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固廢法》實行,關注固廢處理與可降解新材料——科技前沿及新產業觀察周報(0908)
9月1日,新《固廢法》正式實行,其中增加了建筑垃圾、農業固體垃圾專章,重點突出了醫廢與塑料垃圾處理,并加大了處罰力度。環保企業有望在新《固廢法》實施背景下,迎來新一輪的固廢處理產能擴張。在更加嚴格的標準下,龍頭企業更具優勢。此外,近期關于限塑禁塑的政策密集發布,可降解新材料迎來加速發展的機遇。建議投資者關注相關投資機會。
核心觀點
【本周重點關注——新《固廢法》實行,關注固廢處理與可降解新材料】
今年以來,環保領域迎來了一系列政策,4月29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完成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修訂,并于9月1日正式實行,國家對各領域固廢處理政策制定工作加速推進。從行業發展空間來看,2006年以來,我國采用焚燒方式處理生活垃圾的比例由14%上升至34%,取得了較大的增長。截止2017年,我國已建成垃圾焚燒設施352座,總處理規模331442噸/日,年焚燒垃圾9321.5萬噸,人均焚燒量67.05kg/人·年,但仍與發達國家有一定差距。我們認為隨著新《固廢法》正式實行以及近期環保企業資金情況改善,固廢處理行業有望迎來新一輪的固定資產投資與產能擴張,并且龍頭企業在嚴格的政策標準下更具優勢。此外,近期關于限塑禁塑的政策密集發布,可降解新材料有望在各領域加速應用。建議投資者關注相關投資機會。
【其他科技熱點追蹤】半導體:據權威消息人士透露,我國計劃把大力支持發展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寫入正在制定中的 “十四五”規劃。智慧交通:由百度Apollo支持建設的國內首條支持高級別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的高速公路G5517長常北線高速長益段正式通車。環保降解材料:近期廣東省發改委、廣東省生態環境廳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實施意見》,規范不可降解塑料的處理方式,積極推廣非塑制品、可降解材料為主的生活產品。核電:國務院會議已核準采用“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技術的海南昌江核電二期工程和民營資本首次參股投資的浙江三澳核電一期工程。兩個項目有效總投資超過700億元。
【全球科技行業股指走勢】主要股指漲幅情況:上周全球股指漲跌互現。具體來看,韓國綜合指數以2.50%領漲,法國CAC40、圣保羅IBOVESPA指數、德國DAX指數漲幅相對靠前,分別上漲2.15%、1.88%、1.20%。納斯達克指數以-3.93%領跌,深證成指、俄羅斯RTS、上證綜指分別下跌3.45%、3.18%、3.04%。主要原因在于,美國經濟正在有序恢復,市場預期流動性邊際收緊,疊加前期漲幅過高,出現較大幅度回調。科技指數方面:上周美國科技行業指數普跌。具體來看,納斯達克生物技術指數以-4.68%領跌。標普500信息技術指數、納斯達克中國科技股、標普500醫療指數跌幅相對靠前,分別下跌4.50%、3.96%、2.40%。
【全球重點科技公司跟蹤】高通:高通宣布推出Qualcomm驍龍8cx第二代5G計算平臺。驍龍8cx第二代5G計算平臺是基于全球首款5G PC所采用的創新的驍龍8cx第一代5G計算平臺而設計。特斯拉: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公布新車型先期啟動項目的環評報告,這意味著上海超級工廠將啟動Model Y的前期生產準備工作。三星:韓國三星電子今日表示已獲得66.4億美元訂單,向美國電信運營商Verizon提供無線通信解決方案,主要針對網絡設備,但未提及合約細節條款。
【科創板企業跟蹤】截止到9月8日,本周共有2家新增科創板企業完成注冊并公告發行安排。這里梳理了已注冊企業的基本情況,供投資者參考。
