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迎重磅利好 新能源汽車四大產業鏈值得關注
10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簡稱《規劃》),明確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強化企業在技術路線選擇等方面的主體地位,更好發揮政府在標準法規制定、質量安全監管等方面作用。引導新能源汽車產業有序發展,推動建立全國統一市場,提高產業集中度和市場競爭力。
業內人士指出,政策的持續激勵有利于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長期來看,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銷量)與發展目標差距仍然較大,國內新能源汽車長期增長趨勢確定。特斯拉、大眾MEB平臺、寧德時代(行情300750,診股)和LG化學四大產業鏈值得關注。
□本報記者 崔小粟 宋維東
政策利好頻出
《規劃》指出了四個關鍵要點:一要加大關鍵技術攻關,鼓勵車用操作系統、動力電池等開發創新。支持新能源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產業深度融合,推動電動化與網聯化、智能化技術互融協同發展,推進標準對接和數據共享。二要加強充換電、加氫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形成快充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鄉公共充電網絡。對作為公共設施的充電樁建設給予財政支持。鼓勵開展換電模式應用。三要鼓勵加強新能源汽車領域國際合作。四要加大對公共服務領域使用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支持。2021年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領域車輛,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80%。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規劃》引領了中國新能源(行情600617,診股)汽車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體現了汽車產業向節能減排方向轉型升級的發展思路。目前汽車產業在零部件體系支撐、關鍵技術項目支撐方面存在短板。下一步,應切實做好強鏈補鏈、技術攻關的核心工作,“應把制造業轉型升級和強鏈補鏈組合到一起,推動未來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發展”。
為應對行業困難和疫情影響,今年以來,無論國家層面還是地方政府,都出臺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3月,國務院決定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征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4月,《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正式發布。根據通知,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平緩補貼退坡力度和節奏,原則上2020年-2022年補貼標準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為加快公共交通等領域汽車電動化,城市公交、道路客運、出租(含網約車)、環衛、城市物流配送、郵政快遞、民航機場以及黨政機關公務領域符合要求的車輛,2020年補貼標準不退坡,2021年-2022年補貼標準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原則上每年補貼規模上限約200萬輛。
此外,今年以來,多個省市及地區陸續出臺新能源汽車扶持政策,通過給予購置補貼、充電補貼、優化使用環境、汽車下鄉等方式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
華西證券(行情002926,診股)指出,中央與地方打出政策組合拳,政策的持續激勵有利于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長期來看,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銷量)與發展目標差距仍然較大,國內新能源汽車長期增長趨勢確定。
市場景氣度提升
根據GGII數據,從今年5月開始,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環比保持正增長,呈現逐月修復的趨勢。7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取得22.27萬輛的優異表現,同比增長63.3%。值得一提的是,我國新能源車市場也在7月迎來今年首次正增長。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政策的推動及疫情影響的變化,國內及歐美等主要市場有望持續發力,新能源汽車全年全球銷量表現仍然可期。
