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收割!“云養牛”APP爆雷 投資人血本無歸!驚人細節大曝光
坐在家中,用APP“云養牛”就能每天掙錢,收益率比銀行存款利息還高得多?
高收益的背后,可能是本金和收益的“一場空”。
近期,多個“云牧業”APP被爆出無法提現,投資者血本無歸,多地警方已經立案。有的維權群里,初步統計的被騙金額就高達700萬。
“云養牛”就能得高額回報?
據齊魯晚報此前報道,今年5月,安徽市民李女士(化名)在網上發現了一款名為“鑫岳牧業”的手機軟件,號稱是“線上投資,線下養牛相結合的現代投資(行情000900,診股)新模式”,投資者通過線上領養牛,線下有人專門喂養牛,就能獲得豐厚回報。
“都是互聯網+畜牧業的模式,每個模式天數不一樣、本金不一樣、獲得利潤也不一樣,基本是投入本金越高,獲得返利也越高。換句話說,就是線上買牛,根據天數和投入資金等獲得返利。”李女士表示,自己經過查詢,鑫岳牧業是由內蒙古鑫岳農牧業科技有限公司管理,便試著進行了投資。
初期投入很快收到回報,在投入500元后,第二天賬戶就變動為507元,而且還能順利提現。此后,多次投資都能順利獲利和提現的日子持續了兩個月。其中有一個30天的養牛項目,李女士投入了1萬元本金,每天都有170余元的返利。
到了7月底,李女士在提現時,突然發現出了問題,APP提示無法提現。
“客服說必須買牛才可提現,否則可能涉嫌洗錢,所以我就拿5萬元先后買了兩份本金2萬元,期限10天,每天返利80元左右的模式,以及兩份本金4500元的養牛模式。”聯系APP客服后,李女士在一周左右的就追加投資了6.5萬,加上此前尚未退出的項目,李女士一共投入了8.3萬。
然而,更大的陷阱悄然而至。
“納稅”后APP打不開了
到了8月7日,李女士在提現時被告知,APP被稅務部門查處,需要按照VIP等級繳稅才可提現,如果不繳納稅款,個人征信會被拉入黑名單,從而影響個人出行等。
按照要求,李女士馬上“繳納”了3萬元“稅款”,結果第二天早上發現還是無法提現,到了中午甚至連APP都打不開了。李女士這時候才意識到陷入了騙局。
與李女士一樣,在“鑫岳牧業”APP上被騙的不在少數。
據澎湃新聞報道,今年8月6日,在“鑫岳牧業”APP“云養牛”的投資者李兵(化名)發現APP上發布了一則“納稅”通知。
該通知稱:“鑫岳牧業連日來運營的高收益項目日化收益超過國家稅務法規定,現已被國家稅務總局烏蘭察布市稅務局查到,請廣大會員根據VIP等級繳納稅收!繳納稅收只是讓您配合我司走個形式,繳納成功后,24點統一提交稅務局,即可以恢復正常提現。”
另一方面,通知也表示,如果未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繳稅,將依法永久凍結會員賬戶,賬戶內所有資金也將作為稅收統一上交稅務局,并且納入失信執行人員。按照VIP等級,用戶需要繳納的資金從3千元到80萬元不等,且不能使用賬戶內現有的余額。
8月7日晚,李兵嘗試提現時,發現APP已經無法登陸了。而他合計25萬元的資金,都被鎖在了APP里。
多個“云養牛”APP陷兌付疑云
據澎湃新聞報道,有受害者加入鑫岳牧業的維權群后,群內顯示受騙人數上百人,被騙總金額達到700萬元。
報道顯示,多名投訴者向澎湃新聞反映,除了鑫岳牧業外,另有天和牧業、地氏牧業、凱鑫牧業、東駿牧業、全勝牧業、信源牧業、圣源牧業、淼潤牧業、銀隆牧業、悠享牧業、首盛牧業等十余個“云養牛”理財APP也出現無法登陸、資金不能提現的情況。
其中凱鑫牧業、全勝牧業、信源牧業、圣源牧業均在APP無法登陸前,發布了與鑫岳牧業內容相似的“依法納稅通知”,用戶繳納“稅金”后仍無法提現。
報道顯示,據了解在目前被指資金無法提現、無法登陸的12個“云養牛”APP中,大多數APP大多是今年六七月份上線,在8月至9月間被發現無法登陸,每個APP存活期約為2個月,它們在應用商城已經無法搜索,已經安裝了的也無法登錄。
相關公司稱信息被盜用