【風險提示】本報告所提及個股僅表示與相關主題有一定關聯性,不構成個股投資建議。
目 錄
01
科技前沿及新產業觀察
1、本周重點跟蹤關注:新《固廢法》實行,關注固廢處理與可降解新材料
事件:9月1日,新《固廢法》正式實行,其中增加了建筑垃圾、農業固體垃圾專章,重點突出了醫廢與塑料垃圾處理,并加大了處罰力度。環保企業有望在新《固廢法》實施背景下,迎來新一輪的固廢處理產能擴張。在更加嚴格的標準下,龍頭企業更具優勢。此外,關于限塑禁塑的政策在近期密集發布,可降解新材料迎來加速發展的機遇。建議投資者關注相關投資機會。
環保政策頻頻發布,固廢污染治理目標與計劃進一步明確。今年以來,環保領域迎來了一系列政策,固廢處理尤其是塑料污染領域治理目標與計劃逐步明確。4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并于2020年9月1日開始實行,對醫療、工業、建筑、生活等各領域的固體廢物管理、處理工作進行規定。其后,各部門圍繞塑料、醫廢處理進行了詳盡的安排。除此之外,國務院不斷推進清理拖欠民營企業與中小企業賬款工作,環保企業現金流大幅改善。
相較于2016年版本的《固廢法》,新《固廢法》具有以下幾個重點:1、增加了建筑垃圾、農業固體垃圾專章,強化對于建筑及農業固體垃圾的管理。2、針對當前疫情環境,提出加強醫療廢物管理的要求。3、延續以往政策,要求逐步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并且,根據國務院辦公廳于2017年7月27日發布的《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今年是禁止洋垃圾入境改革的收官之年。4、針對塑料污染,提出限制過度包裝和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并重點提及電子商務、快遞、外賣等行業。5、實施最嚴格法律責任,新《固廢法》增加了處罰種類,提高了罰款額度,對違法行為實行嚴懲重罰,確保法律的有效執行。
以生活垃圾為例,我國焚燒垃圾處理能力不斷增強,但仍與發達國家有一定差距。焚燒相較于填埋,具有清潔、減容效果好、焚燒廠建地面積小等優點。2006年以來,我國采用焚燒方式處理生活垃圾的比例由14%上升至34%,取得了較大的增長。截止2017年,我國已建成垃圾焚燒設施352座,總處理規模331442噸/日,年焚燒垃圾9321.5萬噸,人均焚燒量67.05kg/人·年。歐盟2016年共建成焚燒設施475座,人均焚燒垃圾104.1kg/人·年。與發達國家與地區相比,我國垃圾焚燒處理能力仍有差距。
隨著新《固廢法》正式實施以及近期環保企業資金情況改善,我國固廢處理行業有望迎來新一輪的固定資產投資與產能擴張,并且在嚴格的政策標準下,龍頭企業更具優勢。此外,近期關于限塑禁塑的政策頻頻發布,可降解材料有望在各領域加速應用。建議投資者關注相關投資機會。
2、其他科技熱點跟蹤
1)新型城鎮化——國家發改委成立建設工作專班,加快各地縣城發展
據國家發改委,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政府投資要重點支持新型城鎮化等“兩新一重”建設,大力提升縣城公共設施和服務能力,以適應農民日益增加的到縣城就業安家需求。對此,國家發改委近日成立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工作專班,由規劃司牽頭,11個司局協同協作,印發實施“1+N+X”系列文件,統籌利用各類資金支持縣城建設發展。(格隆匯)
2)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或寫進“十四五”規劃
據權威消息人士透露,我國計劃把大力支持發展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寫入正在制定中的 “十四五”規劃,計劃在 2021-2025 年期間,在教育、科研、開發、融資、應用等等各個方面,大力支持發展第三代半導體產業,以期實現產業獨立自主。(芯通社)