作為汽車行業重要風向標之一的北京國際車展也透露了不少信號。透過近期閉幕的2020北京國際車展可以看到,自主品牌(含新勢力)更加注重提升品牌形象,推出了更多智能化產品,在電動車領域先發優勢顯著;合資、外資車企以降低碳排放為主旨,正在向產業鏈生命周期可持續發展努力,加速向電動化轉型;優質供給將驅動國內新能源車C端需求逐步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理想汽車、小鵬汽車近期相繼赴美上市,引燃了造車新勢力的IPO熱潮,美股也呈現了蔚來、理想汽車和小鵬汽車三足鼎立的局面,市場也將更多目光投向新能源汽車領域。
近期,這三家造車新勢力頭部企業陸續發布了9月交付量數據。其中,蔚來9月交付4708臺,同比增長133.2%,創品牌單月交付量新高,自3月以來連續第7個月實現同比增長。此外,蔚來三季度交付量達12206臺,同比上漲154.3%,再創季度交付量新高。蔚來今年以來累計交付26375臺,今年前三季度交付量已超越去年全年。
理想ONE在9月交付3504輛,環比增長29.3%,這是理想ONE連續第3個月實現交付量環比上漲。今年1-9月,理想ONE總計交付18160輛,其中,第三季度交付8660輛,環比增長31.1%,創季度交付量新高。
小鵬汽車9月總交付量達到3478臺,同比增長145%,創2020年單月交付量新高;2020年第三季度交付量為8578臺,同比增長266%,創季度交付量新高;小鵬P7單月交付2573臺,創單月交付量新高,自其6月底啟動規模交付以來,已實現連續三個月的穩定增長。
10月9日,位于安徽自貿試驗區合肥片區經開區塊的蔚來中國總部正式啟用。目前,蔚來中國的業務已經全面展開,包括整車研發、供應鏈、銷售與服務、能源服務在內的核心業務穩步推進。蔚來和江淮汽車(行情600418,診股)也已正式啟動了先進制造基地的擴建工作。據悉,隨著蔚來中國總部的啟用,蔚來將增加合肥團隊規模,不斷深化與本地供應鏈的合作。
最近,全球新能源車領域動作頻繁,備受市場關注。10月1日,特斯拉中國官網顯示,中國制造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補貼后售價為24.99萬元,中國制造Model 3長續航后輪驅動版補貼后售價為30.99萬元。這是特斯拉繼5月1日后的第二次降價。
特斯拉的鯰魚效應顯著。中信證券(行情600030,診股)認為,特斯拉市場的擴大將推動中國電動化供應鏈能力提升,有望帶動比亞迪(行情002594,診股)、蔚來、理想汽車、小鵬汽車等自主電動車企競爭力提升,共同推動汽車產業向電動智能方向普及。
奔馳近期也對外透露,將更全面地擁抱電動化,進一步擴大純電產品序列,推出更多的純電車型;將原有產品進行電動化改造,進一步減少內燃機車型數量。
恒大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指出,當前,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浪潮開啟,汽車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大變局、大洗牌。其中,特斯拉等新勢力崛起,互聯網、半導體等科技巨頭跨界進入,汽車產業競爭格局重塑、核心價值鏈重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經過十年的規劃和培育,已具備一定先發優勢和規模優勢;汽車產品屬性更加多元,汽車將成為軟件定義的智能移動終端。
任澤平建議,要進一步引導電動化轉型;鼓勵支持核心技術研發;加強電池安全體系建設;發展扶持新能源二手車市場;加快私人充電樁建設,鼓勵推廣社區智慧充電。
產業鏈將受益
近期,新能源汽車成為市場中一條重要的投資主線。Wind數據顯示,10月9日,新能源汽車指數大漲5.26%;7月以來累計漲幅達22%。
相關龍頭企業股價也表現搶眼。截至10月9日收盤,比亞迪報收120.35元/股,上漲3.54%;寧德時代報收224.87元/股,大漲7.49%。兩家龍頭企業股價均創歷史新高。
隨著汽車行業“新四化”趨勢的深入推進,以及政策及市場等綜合因素驅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將迎來更大發展機遇。
華西證券研報指出,要尋找高成長性機遇,關注四大產業鏈,分別為特斯拉產業鏈(車型與產能持續投放,國產化率提升帶來產業鏈機遇)、大眾MEB平臺(電動化轉型提速,歐洲與國內市場車型表現可期)、寧德時代產業鏈(技術、客戶結構和產能不斷優化,助力全球優勢地位穩固)、LG化學產業鏈(綁定優質車企,積極全球化布局,具備龍頭競爭潛力)。
華西證券建議把握好兩大行業趨勢,一是新能源汽車有望呈現高端化與經濟性雙軌并行發展;二是充電設施開啟建設大年,產業鏈迎來發展機遇,在政策的積極推動下,2020年充電設施全年保有量規模增長較為可觀,車樁比有望進一步提高。
- 上一篇:又見外資巨頭進場拿牌!
- 下一篇:供緊需強 煤價四季度看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