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了比亞迪 還有這個!
前面寫的文章都比較干,感覺大家不是很喜歡,周二就隨便聊聊了。
周一大盤高開低走,周二低開高走,連起來是一個大深V。
大盤雖然沒怎么漲,成交量再度萎縮,但還是有不少積極的信號的。
首先是周二一個跌停板沒有,ST股都沒跌停,說明做空的力量并不多。
其次是創業板成交額(2422億)再度超過主板(2278億),可能是銀行股暫時休息,資金重新做多成長股的信號。
還有前期一直主跌的半導體,周二很多股票都出現探底回升的K線,例如三安光電(行情600703,診股)、聞泰科技(行情600745,診股)、圣邦股份(行情300661,診股)等等。如果半導體就此止跌,對于市場是一個好消息。
……
然后再聊聊華潤微(行情688396,診股)。
這股昨晚發了三季報,歸母凈利潤6.87億元,同步增長155%,其中凈利潤2.84億元,同比增長169%。周二大跌12%。
華潤微是功率半導體行業的IDM企業,同時也有晶圓制造的業務,和聞泰科技收購的安世半導體部分重合,不過聞泰科技大部分收入是手機制造業務,不是單純的芯片股,所以估值一直比華潤微低一些。
華潤微這個業績肯定沒問題,甚至可以說很出色。周二跌成這樣,我覺得一個是被潛伏的資金砸了,還有可能就是發了個50億的定增公告。
那個定增預案我看了一下,計劃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35億股,募資不超過50億,投資功率半導體封測基地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有讀者可能根據1.35億股的發行量和50元的募資額,然后算出來定增價格是37塊多,華潤微周一收盤58元,一下子折價近40%,那二級市場肯定不干了。
我很久以前也是這么認為的,后來發現不對。
因為定增預案寫的是發行“不超過”1.35億股,以及募資“不超過”50億元,而不是說剛好就卡著這兩個數字,必須在發行1.35億股的同時募資50億元。打個比方,可能華潤微后面發行5000萬股就能募資50億元,那直接定增價格就100元了。
這種事情發生的概率很小,但是不代表不可能,也不代表發生概率肯定就比37元發行價的概率更小。
如果大家多看幾家之前成功定增的公司就會發現,這類定增大部分是奔著定增金額去的,增發的新股數量是補充條件,絕大多數時候都不會觸發。
比如華潤微說計劃定增募資不超過50億元,那大概率就是要頂格募資50億元。公司把有意向參與定增的機構叫過來詢價,經過詢價后確定最終定增新股的發行價,如果是50元,那最后就增發一億股新股。如果華潤微后面出了大利好,股價漲到110元,機構愿意花100元的價格參與定增,那只需要發行5000萬股,就可以達到50億的募資目標。
至于為什么要定一個1.35億股的最高增發新股的數量,主要是避免過度稀釋股東權益。假如參與定增的機構暗地里串通好了,惡意壓價,全部都出5塊錢一股,那為了達到50億元的募資目標,華潤微需要增發10億股新股。
華潤微現在總股本才12億股,突然多了10億股,意味著股東權益也會被稀釋到原來的近50%,成了赤裸裸的剝削,股東不干,上市公司更不會干。
所以華潤微周二跌這么多,我是有點困惑的。可能行情一旦轉涼,大家就習慣了用熊市思維思考問題。尼瑪,你IPO才圈了一波錢,現在又想圈錢50億,看老子不砸死你,然后突然大家就正義感爆棚,砸著砸著還砸出快感了,然后股價就崩了。
話說9月初先導智能(行情300450,診股)也發了個定增預案,定增募資不超過25億元,發行價格36元。先導智能當天收盤價43元,36元的定增價相當于15-20%的折價,按理說也是利空,結果第二天高開13%。
你說這找誰說理去?
……
周二新能源汽車板塊再次大漲,長城汽車(行情601633,診股)、長安汽車(行情000625,診股)漲10%,比亞迪漲9%。
近期新能源汽車里漲得好的都是整車企業,主要是因為銷售數據越來越好。蔚來中低端的ES6,35萬左右,這個價位的新能源車SUV,國內基本上找不到對手,9月訂單同比翻倍。零部件企業近期漲得相對少一些,寧德時代(行情300750,診股)周二才漲了5%。
整車企業近期的大漲,我覺得是大家對于新能源車取代傳統燃油車的正式認可吧,美股那邊也是,蔚來5個月漲了7倍,還有一個中概股仙股開心汽車,4天漲了23倍。
有機構預計,明年國內的新能源汽車整體銷量同比增速在40%以上,2022年會達到50%,雖然補貼2023年會下降25%,但是電池成本的降低,基本上可以彌補這一塊,甚至會超過補貼下降的速度,所以車企的利潤率是不必擔心的。
另外很難得的一點是,之前大家覺得特斯拉會把國產電動車秒成狗,事實證明并沒有,蔚來做中高端,五菱、長城做低端,比亞迪漢賣的也很好。比亞迪這走勢,3800億的盤子,說主升浪就主升浪,絕對是機構資金的買法,和之前的寧德時代很像。
整車這一波我是錯過了,去年買寧德時代的時候,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數據并不好,我就是因為看不準什么時候爆發,所以選擇了安全性更高的上游。
錯過了就錯過了,我也不打算再追。另外,我覺得新能源車這么爆發,功率半導體行業應該也會有行情,傳統行業在加速電子化進程,必然會大大增加對功率半導體器件的需求,功率半導體40%的用量都是用在汽車上。股票的話,斯達半導(行情603290,診股)、華潤微、聞泰科技、士蘭微(行情600460,診股)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