3)核電——兩大核電項目重啟審批,總投資超700億
國務院會議已核準采用“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技術的海南昌江核電二期工程和民營資本首次參股投資的浙江三澳核電一期工程。兩個項目有效總投資超過700億元,將積極穩妥推進核電項目建設,擴大有效投資、增強能源支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格隆匯)
4)智慧交通——國內首條支持高級別自動駕駛車路正式通車
由百度Apollo支持建設的國內首條支持高級別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的高速公路G5517長常北線高速長益段正式通車。該智慧高速路段覆蓋了干線、互通、隧道、橋梁、服務區等典型的高速公路場景,路側和云平臺系統采用百度Apollo車路協同方案。在技術層面,主要依托面向自動駕駛的全量感知能力、云平臺處理能力、C-V2X和5G通信能力等,以支持L4級別自動駕駛。(電車匯)
5)特種氣體——中國化工集團和中化集團合并重組,特種氣體產業格局或將重塑
中化集團董事長、中國化工集團董事長寧高寧表示,中國化工集團和中化集團合并重組正在進行中,并強調“兩化”合并的重要性。據了解,“兩化”在特種氣體研發及產業化、氣體裝備、氣體物流、產業投資等領域早有布局,中國特種氣體產業格局或將更加清晰。(新材料在線)
6)新材料——日產汽車在碳纖維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日產汽車宣布,該公司在碳纖維生產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具體到材料特性,碳纖維更輕更堅固,有助于增強汽車的安全性并減少車身重量,有利于提升燃油效率。從而提高汽車性能。目前的限制是碳纖維的價格通常比較高,成本因素導致新型材料可能率先使用在高端車型,短時間無法在大眾汽車市場普及。(新材料在線)
7)新技術——未來科技創新五大新興趨勢,或將具有顛覆潛力
全球領先的信息技術研究和顧問公司Gartner最新研究報告“Hype Cycle for Emerging Technologies, 2020”,介紹了30項須重點關注的技術,這些技術可實現可編組企業,有望重拾社會對于技術的信任并改變人腦的狀態。Gartner表示未來應重點關注包括數字自我、編組架構、構成化AI、算法信任、超越硅的芯片材料的這五大發展趨勢。(C114通信網)
8)環保降解材料——廣東省“限塑令”再升級,環保降解材料或將迎來增量機遇
近期廣東省發改委、廣東省生態環境廳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實施意見》,規范不可降解塑料的處理方式,積極推廣非塑制品、可降解材料為主的生活產品。具體來看,“限塑令”將為環保降解材料創造發展機遇,加速不可降解塑料的替代,助力廣大消費者培養更環保、更綠色的生活購物方式。(新材料在線)
9)液晶面板——液晶面板將持續漲價
根據市場報價,OpenCell(不含背光模組的LCD面板)價格在8月份再次上漲,其中55英寸LCD面板達到了125美元,比上個月增幅9%左右。同時小尺寸例如32英寸LCD面板價格達到44美元,漲幅約10%。8月份漲價已經是LCD面板連續第三個月漲價了,預計9月份價格還會保持上漲的趨勢。(格隆匯)
*注:此處個股僅作列示,不代表個股投資建議,具體個股推薦請以招商各行業研究為準。
3、 上周重點科技熱點回顧
4、全球科技行業股指走勢和公司動態
