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備受阿里寵愛的易果生鮮 怎么就爛了?
“拿著阿里流量倒手,就是個二手流量販子,自己生鮮業務不賺錢,別人憑什么把生鮮交給易果來實現賺錢?”
事實證明,資本拋棄你的時候,招呼也不打一聲。
步入深秋,生鮮電商這個萬億市場規模的競技場內,卻熱鬧非凡,生機盎然。
這邊,每日優鮮融資4.95億美元,誼品生鮮完成25億元融資,興盛優選進入上市輔導期;那邊,無印良品跨界“賣菜”,美團布局“美團買菜”,拼多多上線“多多買菜”,字節跳動也傳出招兵買馬布局生鮮賽道消息。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原本行走在困境邊緣的生鮮電商絕處逢生。數據顯示,2020年4月,中國生鮮電商月獨立設備數同比增速達140%。
曙光將至,國內生鮮電商鼻祖易果生鮮卻倒在了黎明前。
根據“破產審查案件”裁定文書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易果集團旗下易果生鮮、云象供應鏈、安鮮達三家公司總負債23億元。
外界震驚疑惑:阿里連投4輪,獨家運營天貓超市生鮮版塊,融資近60億的最早一代生鮮電商怎么就倒了?更意外的是,員工卻自曝“破產并不稀奇”。
別忘了,市場大多都是如此,只聽新人笑,難聞舊人哭。
阿里的“寵兒”
雖白手起家,易果生鮮過得頗是順風順水。
2005年,易果生鮮成立于上海。彼時,淘寶和京東才剛剛成立一年多,中國電商仍在萌芽階段,僅3C、服裝、家電等寥寥品類,專注生鮮電商的,易果算是國內第一人。
盈利不易卻市場龐大、前景廣闊,新興物種生鮮電商迎風招展,交易規模從2013年的130.2億元高速增長至2017年的1400億元。
作為入場最早的玩家,易果生鮮乘著東風發展壯大,與每日優鮮、天天果園和中糧我買網分食75%以上的市場份額。
資本聞風而來,易果生鮮成為香餑餑,先后完成了7輪融資,累計融資超59.3億元。
▲易果生鮮融資歷程。
“一度像上市公司IPO路演一樣,和六七十個投資人見面,拿三四十份名單。這個名單后面一長串名單是對易果有興趣的,愿意給易果錢的?!盋EO張曄曾如此形容易果生鮮被資本受捧的情形,“但我們只選擇前五。過去兩三個月的時間里,我們最頭疼的事不是拿不到錢的問題,而是怎么禮貌拒絕那些我們見過的人?!?/P>
按張曄的說法,阿里巴巴必然在“前五”之中,“我們需要中國最大線上零售企業——阿里作戰略合作方”。
2013年,易果生鮮獲得阿里巴巴數千萬美元A輪戰略投資;2014年,阿里巴巴聯合云峰基金進行B輪投資;2016年,易果生鮮再獲阿里巴巴領投的C輪投資;2017年8月,阿里巴巴旗下天貓出資3億美元投資易果生鮮。
公開資料顯示,淘寶(中國)軟件有限公司為易果生鮮大股東,持股16.56%;阿里巴巴香港公司持股11.83%;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持股6.92%。以此計算,阿里系持股易果生鮮超過35.31%,遠超張曄的13.94%。
連投四輪,外界感慨于易果生鮮在阿里巴巴生態圈的分量之重,而真金白銀外的天貓超市生鮮獨家運營權,則讓外界驚呼其為阿里巴巴“寵兒”。
根據協議,阿里巴巴把生鮮流量交給了易果生鮮打理,后者在生鮮供應鏈及冷鏈配送上進行落地。在獨家運營天貓超市生鮮品類外,易果生鮮還在金融、大數據方面分別得到螞蟻金服、阿里云的外圍支持。
背靠大樹,易果生鮮在2017年達到了銷售規模的頂峰。
據易果集團聯合創始人金光磊透露,2017年易果集團GMV達100億元,較2016財年披露的36億元增長178%,預計將在2018年實現盈利。其中,訂單有九成來自天貓超市。
到2018年,據“時代財經”援引易果生鮮前員工說法,易果生鮮的訂單也有七八成來自天貓超市。據《21世紀經濟報道》在2018年12月的報道稱,來自阿里巴巴的訂單,占據了易果生鮮收入的50%。
仰仗天貓完成超過一半交易額的易果生鮮,對阿里巴巴產生了極深的依賴。
“拿著阿里流量倒手,就是個二手流量販子,自己生鮮業務不賺錢,別人憑什么把生鮮交給易果來實現賺錢?”質疑聲逐漸四起。不過對于易果的“阿里化”,金光磊似乎并不太介意,繼續與阿里“友好合作”。
資本的“棄子”
此時的金光磊怎么也想不到,易果會被命運女神拋棄,招呼也不打一聲。
2015年,阿里孵化的盒馬鮮生成立;2016年,盒馬鮮生第一家店落地上海,此后開啟快速擴張的過程:3年內,盒馬在全國范圍內開出了152家門店,覆蓋北京、上海、廣州等21座城市。據公開報道,2019年初,盒馬還曾計劃過要在年內開出500家店。
轉折發生在2018年12月,阿里巴巴組織架構調整,將此前易果負責的天貓超市生鮮運營轉交給盒馬鮮生,并與盒馬深化合作,以進一步打通線上線下,加速建設和升級生鮮供應鏈體系,推進阿里生鮮全鏈能力。
按照阿里當時的說法,雖然易果將C端業務“讓”給了盒馬,但在B端將繼續為包括盒馬、大潤發、天貓超市生鮮、餓了么等提供供應鏈、冷鏈物流方面的支持。
然而,隨后阿里宣布組建天貓超市事業群,將淘鮮達從盒馬業務體系中剝離出來,同時菜鳥單獨成立超市物流團隊,對接、雙線服務天貓超市和菜鳥。
