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景氣度持續上行 四大主線布局新能源汽車板塊
日前,國家財政部提前下達了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資金預算,據文件顯示,2021年共安排新能源汽車補貼375.8529億元,其中包含新能源公交車運營補助和2016-2018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
業內人士認為,經過十幾年的政策扶持與車企及相關產業鏈公司的不斷發展,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然而,近年來車市的不景氣疊加2020年新冠疫情,新能源汽車發展受困。2020年4月,四部委發布最新通知,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年底。在促進國內大循環的經濟戰略大背景下,此次財政部提前下達2021年年度補貼,將極大利好我國新能源(行情600617,診股)汽車產業鏈。
事件驅動 財政部提前下達明年補貼預算
近期,國家財政部提前下達了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資金預算。據文件顯示,2021年共安排新能源汽車補貼375.85億元,其中新能源公交車運營補助156.89億元,占比41.74%;2016-2018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218.96億元,包含2016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11.62億元,2017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63.63億元,2018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143.72億元。
為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我國實行了新能源汽車補貼與免稅優惠扶持政策,在政府、車企及相關產業鏈公司的不斷發展下,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達到世界前列水平,我國也擁有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目前,在促進國內大循環的經濟戰略大背景下,國家加大了新能源汽車產業推廣力度。
今年,財政部在《2020年上半年中國財政政策執行情況報告》明確提出,支持保障能源安全,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支持增加國內油氣產量,推進可再生能源發展。此次財政部提前下達2021年年度補貼,對于穩經濟、促增長,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邁上新臺階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據匯總表,此次通知中獲得補貼金額前三的省份是廣東(包含深圳)、河南和山東(包含青島),合計新能源補貼占比高達36.81%,合計新能源公交車運營補助占比高達42.72%。其中廣東(包含深圳)補貼金額為58.59億元,新能源公交車運營補助32.73億元,主要原因是當地新能源汽車工業更加完善,坐擁廣汽集團(行情601238,診股)和比亞迪(行情002594,診股)兩大車企,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車發展。緊隨其后的是河南省,補貼金額為41.55億元,其中新能源公交車運營補助高達15.28億元,與宇通客車(行情600066,診股)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進行較大力度的投入有關。而山東省位列第三,補貼金額為38.20億元。
市場前景 明年全球銷量有望高增長
上半年受疫情沖擊,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大幅下降。據中汽協數據,1-6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36.90萬輛,同比下降41.15%。下半年疫情影響減弱,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呈現出同比降幅逐月收窄、環比逐月增長的趨勢。10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16萬輛,同比翻倍增長,環比增長15.99%,1-10月累計銷量90.10萬輛,同比下降7.10%。四季度行業內企業排產情況仍然向好,預計四季度銷量環比仍增長,行業景氣度持續回升。