上周全球股市漲跌互現。2日,美聯儲理事布雷納德稱經濟面臨相當大不確定性,仍需財政和貨幣支持。當日,美股三大指數全線收漲,標普500指數與納指再創新高。美國8月ISM制造業PMI指數為56,創2019年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另外,日本發布7月失業率為2.9%,較6月份略有上升。日本、中國及歐元區PMI略有回落。3日,美國三大指數再次集體收漲,納指史上首次站上12000點,同標普500共創歷史新高。美國8月ADP就業人數增加42.8萬遠遜預期。美國財長姆努欽呼吁國會采取更多經濟刺激措施。由于前期漲幅過大,自4日開始,美股開始調整。4日當日,由于受國際關系惡化、美國財政刺激措施未出臺影響,投資者信心受挫,市場風險偏好下降,美股暴跌,創6月11日以來最大跌幅,部分周期股逆勢上漲。5日,美股早盤繼續大幅下跌,道指一度跌超2%。但是,由于美國8月就業數據超預期,非農就業人數增加137萬,失業率降至8.4%,尾盤跌幅收窄。
主要股指漲幅情況:上周全球股指漲跌互現。具體來看,韓國綜合指數以2.50%領漲,法國CAC40、圣保羅IBOVESPA指數、德國DAX指數漲幅相對靠前,分別上漲2.15%、1.88%、1.20%。納斯達克指數以-3.93%領跌,深證成指、俄羅斯RTS、上證綜指分別下跌3.45%、3.18%、3.04%。
(1)市場風險偏好調整,科技板塊普漲。
市場風險偏好調整,科技板塊普跌。2日,美聯儲理事布雷納德稱經濟面臨相當大不確定性,仍需財政和貨幣支持。科技股領漲大盤,蘋果漲3.98%、谷歌漲1.62%、亞馬遜漲1.4%、Facebook漲0.76%。當日蘋果市值突破2.3萬億美元,阿里巴巴漲3.82%,突破8000億美元。3日,科技股整體強勢,蘋果、特斯拉遭遇獲利了結,當日蘋果跌2.07%,特斯拉跌5.83%。中概股漲跌不一,京東漲0.87%再創收盤紀錄新高,百度跌2.10%,蔚來汽車跌0.89%,阿里巴巴跌0.66%。由于前期漲幅過大,自4日開始,美股開始調整。4日當日,由于受國際關系惡化、美國財政刺激措施未出臺影響,投資者信心受挫,市場調整風險偏好。美股三大指數收盤均創6月11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科技股全線大跌,蘋果跌8.01%,亞馬遜跌4.63%。5日,美股科技股繼續下跌,谷歌、Zoom跌約3%,Facebook、亞馬遜跌超2%。蘋果放出下周發布新款產品消息,并表示已投資建設世界最大陸上風力渦輪機以支持數據中心,行情逆轉,蘋果收漲0.07%。埃隆馬斯克近日參觀德國柏林超級工廠,透露公司將加大力度投入電池單元設施,特斯拉收漲2.78%。
上周美國科技行業指數普漲。具體來看,納斯達克生物技術指數以-4.68%領跌。標普500信息技術指數、納斯達克中國科技股、標普500醫療指數跌幅相對靠前,分別下跌4.50%、3.96%、2.40%。
(2)亞太地區科技指數分化
上周亞太地區科技指數分化。具體來看,臺灣資訊科技指數以0.51%領漲。恒生資訊科技業指數以-3.99%領跌,恒生電訊業指數、電子元器件(中信)指數、半導體(申萬)指數跌幅也相對靠前,分別下跌2.48%、2.00%、1.76%。
(3)全球重點科技公司跟蹤
5、招商研究:科技前沿透視
(1)招商通信:IDC、光模塊、北斗等板塊表現亮眼,板塊有望環比逐季改善——詳解通信行業2020年半年報及2020年二季報
核心觀點:IDC、北斗、光器件、光模塊等板塊表現亮眼,隨著疫情的緩解和5G等新基建推進,通信公司業績有望進入上升周期
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疊加中美貿易摩擦,通信行業總體營收增速仍趨緩,但IDC、光器件與光模塊、北斗、云視頻、專網、通信運營板塊相關公司表現亮眼。2020年上半年,通信行業整體實現營收3814.03億元,同比增長1.19%,實現凈利潤138.91億元,同比下降14.73%;毛利率與2019年上半年相比有所下降;行業管理費用率持平,銷售費用率有所下降,經營性凈現金流逐步回暖。剔除中國聯通(行情600050,診股)、中興通訊(行情000063,診股)之后,行業總營收為1838.07億元,同比下降1.89%,實現凈利潤84.89億元,同比下降26.63%,光纖光纜、廣電、物聯網、無線射頻、通信技術服務等板塊業績下滑較大,IDC、光器件與光模塊、北斗、云視頻、專網、通信運營等板塊表現良好。從重點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增速來看,寶信軟件(行情600845,診股)(+67.73%,扣非+65.64%)、天孚通信(行情300394,診股)(+63.25%,扣非+68.12%)、光迅科技(行情002281,診股)(+45.42%,扣非+53.95%)、光環新網(行情300383,診股)(+15.06%,扣非+15.49%)、奧飛數據(行情300738,診股)(+69.50%,扣非-0.76%)、廣和通(行情300638,診股)(+70.78%,扣非+76.10%)。
