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纖行業新一輪上行周期開啟 關注三只概念股
在過去二十年玻纖行業降本可分為兩個階段:以2012年為界,第一階段主線為池窯大型化,規模效應帶動生產成本下降,第二階段主線為冷修技改帶來生產工藝提升。以巨石為例,其在冷修后能耗下降約37%,同時單線規模擴大降低了人工及折舊成本。
在第二階段中,頭部企業通過控股上游原材料、鉑銠合金制造企業進一步降低成本,測算目前行業噸成本中樞已降至3000-3500元。其中巨石仍處第一梯隊,第二梯隊以泰玻、長海為主,中國巨石(行情600176,診股)憑借其資源稟賦及在漏板開發、浸潤劑研制方面的優勢使得整體噸成本領先第二梯隊300-400元,且短期內難以被追平。
通過對比中美玻纖企業生產成本,發現我國玻纖生產在人工成本方面占據較大優勢,但能源成本略高,礦石原材料成本相差不大。綜合來看,2019年我國噸玻纖紗生產成本較美國低1668元。國內玻纖龍頭進一步推進智能制造工廠建設,降低人工成本,同時通過冷修技改降低能耗,是我國保持成本優勢、加固成本護城河的主要手段。
從大的周期來看,2018年四季度行業進入下行周期,系新增產能集中釋放,同時需求承壓導致行業供需階段性失衡,2020年初受疫情影響,行業復蘇時間再度被推遲。2020年下半年趕工需求推動國內風電、基建行業持續旺盛,疊加海外需求邊際好轉,行業景氣度不斷回升,9月玻纖行業正式迎來價格普漲,標志著新一輪玻纖行業上行周期的開啟。未來兩年供給端新增產能明顯低于2018年,需求端2021年疫情后經濟或加快恢復,汽車、電子領域有望迎來高景氣。
投資建議>>>
從供需兩端來看,此輪周期均更占優,行業高景氣持續時間或將更長,繼續推薦中國巨石、中材科技(行情002080,診股)、長海股份(行情300196,診股)。 華泰證券(行情601688,診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