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銀行業經營環境穩定,推薦兩條投資主線
金融界網3月29日消息,中信證券(行情600030,診股)表示,結合近期貨幣政策、信貸政策與監管政策的系列聯動,預計年內貨幣條件平穩、金融結構優化將是政策目標方向,上述政策組合有助于銀行經營環境穩定。板塊投資方面,銀行板塊長期具備絕對價值,短期具備相對價值,可關注財報季業績改善催化的投資機會。
上周,人民銀行分別組織召開貨幣政策委員會一季度例會和全國主要銀行信貸結構優化調整座談會。周五,人民銀行、銀保監會、住建部三部門聯合下發《關于防止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的通知》。本期投資觀察聚焦近期宏觀信貸政策的內容與方向。
▍一季度貨幣政策委員會表態偏謹慎,貨幣政策操作處觀察期。
1)經濟表述更趨樂觀,增加“積極因素明顯增多”措辭,對應1月-2月金融數據反映的需求端積極表現;
2)貨幣政策總定調偏緊,較上期例會刪去“不急轉彎”與“綜合運用并創新多種貨幣政策工具”表述,結合3月以來央行公開市場持續“100億到期,100億投放”操作,反映當前流動性狀態處央行合意區間;
3)利率目標表述與兩會一致,新增“優化存款利率監管”以及“推動實際貸款利率進一步降低”,與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保持一致。
我們認為,當前金融體系運行穩定,宏觀金融指標大部分處合意區間,總量政策穩定、結構政策推進或是央行當前的占優策略。
▍信貸結構優化座談會,意在集中部署信貸總量、節奏和結構安排。
回顧來看,央行上一次召開信貸結構調整優化座談會為2019年7月31日,后續MPA考核中先后納入了涉房貸款、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等信貸結構性指標。上周央行組織24家銀行再次召開信貸結構優化座談會,結合新聞報道看,重點內容在于:
1)引導商業銀行信貸投放規模平穩適度;
2)重點突出今年在普惠小微、綠色信貸方面的政策導向;
3)強調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我們預計,在會議要求和配套政策下,年內信貸投放節奏將更為平穩(2020年疫情背景下投放集中于3-6月),部分重點領域貸款投放有望得到保證。
▍周五通知或為座談會配套政策,重點在于整治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市。
此次通知主要針對個人經營性貸款和企業流貸,核心思路基本與《個人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和《流動資金貸款管理暫行辦法》相一致,包括資質核查、貸款用途、貸款期限、受托支付等要求,增量內容在于:
1)強化對于房產交易完成后短期申請經營性貸款的貸前、貸中、貸后管理;
2)通過“白名單”方式加強銀行對于外部中介機構的管理;
3)增加相關貸款的資金用途承諾函簽署環節,并明確違法違規處理方式。
▍監管展望:料短期機構自查與專項排查將推進,中長期集中度監管仍為重點。
我們梳理了今年以來部分地方銀保監局政策及2020年以來經營性貸款行政處罰事件,后續判斷:1)金融機構近期已在開展的自查工作或仍將加強力度,包括違規貸款的提前收回;2)監管聯合專項排查或將加速落地(通知要求5月31日前完成);3)銀行房地產集中度調整方案上報后,中長期執行仍為重點。
我們認為,房地產金融管理仍以長效機制為重(配合房企端、土地端政策),短期專項排查及針對性處罰主要是在去年經營性貸款高增背景下采取的查漏與警示政策,前期“北上深”檢查中違規貸款占比在千分位量級,無需過度擔心檢查帶來的大范圍資金沖擊。
▍信貸投放展望:兼顧優質定位、實際需求與監管引導。
結合近期業績發布會情況看,今年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監管下,銀行信貸投向將主要聚焦于:
1)零售信貸主要錨定兼具收益與風控的場景化消費金融領域,以及低風險的個人經營貸款;
2)對公信貸主要以“三新一高”領域為重,包括新興制造業、新服務業、新基礎產業和高技術產業,同時部分銀行也在積極探索在養老健康、新零售方面的信貸需求,此外多家銀行今年對于綠色信貸亦有專項計劃安排。
▍風險因素:
宏觀經濟增速大幅下行,銀行資產質量超預期惡化。
▍投資觀點:銀行業經營環境穩定。
結合近期貨幣政策、信貸政策與監管政策的系列聯動,預計年內貨幣條件平穩、金融結構優化將是政策目標方向,上述政策組合有助于銀行經營環境穩定。板塊投資方面,銀行板塊長期具備絕對價值,短期具備相對價值,可關注財報季業績改善催化的投資機會。
個股選擇兩條線索:1)阿爾法品種打底,優選具備特色商業模式和可持續客戶、業務模式和盈利趨勢的優質銀行,如招商銀行(行情600036,診股)、平安銀行(行情000001,診股);2)貝塔品種增強彈性,兼具業績彈性和估值彈性的品種具備“雙擊”潛力,可關注興業銀行(行情601166,診股)、光大銀行(行情601818,診股)、南京銀行(行情601009,診股)和大行。
來源:中信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