2020年二季度,隨著國內疫情逐步好轉,通信行業營收和凈利潤逐步改善,其中IDC、光器件、光模塊、通信設備、北斗、軍工信息化、超高清板塊相關公司表現亮眼。2020年Q2通信行業整體實現營收2133.40億元,同比上升11.96%,凈利潤為97.86億元,同比上升14.32%;毛利率小幅下降,同比下降2.11個百分點;管理費用率和銷售費用率同比均略有下降,經營性凈現金流同比大幅增長。若剔除中興通訊和中國聯通,2020年二季度通信行業整體營收1110.52,同比增長15.27%,凈利潤67.60億,同比增長3.04%,IDC、光器件、光模塊、通信設備、北斗、軍工信息化、超高清部分公司表現較好。從重點公司二季度凈利潤增速來看,寶信軟件(+87.83%,扣非+97.48%)、天孚通信(+83.40%,扣非+95.38%)、光迅科技(+168.54%,扣非+201.50%)、光環新網(16.94%,扣非+17.02%)、奧飛數據(-16.38%,扣非-24.64%)、廣和通(+103.10%,扣非+92.45%)。
2020年是通信行業變革之年,以云為基,以5G為根,通信新應用將鑄就下一個十年新經濟,建議沿著新基建四大賽道,在變革中尋求確定性投資機會。“四大賽道”:1)5G基礎設備建設:運營商5G投資加速,拉動上游元器件及中游設備景氣度高企;2)云計算及數據中心:數據中心首獲中央定調,5G新應用來臨,云巨頭和運營商大力投入云基建帶動云產業鏈迎來拐點向上加速發展大機遇;3)5G新應用:5G標準R16版本凍結,國六標準加持,AIOT應用進入新紀元,看好模組、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車聯網、VR/AR、超高清等5G新應用方向率先落地大機遇;4)衛星互聯網:衛星互聯網首次納入新基建范疇,海外巨頭超前發展空天衛星通信,行業加速發展。重點推薦:5G賽道:中興通訊、光迅科技、天孚通信、中國聯通;云計算賽道:寶信軟件、光環新網、奧飛數據、中際旭創(行情300308,診股)、新易盛(行情300502,診股)、星網銳捷(行情002396,診股)、會暢通訊(行情300578,診股);5G新應用賽道:廣和通、鴻泉物聯(行情688288,診股)、當虹科技(行情688039,診股)等;衛星互聯網賽道:海格通信(行情002465,診股)。
投資建議:5G規模建設開啟,云計算進入實質性落地階段,5G應用加速發展,2020年通信板塊圍繞5G基建、云計算大數據中心、5G新應用、衛星互聯網四條主線進行長期布局。
本周組合
-
重點推薦:光迅科技、天孚通信、寶信軟件、光環新網、奧飛數據、新易盛、中際旭創、星網銳捷、中國聯通、鴻泉物聯、廣和通、中興通訊、國睿科技(行情600562,診股)、天源迪科(行情300047,診股);
-
建議關注:太辰光(行情300570,診股)、紫光股份(行情000938,診股)、烽火通信(行情600498,診股)、世嘉科技(行情002796,診股)、億聯網絡(行情300628,診股)、數據港(行情603881,診股)、移為通信(行情300590,診股)、海格通信、亨通光電(行情600487,診股)、中海達(行情300177,診股)。
風險提示:中美貿易摩擦升級、新型肺炎疫情持續蔓延、5G投資規模不及預期、云計算發展不及預期。
(2)招商電新:需求向好帶動供需偏緊,六氟、電解液產業鏈價格開始回升——動力電池與電氣系統系列報告之(五十七)
六氟價格開始上漲。8月底多家主流電解液企業反饋9月六氟磷酸鋰漲價概率高,9 月初據行業協會和產業交流反饋,六氟開始漲價漲幅約5000-7000元/噸。上半年受疫情影響,需求低迷,六氟價格跌至7萬元/噸以下,創2014年以來新低。頭部企業已經進入微利或虧損狀態,上半年新泰材料和九九久的毛利率分別下滑至0.6%和6%,新泰已虧損0.17億元。