據齊魯晚報報道,內蒙古鑫岳農牧業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對記者表示,“鑫岳APP是一家公司偽造我們公司的營業執照等信息,并利用這些信息通過其他公司研發出來的,我們公司根本沒有這款APP,而且公司直到現在都沒有實際營業。”
上述法人代表稱,該公司從未實際經營,今年6月左右才偶然知曉了所謂的鑫岳牧業APP,并對外發布了公告、向內蒙古烏蘭察布警方進行備案。在今年8月份,公司陸續接到了很多被騙者的電話。
天眼查顯示,在該公司的“公司討論區”,已有不少反映投資被騙的信息。
據澎湃新聞報道,9月4日,內蒙古天和荷斯坦牧業有限公司發布一份《聲明》,表示有不法分子冒用公司名義設立了“天和牧業”理財APP,并利用APP發行了一款名為“互聯網畜牧業養牛”的理財產品。《聲明》強調該公司從未設立或授權他人以公司名義設立網站及APP理財平臺,任何冒用公司名義設立的APP理財平臺、冒用公司名義與他人簽訂的理財協議的行為均與公司無關。
另一家“圣源牧業”背后公司圣源牧業有限公司也發布《聲明》表示“我公司從未宣傳并進行投資養牛獲取收益的相關活動,更沒有開發建立‘圣源牧業’APP、公眾號”。
多地警方已立案偵查
澎湃新聞記者報道,通過多個受害者維權群了解到,目前受害人大多數已經在轄區內報警,貴陽市公安局烏當分局東風派出所、成都市公安局龍泉驛區分局大面派出所、甘肅省天水市公安局麥積分局等多地警方立案偵查。
10月21日,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公安局一名民警介紹,目前接到的報案主要是關于圣源牧業APP,公安局通過追蹤該APP的服務器發現,服務器地址在國外,資金也已經被轉移走,調查難度較大。他表示,現在還沒有形成多地聯合辦案,而且由于受害者不在內蒙古地區,和林格爾縣公安局偵查內容有限,建議受害者前往自己所在的轄區公安局報案。
10月21日,海南省海口市公安局龍華分局刑警大隊負責該案的民警介紹稱,天和牧業APP案件目前已經作為詐騙案進行立案偵查,還處于調查階段。
養鱷魚、區塊鏈養雞……
還有這些“云養殖”也出過事
事實上,“云養殖”騙局并不少見。有網友爆料,這種云養殖很多年前就已經被警方屢次曝光其非法集資的本質。
2020年5月12日,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經偵大隊對涉嫌非法集資的“鱷魚寶”平臺立案偵查。該案涉案金額約人民幣8915.9萬元。該平臺曾號稱2000元領養一條鱷魚,不僅4個月返本,還能實現年化15%的收益……這種用腳趾頭想想是騙局的廣告,據說騙到了上萬名用戶。
據鱷魚寶官網介紹,2016年11月,深圳鱷魚寶科技有限公司成立。2016年12月,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專注于鱷魚產業的“鱷魚寶”平臺上線,通過“線上領養,線下養殖,基地統銷,紅利共享”的領養模式,借助科技手段和信息化工具,完成了“互聯網化”。客戶通過鱷魚寶平臺,領養基地養殖的鱷魚,并委托其養殖,到期后既可選擇領走鱷魚,也可選擇委托基地銷售所領養的鱷魚,還可選擇交換等價的鱷魚周邊系列產品。
鱷魚寶官網還聲稱,自開標以來,期期滿標,從未有逾期事件,參與領養的用戶已達上萬。用戶領養金到期后隨時可將本金和紅利提現,也可繼續在鱷魚寶領養鱷魚,獲取更多收益。
除了養鱷魚,還有養雞、養豬等騙局。
5月21日,貴州省遵義經偵提醒,近期,該市經偵部門在工作中發現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養雞為名,誘導投資者以購買養殖生態土雞名義繳納資金,并通過發展會員獲取提成,涉嫌傳銷犯罪。該公司稱投資者可獲得靜態收益和動態收益。
2013年的“愛尚養豬”APP,由經營生豬養殖的渭南尚潤牧業有限公司注冊,以“生豬代養殖、銷售服務”的名義,吸引群眾投資認養生豬并支付對應的養殖、銷售成本與服務費,采取微信朋友圈宣傳及召開會議、邀請投資人到養豬場等地參觀的方式,向公眾宣傳生豬代養殖、銷售服務。
騙術五花八門,投資者對于眼花繚亂的云養殖,可得多留個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