易果徹底從阿里的“寵兒”淪為“棄子”。據前述員工透露,聚焦B端后,易果的日子明顯變得不好過,大規模裁員從那時候便開始了。
失去了阿里巴巴的資金與業務支持,易果生鮮在交權后的一年內開始迅速土崩瓦解。
2019年7月,易果生鮮旗下冷鏈物流平臺“安鮮達”發布風險提示,表示終止和菜鳥、天貓的生鮮冷鏈業務合作。隨后頻傳安鮮達已于2019年10月底開始全面解散,大量員工于雙11前夕辦理離職手續并尋找出路。
2019年12月,易果生鮮旗下凈菜配送服務平臺“我廚”的官網和APP暫停服務。同月,易果生鮮被上海長寧區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標的為1411萬元,隨后與對方公司簽署和解協議。
▲印中國生鮮電商市場從2013年開始迅猛發展。
易果生鮮官方微信公號最后一次更新已是今年7月10日,微博則更是停留在2019年1月14日。
目前,易果生鮮App商城還能正常進入,但僅保留食品飲料、海鮮水產、精選肉類三種品類,食品飲料僅剩22種產品,海鮮水產僅剩大閘蟹和小龍蝦,精選肉類僅剩牛排和進口牛肉類。
實則,從2018年底開始,易果生鮮就頻頻被曝出資金鏈斷裂、公司大規模裁員、旗下平臺暫停服務等傳聞。
種種跡象顯示,易果生鮮正逐漸被資本拋棄。
在美團、叮咚買菜等新玩家陸續進場時,易果生鮮的上一輪融資還停留在2017年。一名易果生鮮前員工表示,去年4月份,市場部100多人就已經走得差不多了,公司一直想再融資,沒有成功。
過去曾有消息稱,易果生鮮打算上市,但沒有一家券商企業愿意承銷易果的公開發行股票。
“易果生鮮在C端發展沒達到預期,被盒馬比下來了,轉型做B端,也做不起來,尤其很重要的‘安鮮達’冷鏈物流也沒扶起來。易果生鮮和天貓最重要的關系是天貓超市生鮮區,這塊GMV應該未達到預期,后來直接關掉了?!睂τ谝坠r的沒落,一名易果生鮮的前員工如是說道。
另一位此前在易果生鮮工作的前員工接受“投資家網”采訪時則表示,公司破產在很多前員工眼中并不稀奇,“自從公司從2C向2B傾斜,就各種不順,誰都明白接下來會發生什么?!?/P>
此時翻身事已難
事實來看,盡管不斷自救,易果生鮮依舊舉步維艱直至破產重組。
從to C的企業到向to B轉型,易果曾專注為包括盒馬、大潤發、餓了么等阿里平臺提供生鮮供應鏈服務,但也因此進一步加深了對阿里的依賴。
在銷售渠道方面,易果實現批發、分銷、零售、線上線下餐飲全渠道的覆蓋,除了天貓超市生鮮區、蘇寧生鮮、易果生鮮,還包括易果旗下的云象還有B2C、O2O、大賣場、標超、便利店等。
然而,易果生鮮的痛點在于倉配成本的持續居高不下和高額的獲客成本。
某電商公司離職高管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表示,平臺類生鮮電商處境很難,毛利率低、物流成本高,這些企業看似紅火,背后其實都是資本在推動,行業并不是良性發展的。
值得一提的是,復盤發現,易果生鮮對于阿里的資本注入,沒有做到??顚S谩赌戏蕉际袌蟆穲蟮?,2017年8月,天貓事業部給予易果的3億元D輪融資,原本想讓其用在旗下物流品牌安鮮達的建設上,加強天貓超市三公里半徑的即時冷鏈配送能力,但易果生鮮卻將融資挪用至全球生鮮采購的云象供應鏈中。這與后面三年新零售的發展趨勢相去甚遠。
光環褪去,從臺前消失,這家昔日明星創業公司漸浮現各種問題。
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裁決書顯示,易果生鮮某前負責人王某某在任職期間,曾利用職務便利,在業務往來過程中多次收受供應商給予的財物。經審計,王某某計收受賄賂款共計人民幣44.5萬元。
而連年來,易果生鮮亦背負著巨額債務。
天眼查數據顯示,該公司涉及到的訴訟近50件,其銀行賬戶及其子公司股權被查封或凍結,嚴重缺乏清償能力。根據易果生鮮提交的財務報告及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易果賬面總資產為34.3億元(含對外投資21.06億元),總負債為23億元,難以回收變現。
進入2020年后,易果生鮮的頹勢仍在延續。
今年1月,易果生鮮運營主體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被上海長寧區法院凍結價值1029.72萬人民幣的股權和其它投資權益,執行法院為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凍結期限自2020年1月14日至2023年1月13日。
對此,易果生鮮方面回應稱,上述被凍結股權的案子主要是因為商務糾紛,涉及與供應商的貨款支付問題,雙方試圖達成和解。
遺憾的是,在失去了“大腿”阿里巴巴后,難以自我造血的易果生鮮最終黯然退場,沒能熬到轉機到來。
10月15日,張曄在接受“21Tech”采訪時證實,易果生鮮已進入破產重整,正在重組過程中,目前已經有確定的重組方。據企查查數據顯示,易果生鮮已于7月30日進入自愿破產重組。
重組后的易果生鮮還能東山再起嗎?有業內人士表示,“有機會但很難,巨頭優勢已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