六氟的有效供給比較穩定。根據公開信息和行業反饋,目前六氟全行業名義產能5.5萬噸,但實際有效產能4-4.5萬噸。由于環評審批慢、設備定制和產品認證均需要較長等待期,新建產能投產需要0.8-1.5年時間,當前僅天賜有較大的擴產規劃(提前布局,自用為主)。
需求向好,供需將逐步偏緊。歐洲電動車加速增長5-8月歐洲8國電動車銷量分別同比增長22%、91%、212%、142%,預計歐洲市場今明年將保持快速增長。中國市場已經開始復蘇,明年在國內外新增車型供給和政策推動下,有望重回中高速增長。由于疫情影響上半年需求,預計今年全球電動車上、下半年銷量比約1:2。此外,下半年開始非車用鋰電需求也在持續向好,預計下半年整體鋰電需求近170GWh,對應六氟需求約 2.1萬噸,行業產能利用率有望接近90%。明年全球六氟需求有望4.4-5萬噸,產能利用率可能進一步緊平衡。
電解液價格有望回升,液體六氟與新型添加劑開始帶來回報。電解液目前前三家市占率超過65 %,未來有望進一步提升,天賜、新宙邦(行情300037,診股)、國泰三強格局正在向兩強格局轉變。電解液經過激烈競爭,盈利情況處于較低位置,隨著六氟和溶劑漲價,電解液價格也將逐步回升。同時,頭部電解液公司大規模應用成本更低的液體六氟將放大盈利優勢,而在新型添加劑的投入也逐步進入收獲期,FSI、LFO、DTD等產品使用量不斷提升,也在提高電解液的產值與附加值。
投資建議:繼續推薦天賜材料(行情002709,診股)、新宙邦(聯合化工)、關注多氟多(行情002407,診股)(聯合化工)、天際股份(行情002759,診股)(聯合家電)。
風險提示:新能源汽車銷量低于預期、六氟供給釋放快于預期、原材料漲價向電解液傳導不及預期。
(3)招商電新:新能源中游、光伏、自動化機會不斷——新能源與電氣設備觀點更新
核心觀點:新能源中游、光伏、自動化都開始出現比較超預期的恢復,綜合中短期與長期前景,我們認為幾個領域的主流企業有較好的投資價值。
中游三部曲演變到第二階段。中游的三部曲(歐洲回到高增長、中國回暖、中游出業績)兌現的比預想的更快,歐洲8國6、7月新能源車銷量分別增長89%、214%,歐洲今年銷量或超百萬臺。國內市場也開始回暖,從大國產業競爭看,國內政策加碼是有道理、有價值的;而中游多數環節盈利水平處于較低位置。綜上,我們認為中游業績上臺階為期不遠。從產業反饋看,一批海外占比高的企業Q3出貨大幅加速,對深入海外核心的企業,可能有長周期的增長加速。
光伏從量變到質變,估值體系有望重構。光伏較同質化故波動較大,5月需求擔憂排除后,行業從局部漲價到普漲再到局部暴漲,目前市場關注的漲價對需求影響是個可自己修復的問題。行業未來努力的重點是提升發電效率,另外建筑光伏、光儲一體等應用挖掘將變得更重要。目前有兩個變化值得跟蹤,一是今明年國內實現全平價,二是頭部組件公司2019年都實現了較強的自由現金流,前者意味著擺脫補貼依賴,后者有助于擺脫融資依賴,行業估值體系重構的可能性在顯著大于過去五年。此外,風電領域,海上風電可能會比較超預期。
國內自動化復蘇,正在第二次品牌塑造期。有別于市場之前的預判,多數自動化公司在疫情期間的業績表現多數都超預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通用自動化下游比較寬因此市場回旋空間大,另一方面,疫情也加速了國產化的進度,特別是口罩機等中國特色產品更加為中國公司主導。向后展望,自動化行業的復蘇正在展開,服務領域的自動化與信息化加速,預計產品公司的增長可能會上臺階;繼2000-2010年第一次大發展后,中國工業公司在2017年左右正在進入一個新的品牌塑造期。有產品支撐的自動化公司,保持著好的造血能力與資產回報率,在制造業升級中扮演的角色會更重要。
投資建議:光伏:隆基股份(行情601012,診股)、通威股份(行情600438,診股)、晶澳科技(行情002459,診股)、特變電工(行情600089,診股)、福斯特(行情603806,診股)、陽光電源(行情300274,診股)。新能源中游:寧德時代(行情300750,診股)、億緯鋰能(行情300014,診股)、天賜材料、當升科技(行情300073,診股)(化工聯合)、宏發股份(行情600885,診股)、恩捷股份(行情002812,診股)、精達股份(行情600577,診股)、嘉元科技(行情688388,診股)(有色聯合)、新宙邦(化工聯合)。自動化推薦:匯川技術(行情300124,診股)、信捷電氣(行情603416,診股)、鳴志電器(行情603728,診股)、正泰電器(行情601877,診股)。
