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精準扶貧”面面觀:貸款余額突破4.2萬億元 相關信披仍有改善空間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年。
近幾年,金融機構扶貧力度持續加大,金融精準扶貧貸款的不斷增加也是脫貧攻堅的重要支撐。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全國金融精準扶貧貸款余額較年初增加3100多億元。334個深度貧困縣各項貸款增速高于全國貸款平均增速3.73個百分點。全國扶貧小額信貸累計發放4735.4億元,惠及全部建檔立卡貧困戶的1/3以上。832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農村基礎金融服務覆蓋率達99.6%。
翻查上市公司財報及相關公告,上市商業銀行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扶貧貸款投放、個人精準扶貧、單位精準扶貧、產業發展扶貧等項目中都貢獻了重要力量。但上市銀行在精準扶貧的信披上,尤其是貸款余額,貸款口徑上仍有改善空間。
貧困發生率降至0.6% 全國金融精準扶貧貸款超4.2萬億元
2013年11月“精準扶貧”拉開帷幕,至今已走過七個年頭。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3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為8249萬人,貧困發生率8.5%。到2019年年底,我國貧困人口已下降至551萬,較2013年減少7698萬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6%,較2013年下降7.9個百分點。
圖1:2013年-2019年末我國農村貧困人口和貧困發生率
金融精準扶貧貸款余額持續增長,為精準扶貧事業以及貧困人口脫貧提供了重要的金融支撐。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全國金融精準扶貧貸款余額較年初增加3100多億元,達4.27萬億元。
圖2:2018-2020H1全國金融精準扶貧貸款余額
2020年上半年精準扶貧貸款:農業銀行(行情601288,診股)4504.9億元居首 披露口徑差異較大
新華財經和面包財經研究員對A股36家上市銀行2020上半年精準扶貧情況進行了統計,其中13家銀行明確公布了精準扶貧貸款余額情況。
根據上市銀行半年度公告數據,截至2020年6月末,國有銀行的精準扶貧貸款余額整體較高。其中農業銀行精準扶貧貸款余額達4504.9億元,較上年末增加590.2億元,增幅為15.1%。建設銀行(行情601939,診股)和工商銀行(行情601398,診股)位列二、三位,精準扶貧貸款余額分別為2341.29億元和1879.37億元。
圖3:部分上市銀行精準扶貧貸款余額(截至2020年6月末)
還有一些銀行在半年報中沒有按照“精準扶貧貸款余額”的口徑進行單獨披露,而是使用了“精準扶貧投入資金情況”口徑進行披露。從半年報數據來看,使用“精準扶貧投入資金情況”這一口徑披露的投入資金同時包含了精準扶貧貸款投放以及其他相應的資金。
目前披露精準扶貧投入資金中金額超過5億元的銀行如下:
圖4:上市銀行精準扶貧投入資金情況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江蘇銀行(行情600919,診股)精準扶貧投入資金達170.70億元,其中,個人精準扶貧貸款余額8054萬元,服務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915人。平安銀行(行情000001,診股)精準扶貧投入資金87.79億元,但其中87.6億元用于產業發展脫貧項目。
南京銀行(行情601009,診股)與華夏銀行(行情600015,診股)則披露的是2020年上半年精準扶貧資金投入情況,兩家銀行分別投入12.03億元和6.52億元。
扶貧模式創新 信披或需更加規范
上市銀行的精準扶貧,有比較鮮明的行業和時代特征,直接捐贈在總資金投入中占比相對較小。近幾年上市銀行在精準扶貧的模式上不斷創新,并將新興的金融科技運用其中。
根據各家上市銀行的公告內容,按照扶貧項目來看,目前銀行的精準扶貧項目可具體分為產業發展扶貧、轉移就業扶貧、異地搬遷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生態保護扶貧、兜底保障、社會扶貧以及其他項目等。其中,產業發展扶貧、社會扶貧均是上市銀行重點投入方向。
通過產業發展扶貧模式,可以獲得更多金融資源,以及更有效的資金使用效率,促進貧困地區發展當地優勢產業,從而帶動貧困人口逐步脫貧增收,這也使得銀行業在近幾年更加重視通過產業發展扶貧模式進行幫扶。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工商銀行和郵儲銀行(行情601658,診股)的產業精準扶貧貸款分別達233.69億元和296.11億元。另外,平安銀行和常熟銀行(行情601128,診股)的產業發展扶貧項目投入資金分別為87.6億元和67.07億元。
社會扶貧方面,截至2020年6月末,民生銀行(行情600016,診股)在社會扶貧中合計投入資金49.57億元,其中扶貧公益基金投入資金49.22億元,定點扶貧投入資金3500萬元。
近兩年金融扶貧模式中一個重要的創新是消費扶貧。半年報信息顯示,工商銀行上半年消費扶貧助力貧困地區產品銷售金額7.92億元。另外,還有相當多的銀行機構通過其自身的電商平臺來開展消費扶貧。交通銀行(行情601328,診股)在買單吧設立“扶貧專區”,實現三縣電商扶貧全覆蓋。光大銀行(行情601818,診股)利用購精彩系列電商平臺累計幫助12個省46個國家級貧困縣開拓扶貧路徑,累計銷售扶貧商品61.33萬件,銷售額5213萬元。上海銀行(行情601229,診股)在其線上平臺“上行快線”開設扶貧專區開展結對地區農產品(行情000061,診股)專項營銷。
近幾年,上市銀行在精準扶貧的投入上不斷增加,成效也較為顯著。但是,此次在梳理半年報相關數據后發現,作為上市銀行,在精準扶貧信息披露方面或仍存在一定的改善空間。第一,精準扶貧信貸余額披露不完善,不少銀行并未明確披露貸款余額情況。第二,披露口徑不一致,國有銀行以精準扶貧貸款余額為主要披露口徑,其余商業銀行以精準扶貧投入資金為主要披露口徑,其中部分扶貧項目或包含扶貧貸款。第三,部分銀行統計區間較為模糊,未注明統計數據的起始和截止時間。