進入下半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重回高增長,7-9月銷量同比增速分別為73.43%、52.53%、89.07%。據EVSales數據,9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34.60萬輛,同比增長89.07%,環比增長43.57%;1-9月累計銷量177.94萬輛,同比增長10.10%;其中歐洲銷量占比46.30%,中國銷量占比37.90%,歐洲市場成為全球銷量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2019年底到2020年上半年,為了應對歐盟嚴格的碳排放考核要求以及對沖新冠疫情對經濟的沖擊,歐洲各國密集推出新能源汽車支持政策,如德國連續加碼新能源汽車補貼、歐盟擬免除零排放汽車增值稅以及法國發布88億歐元的汽車援助計劃等。歐洲是全球新能源汽車最重要的市場之一,也是全球主流汽車企業大眾、寶馬、戴姆勒等的所在地,是將來主流車企電動化戰略發力的重要市場之一,已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的重要支撐。
中銀國際預計,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275萬輛,同比增長27.46%,其中海外市場銷量150萬輛,同比增長56.97%,成為全球銷量增長的主要動力。2020年年底基數疊加新車型密集推出,預計2021年全球銷量390萬輛,同比增長41.80%,其中中國銷量175萬輛,同比增長40.00%,海外銷量215萬輛,同比增長43.33%,帶動產業鏈需求高增長。
投資機會 四大主線布局新能源汽車板塊
安信證券表示,經過十幾年的政策扶持與車企及相關產業鏈公司的不斷發展,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然而,近年來車市的不景氣疊加2020年新冠疫情,新能源汽車發展受困。2020年4月,四部委發布最新通知,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年底。在促進國內大循環的經濟戰略大背景下,此次財政部提前下達2021年年度補貼,將極大利好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整車方面,重點推薦比亞迪、宇通客車、廣汽集團、上汽集團(行情600104,診股)、長城汽車(行情601633,診股)和長安汽車(行情000625,診股),建議關注吉利汽車;零部件方面,重點推薦文燦股份(行情603348,診股)和福耀玻璃(行情600660,診股),建議關注華域汽車(行情600741,診股)。
中銀國際則認為,國內2020年下半年銷量明顯回暖,補貼政策延續,長期規劃落地引領產業發展,新車型密集推出有望刺激真實需求;海外利好政策持續加碼,銷量重回高增長;主流車企電動化進程持續加速,特斯拉Model3連續降價,性價比進一步提升有望刺激需求,ModelY有望成為銷量新增長點;大眾電動化戰略加速,全新純電動平臺投入使用,ID.3和ID.4有望帶動銷量增長。
此外,中游競爭格局持續優化,全球供應鏈加速導入,具備全球競爭力的動力電池與材料企業有望享受高增長紅利;部分細分領域如磷酸鐵鋰、六氟磷酸鋰供需格局改善,價格有望持續反彈。對于具體標的,推薦寧德時代(行情300750,診股)、欣旺達(行情300207,診股)、億緯鋰能(行情300014,診股)、天賜材料(行情002709,診股)、新宙邦(行情300037,診股)、德方納米(行情300769,診股)、當升科技(行情300073,診股)、中科電氣(行情300035,診股)、璞泰來(行情603659,診股)、恩捷股份(行情002812,診股)、星源材質(行情300568,診股)、杉杉股份(行情600884,診股)、科達利(行情002850,診股)、嘉元科技(行情688388,診股)等,建議關注翔豐華(行情300890,診股)、孚能科技(行情688567,診股)、多氟多(行情002407,診股)等。上游鋰鈷資源基本面筑底,長期供需格局有望持續改善,推薦華友鈷業(行情603799,診股)、寒銳鈷業(行情300618,診股)、贛鋒鋰業(行情002460,診股)等。
國海證券(行情000750,診股)亦指出,在全球供給共振驅動需求持續增長的大趨勢下,行業已進入百花齊放的電動化3.0時代,基本面持續向好,產業鏈景氣度持續上行。建議布局主線:一、具有顯著產業優勢的細分龍頭:寧德時代、恩捷股份、新宙邦、億緯鋰能、先導智能(行情300450,診股)、璞泰來、贛鋒鋰業等。二、困境反轉后步入中長期成長的優質細分龍頭比亞迪、當升科技、欣旺達等。三、受益于行業復蘇供需格局顯著改善,其產品價格有望持續上行的六氟磷酸鋰/溶劑/電解液產業鏈:天賜材料、新宙邦、石大勝華(行情603026,診股)、多氟多等。四、困境有望反轉且具有較大預期差的標的杉杉股份、星源材質、孚能科技、諾德股份(行情600110,診股)、容百科技(行情688005,診股)、北汽藍谷(行情600733,診股)。其他建議關注中科電氣、科達利、德方納米、華友鈷業、中材科技(行情002080,診股)、天齊鋰業(行情002466,診股)、鵬輝能源(行情300438,診股)、國軒高科(行情002074,診股)、嘉元科技、天奈科技(行情688116,診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