風險提示:新能源政策擾動期,競爭導致盈利能力超預期下降。
(4)招商電新:行業存在較大預期差,詳解四大關鍵問題
核心觀點:風電行業存在較大預期差,看清四大關鍵問題后,行業可以看得長遠一些
風電不會被光伏消滅。風電配套30%儲能后,出力近乎平滑,可以作為基礎電源。風光兩者應用場景不同且并不矛盾,長期共存可能是常態。現階段過于關注風電行業是否會被消滅過于悲觀,系風電+光伏替代存量火電的空間很大。
國內長期增量在于央企。火電審批趨嚴,預計傳統能源類央企將持續加大對新能源投資力度,滿足EVA考核。
2021/2022年裝機不會出現出現斷崖式下降。本輪搶裝和2015年不同:(1)2020年過后緊接平價,2015年無法平價;(2)2016-2017年去杠桿;(3)2021/2022年下游運營商彈藥會更加充足。2020年是特殊搶裝年,預計2021-2022年裝機25-30GW,不會斷崖式下降。此外,行業波動是常態,平價后,行業周期性減弱,成長性加強,十四五裝機年均中樞大概率還是向上的。
降本速度可能會超預期。2014年前降本驅動主要因素為規模,近期已轉變為研發投入,降本速度可能超預期
海風發展有超預期可能,這一細分領域可以看得更長遠一些。從產業態勢上看,風電是由陸上到近海,再到深遠海的發展,目前海上風電還在快速發展階段。2020年是歐洲海風平價元年,預計隨著地補政策逐步明朗,補貼過后,國內海風也將實現平價。海風各環節均有較強壁壘,部分環節價值量提升顯著,產業格局更好的環節成長性會更強。此外,沿海各省對海風的支持力度有可能超預期。
投資建議:推薦強海風屬性企業:泰勝風能(行情300129,診股)、明陽智能(行情601615,診股)、東方電纜(行情603606,診股)、日月股份(行情603218,診股)(機械聯合),建議關注金風科技(行情002202,診股)、大金重工(行情002487,診股)(機械聯合)。
風險提示:國內新增轉機不達預期;零部件供應短缺影響交付;價格戰。
(5)招商傳媒:半年報業績陸續發布,關注各板塊優質龍頭——傳媒互聯網行業周報
建議關注具備優秀內容的龍頭公司。上周傳媒板塊龍頭公司反彈明顯,特別是【芒果超媒(行情300413,診股)】,我們近期參加了公司的調研活動,我們認為未來芒果有望在破圈,粉絲變現,以及5G 應用上持續有突破和驚喜,公司今年進步較大,在影視劇和綜藝節目上已經處于龍頭地位,而在廣告業務,雖然上半年整個廣告行業景氣度不高,但公司還是憑借精品綜藝和精品劇贏得了廣告主的認可,我們計公司的廣告收入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還會有較大的突破。另一方面,我們尤其值得期待的就是公司發力的直播電商業務,電商業務市場空間巨大,一旦芒果順利切入,有望再造一個芒果。另外,我們看到最近電影市場《八佰》的票房不斷超預期,我們認為隨著疫情的逐步被控制,民眾觀影的需求進一步提高,我們非常期待后期國慶檔的票房有望進一步超預期,但由于好萊塢的電影對來說,上映較慢,這對國內的電影公司形成利好,我們近期發布了【光線傳媒(行情300251,診股)】的深度報告《影視IP 自主可控的扛旗者》,歡迎閱讀。
我們繼續堅定看好游戲和OTT 板塊。另外,近期一些龍頭公司出現了調整,包括像【新媒股份(行情300770,診股)】【完美世界(行情002624,診股)】等,我們繼續強烈推薦。我們認為OTT 和游戲行業是5G 應用里最確定的受益方向,而上述龍頭二季度業績其實仍然維持高增長,特別是去年下半年兩家龍頭的業績基數也并不高,維持高增長是個大概率事件。另外,完美世界未來要推出的《夢幻新誅仙》,新媒股份發力的電視彩票業務都是較大的亮點,值得期待。最后,我們繼續強烈看好傳媒板塊,我們認為傳媒各細分行業正在經歷徹底的供給側改革,無論是游戲行業蘋果下架無版號游戲,以及影視行業受疫情影響的供給側改革,以及廣告行業受經濟環境影響很多小公司被迫退出,傳媒各個細分行業龍頭有望逆勢擴張。
