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價下行 龍頭養殖企業擴產能降成本
隨著生豬生產的恢復和出欄量的增加,豬肉價格已經連續7周下降。不過,大型生豬養殖企業繼續擴大產能。
業內人士認為,大型養殖企業成本存在下降空間,有望減少生豬價格下降對業績的影響。
豬價持續下跌
農業農村部最新數據顯示,10月12日-16日,16省(直轄市)瘦肉型白條豬肉出廠價格總指數的周平均值為每公斤38.05元,較10月9日的每公斤39.75元下跌4.3%,同比跌18.6%,較上周跌幅擴大8.4個百分點。
農業農村部總經濟師、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表示,隨著生豬生產快速恢復、出欄量增加,豬肉價格已連續7周回落。截至9月底,全國生豬存欄達到3.7億頭,恢復到2017年末的84%;能繁母豬存欄達到3822萬頭,恢復到2017年末的86%。
之前,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國內生豬存欄下滑,供求關系緊張,生豬價格持續上漲。生豬養殖盈利水平提升,生豬養殖企業取得較好業績。而進入2020年,我國非洲豬瘟疫情明顯減弱。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今年3月以來,生豬出欄連續7個月環比增長;1-9月份豬肉進口量328.6萬噸,同比增長132.2%。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陳光華稱,綜合考慮生豬生產恢復情況、豬肉進口、消費需求變化等因素,明年元旦春節期間豬肉供應量同比會增長30%左右,價格總體上將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頭部企業忙擴產
盡管豬肉價格下降,但生豬養殖企業擴張步伐并沒有停止。牧原股份(行情002714,診股)近期公告,擬出資設立橫縣牧原、沙洋牧原、江都牧原、義安牧原4家生豬養殖子公司和牧原科工1家飼料子公司,由子公司牧原糧貿出資設立原料孫公司牧原生物。上述6家新公司注冊資本各擬定為2000萬元。
牧原股份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表示,目前公司已成立的屠宰類子公司規劃產能為3000萬頭左右。公司會根據未來養殖產能的布局,在養殖產能較密集的區域優先規劃布局屠宰廠。截至9月底,公司生豬存欄量1800萬頭左右,其中能繁母豬存欄量221.6萬頭。
2020年以來,5家生豬養殖企業的擴產計劃投資近200億元。其中,牧原股份計劃投資51億元用于23個生豬養殖項目,19億元用于4個生豬屠宰項目。新希望(行情000876,診股)擬投資18.26億元新建設3個生豬養殖項目。
進入10月份,溫氏股份(行情300498,診股)和大北農(行情002385,診股)加入大手筆投資行列。溫氏股份擬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資金不超過98.75億元。其中,62.52億元用于養豬項目。大北農擬發起設立總規模為100億元的產業發起基金,首期10億元用于支持河北生豬養殖項目。
正邦科技(行情002157,診股)早在6月份就宣布了擴產計劃。公司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80億元,其中32.19億元用于發展生豬養殖業務。正邦科技在2019年年報中表示,生豬養殖業務繼續以擴大規模為首要任務,今年生豬出欄目標為900萬-1100萬頭。
平抑“豬周期”
華西證券(行情002926,診股)研報顯示,我國的“豬周期”約為3-4年。本輪豬周期自2018年6月開始,目前時長為28個月,為“上行期”,預計2020年四季度開始步入“下行期”。春節之前,豬肉將呈現“供需兩旺、供給放量”;從春節后到明年年中,出欄量將全面增加,供給大幅上升。節后對于豬肉的需求將進入淡季,預計豬價將較大幅度下跌。
財信證券指出,牧原股份是“自繁自養一體化”養殖龍頭企業,成本控制能力突出。當前,公司生豬育肥成本約為14元/公斤,仔豬成本約為350-400元/頭。未來,隨著生豬出欄量的增加、非洲豬瘟防控成本的下降以及智能化養殖技術的運用,養殖成本存在下降空間。公司有望依靠成本管控能力,減少生豬價格下降對業績的影響。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龍頭企業不斷拓展產能,大型或超大型養豬企業獲得一定的市場占有率之后,會抑制市場價格情緒性波動,市場信息更加透明,有利于避免“豬周期”而引起的豬價快速不合理上漲或下跌。不過,目前已上市的前十家豬企出欄量還不到全國總出欄量的10%。
- 上一篇:深圳新房基本靠搶?銷量創7年新高!二手房卻...
- 下一篇:水泥行業旺季產銷量超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