行動,對各地實施方案制定、工作推進和監督執法情況進行部委聯合督查。
3月23日,海南省率先發布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生產銷售使用名錄,并將于今年12月1日實施。其中明確了不可降解塑料的類型和產品形式,尤其強調了所有含非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種類。
截至9月1日,北京、山東、河南、四川、陜西等24個省、市、自治區相繼出臺塑料污染治理實施方案。
根據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新版限塑令將按照“禁限一批、替代循環一批、規范一批”的原則,分2020年、2022年、2025年三個時間段,明確加強塑料污染治理分階段的任務目標。
上市公司互動平臺忙回復
可降解塑料因接近普通塑料的性能及環保性,業內預計,其將成為首選替代材料。華西證券(行情002926,診股)預計,至2025年我國可降解塑料市場規模將達到358億元,是一個從無到有的新興市場。
卓創資訊分析師曹慧對中證君表示,基于目前一次性塑料袋及外賣包裝的年使用量估計值400萬噸計算,再加上快遞業務相關替代,預計未來能夠替代的塑料制品占塑料制品總量約在6%-10%左右,量級水平約700萬噸。這其中,可降解塑料的替代將主要在一次性塑料制品方面,包括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外賣餐具餐盒、包裝等,其替代量或將接近60%,約在400萬噸水平。
同時,可降解塑料制品及原料生產商也迎來利好。8月11日,金發科技(行情600143,診股)半年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金發科技實現營收169.3億人民幣,同比上漲37.17%;凈利潤24.1億元,同比上漲373.27%。上半年,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在國內外市場銷售穩中有升,產品實現銷量3.14萬噸,同比增長49.28%。
金發科技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目前已具備6萬噸合成產能,公司將會根據市場推廣情況及政策的變化趨勢,適時增加新的產能。
8月25日晚間,瑞豐高材(行情300243,診股)公告,8月24日,公司收到淄博市生態環境局出具的審批意見,同意年產6萬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PBAT項目,按申報工藝、規模、地點和污染防治措施等進行建設。瑞豐高材表示,公司將積極推進相關工作,爭取于2020年9月中旬左右進入施工建設階段。
仙鶴股份(行情603733,診股)則表示,針對國家最新“禁塑令”,公司正積極推進紙質綠色包裝材料產品。
除金發科技、瑞豐高材外,彤程新材(行情603650,診股)、道恩股份(行情002838,診股)、金丹科技(行情300829,診股)、萬華化學(行情600309,診股)等上市公司也在布局相關產能。與此同時,面對投資者的提問,不少上市公司在互動平臺回復,公司不涉及“禁塑令”相關業務。
8月31日,新開源(行情300109,診股)回復投資者提問稱,“禁塑令”落地對公司業績無影響,公司不涉及相關業務。
佛塑科技(行情000973,診股)也回復投資者稱,公司沒有生產限塑令所禁止生產、銷售的塑料制品。限塑令不會對公司造成影響。
可降解塑料行業高景氣
華安證券(行情600909,診股)分析指出,我國可降解塑料市場空間巨大。禁塑令的實施,有利于可降解塑料替代率的快速上升。該機構預計,到2025年,市場需求量可到238萬噸,市場規??蛇_477億元;到2030年,預計需求量可到428萬噸,市場規??蛇_855億元。
據華安證券統計,目前已有36家公司有在建或擬建的可降解塑料項目,新增產能合計440.5 萬噸,是現有產能的7倍。以下表格是部分上市公司對可降解塑料產能的布局情況:
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經營范圍為可降解材料的相關企業共計3358家。其中,2019年相關企業新增數量達514家,年增速為15.05%,是我國可降解材料相關企業注冊數量最多、增速最快的一年。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今年7月1日,以工商登記為準,我國新增可降解材料相關企業255家,同比增長約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