投資建議:我們繼續建議傳媒板塊圍繞三個方向布局:第一個方向就是有望沖擊千億市值的龍頭傳媒公司,我們建議堅定持有,調整即買入,我們強烈建議關注【完美世界】【三七互娛(行情002555,診股)】【芒果超媒】等;第二個方向,我們看好各個細分板塊的龍頭公司,我們繼續建議關注【新媒股份】【世紀華通(行情002602,診股)】【順網科技(行情300113,診股)】【奧飛娛樂(行情002292,診股)】【壹網壹創(行情300792,診股)】【慈文傳媒(行情002343,診股)】【歡瑞世紀(行情000892,診股)】【華策影視(行情300133,診股)】【吉比特(行情603444,診股)】【掌趣科技(行情300315,診股)】【中文傳媒(行情600373,診股)】【捷成股份(行情300182,診股)】【分眾傳媒(行情002027,診股)】【華揚聯眾(行情603825,診股)】【寶通科技(行情300031,診股)】【游族網絡(行情002174,診股)】【中信出版(行情300788,診股)】【恒信東方(行情300081,診股)】【立思辰】【金科文化(行情300459,診股)】【心動公司】等;最后,我們建議關注各種新的主題方向投資,包括KOL,MCN,VR/AR,云游戲,4K 超高清等。
風險提示:1)相關政策收緊風險;2)行業競爭加劇風險;3)產品發布進度和表現不及預期風險;4)市場經營環境變化風險等;5)系統性風險。
(6)招商計算機:科技龍頭引領行業疫情后穩健復蘇——計算機行業2020半年報總結
計算機板塊2020H1受疫情沖擊尚未恢復,整體收入持平,利潤下降。在經歷疫情較為嚴重的Q1后,Q2大部分公司經營有所好轉。上半年計算機行業實現營收3157.02億元,同比增長1.15%,營收增長中位數1.65%,較去年下降11.67pct。利潤端2020H1 行業整體凈利潤與扣非凈利潤均明顯下降,分別為157.39億、61.84億,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34.17%與19.30%。
近半數上市公司業績改善,龍頭公司營收和利潤增速更快。2020H1有50.21%的公司收入下降,其中48.96%公司收入降幅小于 50%;49.79%的公司收入實現增長,其中5.39%的公司收入增速超50%,44.40%的公司收入增速落入0%-50%區間。凈利潤方面,48.01%的計算機上市公司實現增長、扭虧或減虧,其中23.81%的公司凈利潤增速落入0%-50%區間,16.27%的公司增速超過50%。此外,若我們將樣本市值按照“大于 400 億”、“100億-400億”、“小于400億”分成三組,營收方面,由大致小三個組合分別增長11.66%、1.26%和6.60%;扣非后凈利潤方面,三個組合分別增長11.75%、11.20%和23.92%。我們認為大市值公司大多為細分領域龍頭,抵御疫情沖擊上有明顯優勢,而中小市值公司則受到較大影響。
毛利率有所下滑,研發費用保持增長。20H1計算機行業整體毛利率為26.90%,較去年同期下降1.52pct,除疫情影響因素外,新會計準則將部分企業和產品實施交付相關的原劃入費用現劃入營業成本影響公司毛利率。報告期內各項費用率合計為23.63%,較去年同期增長0.12pct。拆分來看,銷售費用率與管理費用率較去年同期相比小幅下降,研發費用率8.59%,較去年同期上升0.54pct,保持穩定增長。
云計算等板塊逆勢增長。受疫情與新基建影響2020H1云計算板塊依然保持快速增長,而信息安全、醫療IT、信創等項目型企業在上半年受疫情影響較大,營收低于去年同期。其中,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金融IT、教育信息化在收入增速中領先其他子行業;利潤端,云計算、教育信息化、金融IT扣非凈利潤增速中位數分別為37.57%、35.63%、13.04%,利潤增長顯著領先。
風險提示:云計算推進低于預期,中美貿易摩擦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